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仅仅是读书那么简单

如题所述

文/雒宏军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9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课程目标是: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在2017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基本理念。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关键能力,一个是必备品质。而阅读能力是关键能力之一,也是关键能力之首,对于教学来讲,阅读是手段,也是目的,贯穿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当中。

“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阅读能力不仅关系到语文学科,因为阅读能力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学习能力,它还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以及学习效率的高低,它和学生所有学科的学习活动都息息相关。有人说,“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我县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设施得到更新,图书不断添置,师生阅读环境极大改善;阅读文化成为不少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特色鲜明;各种阅读活动持续开展,读书之风盛行校园;师生的阅读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一大批爱好阅读与写作的教师和学生脱颖而出。可以说,因为阅读而使得教育内涵更加丰厚。

然而,问题和短板也很明显:最突出的就是浅层次阅读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搞搞摘抄、记记名句、搜搜词语、写写笔记,很多学校学生都局限于这些一般性的阅读活动当中;阅读面过于狭窄,主要局限于文学作品,对历史、科普、社会类的阅读有所忽视,对学生整体学习的支撑度不强;从历年来的阅读测试情况来看,成绩不理想,学生阅读的实际效果不佳。阅读活动如何开展,如何深度推进校园阅读?很多学校师生陷入迷茫之中。

喜欢阅读是一件好事情,读几本书也并不难,但是要想通过读书有较大的收获,通过读书来获取一定的知识,把读过的书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或者说,通过主题式的阅读,使得教师或者学生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就不是一般的读书就能实现得了。阅读不仅仅是读书那么简单。阅读是一门艺术,里面也有很深的学问,除了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之外,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更为重要。只有如此,才能使阅读更加深入,并且取得实际效果。如果只是泛泛而读,那就是消遣性的阅读,处于读书的最低层次。

美国学者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所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在1970年扩版后,已经在全球流行了50年,如果从初版的1940年算起,已经有80年的时间了。在这本书的序言当中,作者引用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詹姆斯·黑塞尔教授写于1939年的文章《学校教育的失败》中的两段文字,特别有警示意义,也适合我们今天的阅读现状。

学校是否有效地教导过学生如何阅读母语?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到五六年级之前,整体来说,阅读是被有效地教导过,也学习过了。在这之前,我们发现阅读的学习曲线是稳定而普遍进步的,但是过了这一点之后,曲线就跌入死寂的水平。这不是说一个人到了六年级就达到个人学习能力的自然极限,因为证据一再显示,只要经过特殊的教导,成人及大一点的孩童,都能有显著的进步。同时,这也不表示大多数六年级学生在阅读各种实用书籍的时候,都已经有足够的理解能力。许许多多学生进入中学之后成绩很差,就是因为读不懂书中的意义。他们可以改进,他们也需要改进,但他们就不这么做。

中学毕业的时候,学生都读过不少书了。但如果他要继续念大学,那就得还要念更多的书,不过这个时候他却很可能像是一个可怜而根本不懂得阅读的人(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一般学生,而不是受过特别矫正训练的学生)。他可以读一点简单的小说,享受一下。但是如果要他阅读结构严谨的细致作品,或是精简扼要的论文,或是需要运用严密思考的章节,他就没有办法了。举例来说,有人证明过,要一般中学生掌握一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或是论述文的重点及次重点在哪里,简直就是难上加难。不论就哪一方面来说,就算进了大学,他的阅读能力也都只会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程度。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阅读分做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 从观察来看,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收益要远远高于中学阶段,这是因为小学生本身的阅读要求就比较低,主要是基础阅读,就是搞清楚“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学生一般的阅读行为就可以满足这种阅读要求,并因此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到了中学阶段,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发生了改变,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功课的增加,使得阅读效率变得更加重要。这样以来,那种泛泛而读的情形自然就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阅读的助力作用就显得微不足道,甚至这种浅层次阅读还制约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观。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责无旁贷。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学校各科教学都包含着阅读能力的训练。上课的时候,学生少不了阅读,如何确保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阅读任务,理解文本,这是每个学科教师的难题,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学进程。就是说,限时阅读(或者称作检视阅读)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但是学生限时阅读注意的事项应该在平时要讲清楚,并且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无法真正理解课文,这种差距逐渐积累,就导致学生成为这一学科的学困生。所以,每个学科教师都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为学生关键能力当中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是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

开设阅读课,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进行阅读能力训练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深度阅读的有效形式。因为教学时间问题,日常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教学内容,而忽视学习方法的训练,更不愿意花费时间进行和本学科知识关系不大的阅读方法训练。所以,学校首先要有明确的态度,将阅读课纳入课程管理,通过有较强阅读能力的教师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从基础阅读,到检视阅读、分析阅读,直至主题阅读的技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高效的阅读行为。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当下的学习中得到好处,也是受益终身的好事情。当然,还需要破除传统观念,阅读课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情,其它教师也是可以胜任的,所需要的只是教师的阅读指导能力。阅读对各个学科的学习来说是相通的。

阅读不仅仅是读书那样简单,阅读本身就是一门技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