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古诗怎样区分平仄关系?

如题所述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跟的是“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这个调。

现代人认为平仄就是拼音的音调来区分的,第一二声调被认为是平声韵,第三四声调被认为是仄声韵,但这种方法不是完全正确的,主要区别在于古人对于字的读音。

一般而言,第三四声一定是仄声韵,但第一二身不完全是平声韵。现代人大多数参考诗歌或者宋词中的韵律来判定和写诗的,有具体的书籍,但也可能因为洗的人不同,版本不同有些字存在差异,这些是可以忽略的,不用过分纠结于此。

且在书中古诗平仄的字与现代汉语还是存在差别的,比如,你会发现很多现代词汇不再韵部当中,没法区分,那就按照日常的区分方法区分或者直接追根汉字的演变史,这是比较耗时间的一种方法。

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

读音正确的情况下第三四神一定是仄声,第一二声的短而急促的发音是仄声,如;上文中的“发”,春眠不觉晓的“绝”、“决”等等。

文字无法表达清楚,但是可以说比如”觉”在古汉语中是读“jue”第四声的,“白”是一个变音“bei”第四声这样。这个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且依靠古汉语语法很重要。

需要说一下:

1.诗歌的平仄是随着文字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即使你认为正确的东西说不定在当时的私人看来是错误的。2.诗歌是私人的感情抒发,有着很大的主观性,说不定这个诗人本身发音就不标准,而你却将其纠正为标准发音,这样也是错误的。在大多数来判断古诗中平仄的差别不大,诗歌中的平仄要求也比较灵活,因此,选择哪一个韵作为参考其实差别不大

3.所谓的诗歌其实是歌,平仄是歌的调调,归根到底,只有那时候那个私人才知道真正的发音是什么,后人只是合理杜撰而已,可能正确,也有可能错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