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应该先看什么书?

如题所述

向你推荐《走近中医》唐云著

很好的一本中医普及书,特别适合没有中医基础又对中医非常感兴趣的人士

摘录一个章节的精华:
  走近中医的精华:第三章 健康的本质
  
   《辞海》对健康的定义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如果我们将先天发育不良或畸形排除在外的话,健康应该符合两个条件,身体各组织器官能正常而协调地运转,从而维持人体内在的动态平衡,人体主观感觉无任何不适或痛苦。
  
  人体是由各种组织器官有机结合的整体,组织器官又分别由多种不同功能和性质的细胞构成,各组织器官,各细胞之间通过神经,激素,介质,活性成分等物质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任何器官,细胞甚至某种成分的变化,其实都和全身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影响,因此,在认识疾病和健康时,我们不能将人的五脏六腑孤立起来研究,而应该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才符合生命科学的基本原则!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潭发臭发黑的死水,通过对水质的化验可以发现,水中的腐败菌大量滋生繁殖,但如果我们就此认为,腐败菌是潭水发臭发黑的根本原因,希望用杀死腐败菌的方法来改善水质,那谁都知道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这忽略了水发臭发黑的根本原因是潭水失去流动性后,其整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形成了适合腐败菌滋生繁殖的环境,从而出现水质发臭发黑的现象,如果不从根本上去除腐败菌滋生繁殖的环境(如引入活水,恢复水潭的生态平衡),采用杀灭腐败菌的方式是不可能使水质得到根本改善的,对疾病的认识也是这样,只有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我们才能得到正确的疾病观。
  
  “以象之谓”是指中医学采用了另一种方法,也是更科学的方法,那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通过事物表现来的外部征象来探索事物内部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思想核心就是“整体”和“平衡”。
  
  ”整体--平衡”理论,所谓“整体--平衡”就是指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始终是从两方面出发。
  
  ①整体,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任何局部病变都和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认识疾病时,我们需要始终从整体出发。
  
  ②平衡,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整体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而平衡的不同环节遭到破坏会产生不同的症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人体外在症状的分析和研究来判断体内平衡的破坏情况,从而掌握疾病的本质。把握疾病的转归。
  
   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将局部病变和整体情况密切联系起来,认清楚疾病的全貌,将平衡作为人体正常盍的准则 ,才能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判断疾病的真正根源,“整体--平衡”理论使得中医学通过人体的外在表现来探究内部规律成为可能,也才使中医学在探索生命奥秘和疾病本源的时候,走上了一条和现代医学迥异的道路,“整体--平衡”的研究方法。
  
  使我们对生命奥秘的认识超越了微观分子的水平,从而可以用一种全面,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疾病。
  
  中医学“整体--平衡”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使我们在忽略了生物体内部繁复而又千差万别的结构,成分以及时刻变化运动的动态过程的同时,牢牢把握住了生命运动在各种情况下的变化规律,疾病虽有千变万化,但逃不出中医的表里,虚实,寒热六纲,逃不出中医内伤,外感,不内外三因。逃不出中医卫气营血,六经脏腑之定位。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各种检查仪器,也为我们探究人体的整体平衡规律提供了更多的线索,但在运用这些检查时,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检查结果和整体平衡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动态平衡的角度去看待和运用这些化验检查。
  
  中医在医疗观察和实践中发现,五脏之间存在着有规律可循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并将这种关系通过“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理论阐述出来,其中“五行相生”指的就是脏腑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促进的关系,而“五行相克”指的就是脏腑之间的互相制约的关系,五脏通过这样的联系和制约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共同维护着人体内在的动态平衡!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方法,古人通过对各种物质基本特性的分析和归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那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其中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
  
  木的特性是向上生长和向外舒展,因此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木”。火的特性是温暖,上升,因此凡是具有温热,升腾,活动,上升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火”。土的特性是孕育,滋养,是万物的生长的基础,因此凡是具有承载,受纳,孕育,生化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土”。金的特性是收敛,沉降,稳定,因此凡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和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金”。水的特性是滋润,向下,寒凉,因此凡是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水”。
  
  
  中医学根据五脏在人体中的不同作用和特性,将五脏和五行一一对应,发展出了中医五行学说!
  
  其中,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指气的运动状态)的作用,与木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木,心具有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故属火,脾具有运化饮食精微,造血,免疫等功能,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土的特性相类似,故属土,肺具有呼吸,交换物质以及沉降气机的作用,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属金,肾具有排泄小便,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作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水。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学上五脏的概念并不等同于解剖学上五脏的概念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并不单单指这五个脏器,而是包括了和这五个脏器有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功能,可以这么说,中医所称的五脏,实际上就是五个有着各自功能特性的系统!
  
  中医对五脏的这种认识,正是在“整体--平衡”的研究方法下得出的,因为五脏在体内并不是单独存在,而将五脏孤立起来,作为五个单独的器官来研究,那么我们对五脏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会出现错误,而中医学则通过五脏在完成生理功能的过程中和整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和联系来研究五脏。
  
  中医的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将五脏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探索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达到整体动态平衡的关系,所谓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作用,所谓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如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的相生关系是如何确立的呢?这其实很好理解,钻木可以取火,所以木能生火,木材,纸张等可燃物体经过火烧后会变成什么?当然是变成灰烬或尘土,所以火能生土,金,银,铜,铁等金属从哪里来?当然是来自于地下的金属矿,所以土能生金,金属溶化后变成什么?是水的液状,所以金能生水,树木的生长最离不开什么?当然是水,所以水能生木,五行的相生原来就是这么清楚明白!而将这些相生关系对应到五脏则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相生关系使得各脏器能得到其他脏器对它的资助和营养,从而可以发挥出最佳的功能状态。
  
  
  中医将生的一方称为“母”,而被生的一方称为“子”。五脏的相生关系决定了母脏和子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母”旺则“子”旺,“母”虚则“子”虚。
  
  
  所以中医上常通过“补母”的方法来治疗子脏虚弱性的疾病,称为“虚则补其母”又通过“泻子”的方法来治疗母脏有余,亢进性的疾病,称为“实则泻其子”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正常,则各脏器可以发挥最大的功能状态,相生作用不足,则子脏就会因为失去母脏的协助而出现功能衰退或障碍,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动态平衡,产生各种疾病。
  
  
  
  五行相克关系如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克关系又该怎么来理解呢?同样也很简单,木能吸取土中的养分,所以说木克土,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毫无疑问,土是水的克星,所以说土克水,水能灭火,所以说水克火,火能熔化金属,所以说火克金,刀斧可以砍伐树木,刀斧是什么做的?当然是金属,所以说金克木,五行相克对应到五脏则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相克关系可以使得各脏器的功能活动受到一定的制约,从而使各个脏器之间能达到一种相互协调和动态平衡状态,相克关系是一个系统对另一个系统的制约,根据其制约的程度,往往会产生三种结果:一是平衡,二是不及,三是太过。
  
  
  五行生克理论实际上就是联系与制约的具体体现,它将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最终归属于一个整体,任何脏器功能状态和活动情况不仅受到其他脏器的影响,同时也时刻影响着其他脏器,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各脏腑相生相克,从而使人体整体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这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就是人体健康的本质所在,而这个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参考资料:http://www2.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580549&Key=394185248&BlogID=296071&PostID=365487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04
先学《中医基础理论》,它是中医的指导思想。然后再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经络学》......
学有所余,读一些经典。《伤寒论》《温病条辩》〈金匮〉等是一定要读的。
《黄帝内经》太晦涩,古文功底好的可以读,不然买一本白话本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9-30
中国文学.你不看,你就不明白,天人合一,你就不懂阴阳五行,你就不明白中国人的文化(饮食文化),你就看不懂中国的医书如:<黄帝内经>.
第3个回答  2006-09-29
<<中医基础理论>>,先从最基础的看起,了解基本的中医思维和理论模式.
第4个回答  2006-10-01
《本草纲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