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3年了,档案一直放在人才中心,请问怎么办?

如题所述

所在的单位没有管理档案的职权,就继续把档案放在人才中心,没有什么影响。现在的档案都是放在人才中心托管的。只是每年需交托管费用,假如每年没有按时交,以后也可以补上。具体费用可咨询当地的人才中心。

没有报到证也可以提取档案,下面详细说明档案提取流程:

1、提档需要工作接收单位(具人事管理权限的)或人才中心、职介中心等人事代理机构出具的“人事档案商调函”。

2、想把档案调离本市,就先到它市找到工作接收单位(即找好下家)。

该“下家”如有人事管理权限,直接开具“人事档案商调函”,你持该函到“开发区人才”提档后交聘用单位的劳动人事管理部门。

如“下家”不具有人事管理权限,你可持该接收单位的聘用合同书或录用证明、身份证、照片等相关材料到当地人事局所属的人才中心申请个人档案人事代理托管。

“人才”接受托管申请后开具“人事档案商调函”,你同样持该函到“开发区人才”提档后交给发函的“人才”就可以了。

3、档案和户口不一定要一齐动,只动档案而不动户口是完全可行的。

户口归公安机关管理,户口迁移比档案转移难度大。以为找到工作接收单位,档案既可转移;而户口就不一定了,很多单位,如私营、民营等小型单位(企业),他们可以聘用你,但不能解决户口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才纷纷参加报考国家公务员(公招)的关键原因所在。公务员的户口肯定没问题,而且待遇高,如能坚持到退休,那退休待遇也比社保退休人员高很多。

4、暂时动用档案,年后再还回可以。前提是档案可以随着工作走。办法参照上述(二)。

要确切知道档案是否在人才中心。档案对于个人以后的身份、就业、转正、晋级、升迁、流动关系巨大。最好到人才中心问一下,是否需要把这三年来的经历和单位的工作鉴定放进去。

档案里的干部身份是属于国家统招学生,学习毕业后,给予的身份界定。不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到企业里边工作,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同时,档案放在人才中心,不会影响以后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身份。

对于个人来说,由于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具有其他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依据和凭证作用,所以它有极强的法律效应,几乎所有相关手续的办理、证明的出具,人事档案都是重要依据。

据了解,根据国家规定,档案管理主要由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负责,具有独立人事权的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也可以管理,其他各类非公经济组织、私营企业、民营企业、非政府部门所属中介部门都不具备档案管理资质。

档案不能自己拿在手上,对于档案还在个人手上的,建议尽快托管到户籍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如果档案发生丢失,可回毕业院校补。

扩展资料:

对于档案的处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毕业后找到工作单位和毕业没有找到工作单位。

毕业后如果找到工作单位的,就可以放心地将自己的档案转移到就业地方的人才市场挂靠。就算以后跳槽,也可以通过发调档函,能很方便地转入到就业地的人才市场。

但是最好不要将档案寄送到公司,以防自己离职时档案被公司扣留。

如果毕业后没有找到单位,或者继续深造,那么可以去学校或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挂靠,因为人才市场属于官方机构,能够保证档案的安全。

但是当找到工作的时候,应该要立刻办理就业手续,以便能及时地转正评职。

那么如果面对档案“失联”,又该上哪儿去找回档案呢?“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回学校开始查。”浙江工商大学就业指导处老师周翔说,学校是学生档案最原始的地方,因为每份档案的转入和转出都会有详细的登记,只要沿着这条线索,就能找回自己的档案。

实现档案电子化和网络化迫在眉睫。如果国家能把这些数据库同统一起来,那么就可以建成全面的个人档案信息。一方面有利于信息贯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档案管理平台及时、快捷地查询到档案信息;另一方面也能方面毕业生就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档案

参考资料:人民网-档案“失联”怎么办?

参考资料:人民网-应届毕业生档案放哪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