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讲究

如题所述

  中元节又叫做鬼节。而鬼节就是鬼节大开门的日子,鬼节的忌讳有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哪些禁忌是万万不能触犯的。例如穿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的衣服容易招来鬼,俗称“撞鬼”,下面将为你介绍中元节讲究。

  中元节讲究 1

  黑色衣服

  接着“黑色”在台湾地区传统社会观念里,带有不祥及灾难地意思,因此在一些看得人身体上灵光的人,黑色最令他们不安及恐惧。所以如果在鬼节,尤其是晚间,若从头到脚,甚至内衣、裤都是黑色的话,是有机会在街上沾上阴极能源,令自己行衰运,甚至大病一场。

  然而,“白色”在我们心目中代表问丧的象征,例如丧礼时,奔丧的人全身上下均是白衣、白裤、白鞋,所以“白色”也是一个不祥的意思。除了白色之外,其实麻色,也是所谓的“米白色”同样不宜多用。

  此外,对一些有阴阳眼的人说,鬼魂中的摄青鬼,或是运气比较不好的人身上,都会有“深绿色”的光,所以七月节间,如穿深绿色的人,有机会被误会是摄青鬼附身,令其他阴灵都一同依附在身上,事主有机会更加倒霉,所以也应尽量避免。

  接下来这个说起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有点搞笑,有些人士说“黑白相间”的衣服不宜穿;有些人相信,七月鬼节会有很多色鬼在徘徊,且他们专门寻找“衣着暴露”的女性,尤其一些“露肩”的,色鬼们会有方法引其他人去拍熄事主两肩的两把火,然后去吸这女性的精气及香气,以满足自己的欲念。

  然而,现代有很多年轻人,欢喜穿一些有“破洞”服款,其实这在鬼月期间是不应该的,因为有些游魂没有人烧衣服给他们,因此他们会穿破衣来阳间抢街上的衣纸供品。如果你穿这些服款,有机会给他们误会是同类争食,恐招来不幸!

  中元节讲究 2

  中元节即鬼节,这一天的讲究有:

  1、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阴气特别重,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所以在鬼节的时候大家要早点回家呆着。

  2、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是祭拜的模式,那个会以为是你在招他来分享食物。

  3、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4、不可捡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5、不可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那个。

  6、不要熬夜,人阳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阴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泄气入侵。

  7、不要偷吃祭品,这些是属于那个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8、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

  9、不要晚上晾衣服,当好兄弟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10、不要把榕树放在家门口,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好兄弟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中元节讲究 3

  中元节烧纸五大讲究

  时间

  首先要讲究的,是烧纸的时间,在鬼节那一天,可不是想什么时候烧纸,就可以出去烧的。白天是肯定不行的,因为白天阳气占主导地位,烧纸不合时宜,而且毫无效果;而如果太晚的话也不合适,夜越深,阴气越重,尤其是在鬼节这么敏感的时候,太晚出去烧纸很容易被邪气冲撞到。

  烧纸的最佳时间,在太阳刚刚落山之后,这个时候,阳气慢慢淡去,烧纸的效果最好,而超过七点半以后,就不建议大家外出烧纸了。

  位置

  在哪里烧纸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同地方关于这个的习俗不一:有些地方会在门口放一个火盆,用来烧给祖先;有些地方会选择在外面烧纸。具体的位置根据当地的习俗走就行,如果选择在外面烧纸的话,最好在路口也烧一点。

  画圈

  选定烧纸地方之后,最好把地面清理干净再烧,记得用随身携带的小木棍画一个圈,把我们烧的纸钱给圈在里面,不过这个圈不能画成实心圆,完全圈住的话反而不好,要记得留个开口,而且开口的位置要在西南方向。

  圈内外都要烧

  除了圈内烧纸钱之外,在圈外,我们最好也要烧几张纸,在传统风水中,这是安抚孤魂野鬼的最好方法,这样的话,它们不仅不会给你引来麻烦,反而会保佑你。

  不随意乱翻

  在纸钱燃烧的时候,我们一般会用小棍轻轻挑起,让纸钱充分的燃烧,不过翻动的幅度一定不能太大,不要让纸钱太散,最好烧成一个整体。

  中元节烧纸禁忌

  不能用脚踩纸灰

  无论是自己烧的纸钱,还是别人烧完留下的纸灰,遇上了可以跨过去或者绕过去,但千万不要用脚去踩,很影响运势的。

  不能拍照

  如今,拍照已经成了我们的一个习惯,无论是旅游还是吃饭,都喜欢先拍为敬,不过在鬼节这一天,最好减少拍照的次数,尤其在烧纸的时候,千万不能图新鲜去拍照留念。

  不捡路边无主的钱

  在外面烧纸的时候,如果在路上看到掉在地上的钱,千万不要伸手去捡,对其他鬼魂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跟它们“抢钱”,很容易招来灾祸。

  不要闲聊寒暄

  烧纸的时候,可以轻念自己祖先的称谓,但不要和身边的人随意寒暄,更不要过多地谈论自己和家人的信息,以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中元节的八大禁忌

  1.勿晚上晒衣服,当鬼觉得你的衣服好看,红色最忌。

  2.少去阴气重的地方,比如山、小巷子等。

  3.勿捡路边的钱,这些钱买路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

  4.勿轻易的回头看,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鬼叫你。

  5.筷子勿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鬼与你分享食物。

  6.勿夜游,八字轻的人不要夜游,易碰上麻烦。

  7.非特定场合勿烧冥纸,冥纸是烧给鬼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鬼。

  8.勿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鬼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中元节讲究 4

  到了农历7月十五中元节的这天清晨,土地庙前便可见早早聚集在此的村民向神明们虔诚地进献供品、上香祈福。到了傍晚,各家各户都会在自己的大门前置上八仙桌,整齐有序的摆上各样供品,准备迎接已故亲人的到来,当地俗称"请客"。

  八仙桌上的供品种类繁多,一般有常见的三牲(即半生熟的猪肉、豆腐、香肠)、四果(如香蕉、苹果、菠萝、鸭梨、龙眼、葡萄等水果)、香烛、纸钱、冥币等,值得一提的往往还会摆上九峰人自制的"菜头粿"、"碱子粿"以及自家种的蜜柚,这种供品在其他地方是比较少见的,目的就是想让离别的亲人能够再次尝到家乡特产的味道,因而祭祀中流露出的乡情显得弥足珍贵。

  八仙桌上各供品方位的摆放以及整个祭祀过程也很有门道。比如桌子正中会摆上把一大盆熟米饭,10双长长的筷子直直的插在盆中央和四周,让离别的亲人一看就明白是专门款待他们的美餐。在桌子最前面会摆上烛台,烛台正中间插上两炷红烛,红烛两边再插上两炷香,烛台再进去一点,一般会摆放碗碟和酒壶。在烛台四周就摆放其他的供品,如生姜、花生、糖果、糕点、冬瓜糖等。祭祀的时候先给先人斟满酒,再把红烛点上,手握香烛虔诚祭拜,口中默默地念着祭祀祈福的俚语。

  祭祀仪式在当地很讲究:比如细红烛要点14根,粗红烛要点2根,冥纸要烧2大碟,每盘供品上都要放一小块红纸,干饭、稀饭包括盛饭的饭勺都要准备,少一样都不合规矩。另外,祭拜"客人"重双忌单,因此在祭拜时应摆六碗、八碗或十碗,供品也要凑成双数。在祭祀的时候还得时刻关注香烛的燃烧进度,不要等燃尽了再重新点一炷。一炷香一般会在还没燃尽之前就会被新的香烛接替上去,这寓意着家族的香火可以不断延续下去,又有让祖先可以尽享人间烟火的意思。

  在祭祀的最后环节,一般主人不会急着去收拾东西,而会先把桌上快燃完的香烛抽起来,和邻居们一起把手里的香烛沿自己家门外方向一路插过去,再把卷成圆形的纸钱放在野外烧掉。夜色下,一路香烛高燃,照亮了亲人回去的路。七月十五祭祀的寓意,就是希望已故亲人,来的时候可以吃得饱,离开的时候有足够的盘缠,在爱火的指引下,能一路好走。每个地域不同,孕育出来的文化习俗也是各有特色,中元节祭祀习俗在华夏大地的轮回传承中本质始终未变。

  中元节讲究 5

  中元节是什么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汉族祭祀先人的日子。中元节又名施孤、鬼节、盂兰盆节、斋孤、地官节、七月半、祭祖节、七月半祭祖节等。

  中元节是哪一天?中元节在几月几号?

  相传每年的农历七月一日,阎王爷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要注意的是,虽然农历七月一整月都是鬼月,但是,农历七月十五才是中元节中鬼门大开的日子,也就是俗称的鬼节。不过我家乡这边的说法是,你可以在农历七月一日到七月十五日的这几天,给自己的亲人多烧点东西,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就是鬼门最后开门的日子,俗称“鬼门关”。

  七月半中元节的来历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七月为鬼月。

  古代中元节有什么活动?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中元普渡、祭祀土地、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的核心在于怀缅和祝福亡人,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

  历史典故:

  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中元节禁忌

  乱踩冥纸、披头散发睡觉、说鬼字、晚上拍照、捡路边的钱、晚上晒衣服、偷吃祭品等。中元节本身的美好寓意还是怀缅和祝福亡人的。

  中元节讲究 6

  中元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中元节既然被叫成“鬼节”,那么过法自然和祭拜有关系。这一天的习俗有不少,而且我们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文化背景深厚,各地的习俗也不一而同。但无外乎都是烧纸,放河灯纸船一类的活动。这一类的活动太多,我们简单挑几个来说。

  1.烧纸

  一般民间风俗里认为纸在阴间就是钱,于是烧纸就变成了给亡故的长辈亲人送去钱,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的日子过得好一些。烧纸的地方有十字路口,也有去上坟的。但无论是在哪里烧纸,一般都认为要留几张给过路的孤魂野鬼,让它们行个方便,不要打劫了寄给亡故之人的钱财。曾见不少人在马路上烧纸的时候画个圈圈,圈圈里面烧一大堆,圈圈外面放几张,就是这个用意。

  不过,现在都提倡不要烧纸,一是为了环境卫生,二是为了消除火灾隐患。如果真的要烧,也一定要再三确认一个火星子也不没有了才能走哦。

  2.往海里放小木船

  据说从前山东沿海地区的渔民,会用木板做成小船,然后把衣物,食品,鞋袜等东西放在小木板船上,船头还会点一只蜡烛,然后找成年男子把小船推入海中。所谓靠海吃海,农民种地,所以七月十五有在农田里祭祀和祈福的习俗,那么渔民的土地就是大海。不过这些东西可能不是给死去的亲友,而是供奉海里的神明和孤魂野鬼。

  3.往野地里撒饭

  据说是浙江某些地方的习俗。如果中元节刚好下大雨,那么就是水稻丰收之吉兆,于是晚上的时候,农民会一边敲锣一边把饭洒在野地里,称之为“施食”。

  4.放河灯

  放河灯,又叫放荷灯,大概是因为那些小河灯漂浮在水上宛若荷花。放河灯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是为了普渡落水的鬼魂。因为水鬼在水中,大多不是自然死亡,这种鬼魂十分可怜,如不得轮回不得脱生,但河灯一放,它们便可以依附其上,随着随流进入阴曹地府,获得托生的机会。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中元节有什么讲究

  注意言行举止,不可诋毁鬼神。

  虽然很多人是不相信鬼神的存在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是比较信鬼神的,在中元节前后,是不可以随随便便说一些奇怪的话的,这样容易引起别人的恐慌,会严重影响氛围。

  不可偷吃祭品,不可乱捡冥钱。

  在我家那边的习俗里,每每到七月半也就是中元节,前几天都会分好冥钱,比如冥纸,元宝等,然后将他们装进纸袋子里,并在纸袋上写好祖先的逝者的名字,然后带到各自的坟前焚烧,那些钱是给祖先亲人用的,我们不可以在坟前乱捡那些钱,不然先人会有怨气而找上你。

  避免夜晚出门,不要走路时回头。

  中元节那天气氛是比较诡异的,感觉晚上的时候路上都是死者的魂魄,这天最好不要走夜路,万一一点风吹草动,会吓着自己,特别是生辰八字不怎么好的人更要注意,如果实在有事要夜晚出行,最好一定要拉上几个人和自己一起,给自己一点安全感,毕竟人多力量大嘛。

  切忌半夜照镜子,熬夜。

  中元节前后人间的阴气是比较重的,万一在照镜子的时候,鬼像恐怖片里播放的那样突然出现在镜子里,然后伸出手来把你掐死了怎么办,这是非常恐怖的,半夜的时候,是人体比较虚的时候,元气比较弱,万一鬼上身了怎么办,在养生上也告诉我们尽量早点休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5
在外旅行时,拖鞋整齐的放在床边,会招来灵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们的闹床。
关于拖鞋头朝床的方向,好兄弟会看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么好兄弟就会上床和你一起睡。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的鬼节,也称作是“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我国道教的说法,中元节的习俗自古以来就有,这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以前的人们在中元节时有很多的禁忌,因为害怕招惹到鬼神,出门都是小心翼翼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元节都有哪些禁忌。
1、床头挂风铃
风铃容易招来鬼魂,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
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冥纸是烧给鬼魂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鬼魂。
4、偷吃祭品
这些是属於鬼魂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5、吹口哨
晚上吹口哨,当心鬼魂喜欢你
6、喊名字
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鬼魂记住你的名字。
7、游泳
此时鬼魂会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8、乱看
鬼魂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9、榕树放在家门口
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鬼魂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10、熬夜
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
11、靠墙
鬼魂平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我国很多地方对于中元节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基本的含义都是一样的。中元节祭祖是社会形态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中元节文化的研究起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