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2《古诗二首》图文详解及同步练习中温柔的柔怎么写

如题所述

电子教材
知识点
教材分析: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我会写:
首shǒu(首次)(首先)(元首)(首相)
采cǎi(文采)(风采)(神采)(采用)
无wú(无人)(无力)(无心)(无双)
树shù(果树)(树木)(树叶)(树干)
爱ài(关爱)(可爱)(心爱)(爱好)
尖jiān(尖子)(尖刀)(尖叫)(心尖)
角jiǎo(牛角)(羊角)(三角形)
jué(角色)(主角)
我会认:
踪 zōng(踪迹)(失踪)
迹 jì(足迹)(踪迹)
浮 fú(浮萍)(漂浮)
萍 píng(萍踪)(萍水相逢)
泉 quán(泉水)(甘泉)
流 liú(流水)(流汗)
柔 róu(温柔)(柔弱)
露 lù(露水)(露珠)
多音字:
露lù (露珠) lòu(露面)
角jiǎo(牛角) jué(角色)
藏cáng(藏身 )zàng (西藏)
易写错的字:
首:下边是“自”,不要写成“白”。
无:第三笔竖撇与第一笔横相连,不要写成“元”。
树:中间“又”的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爱∴中间是
,不要写成“一”。
尖:上部第一笔是“|”,不要写成“」”。
近义词

立—站 捕—捉
闭—关 踪迹—足迹
反义词

藏—露 细—粗
爱—恨 闭—开
古诗理解:
池 上
白居易
小 娃 /撑/小 艇, 偷 采/白 莲/回。
不 解 /藏/ 踪 迹,浮 萍/一 道/开。
诗意: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小船把水面的浮萍荡开,留下一道清晰的水路痕迹。
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一道】一路。
【开】分开
小 池
杨 万 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意: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爱惜细细的水流,树荫映照在水面是因为绿树喜欢晴日里柔和的风光。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课外拓展:
描写夏天的古诗:
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1
同步练习2
一、比一比,再组词。
首( ) 采( )
自( ) 菜( )
无( ) 角 ( )
天( ) 用( )
二、课文整体梳理。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
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寥寥数字,生动逼真地描述了一个天真活泼、憨厚可爱的
形象。
三、重点段落品析。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2.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
,这一句的意思是

四、
你夏天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参考答案:
一、一首 自己 采花 白菜 无法 天地 一角 用处
二、白居易 儿童
三、宋 杨万里 小荷叶 水里的荷花还和小孩子一样,刚刚一点点。
四、示例:我很喜欢吃雪糕,一次我在看动画片是听到一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话,我拿起铲子就在土地上挖了一个坑, “种”了一个雪糕,下午,我挖开土,竟然发现我的雪糕不见了,周围的土却是湿的,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大哭起来,我的哭声引来了妈妈,妈妈看到小坑里的雪糕棍和周围的湿土,笑得前仰后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