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如题所述

心理学界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尽管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学派,但普遍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遗传素质是个体出生时所具有的解剖和生理特性,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类型、内分泌腺的功能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例如,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神经过程平衡的个体能有效分配注意力,同时处理多件事情;而神经过程不平衡,如兴奋型神经类型的个体在分配注意力上则存在困难。此外,荷尔蒙分泌的平衡与否也会影响个体的兴奋程度和疲劳感,进而引起个性变化。身体外表也可能影响人格形成,人们从小就将自己的身体特征与他人比较,期望拥有更好的条件。如果感到自己不如他人,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在我们的一项调查中,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外貌和体形非常不满意,而感到不太满意的有42.3%,这表明近70%的孩子对自己的外貌和体形有不同程度的担忧。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总的来说,人格是在这个自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对于大多数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个体而言,遗传因素在其人格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介绍,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对人格的影响占总体上的50%。然而,个体的人格发展也受到其生活经历和社会历史条件的显著影响。
儿童心理学家对生活史对个体人格的影响有深入的描述。例如,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有与外界互动的需要,健全的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班都拉提出,个体的行为获得是通过模仿和认同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反应,孩子常常模仿父母的行为和语言。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及其与现实的协调,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人格的重要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以及理想自我之间的和谐。
这些观点可以概括为一点:后天环境和教育因素在儿童人格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九型人格理论中,我们主要探讨的是生活史对人格的影响,而不是遗传因素。这不仅是因为在某些条件下生活史更为重要,也是因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是教育方式。遗传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影响是一个更适合由医学和心理学专家探讨的课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