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在线等!!请问秦韬玉《贫女》的平仄和拗救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平仄这个问题我彻底地没有学明白,哪位大哥赐教一下。
帮我看一下这首诗的平仄和拗救。谢了!!!
另:欢迎粘贴者撞墙!

汉语拼音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关于拗救你自己接着看吧。

[编辑本段]拗句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
[编辑本段]拗救
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叫“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一些特定的格式,如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是拗句的一种。但由于比较常用,自然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而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
“凉 风 起 天 末”,
“平 平 仄 平 仄”
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
“回 看 射 雕 处”,
“平 平 仄 平 仄”
以及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
“庾 信 平 生 最 萧 瑟”,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都属于这种情况。
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帮助记忆: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一定要记得。”
②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如,“仄仄平平仄”(七律则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又可写变成“仄仄仄平仄”(这是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不过这样一来,对句就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七律则为仄仄仄仄平平仄)”,在对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即第三个字必须变成平声字。所以叫“对句救出句式的孤平拗救”。
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对句第三个字变成平声字,即“吹”救“不”)、
陆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第五个字变成平声,“无”救“万”)
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所以“孤平拗救”就是在救句中的“三”“五”位置上补平!
③两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
如陆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报国有万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无”就既救出句的“万”(孤平拗救),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两救”。
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向人无再青。无字救两拗,佳例要记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9
一楼的已经把拗救的基本理论说了,这里就给你标一下平仄吧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关于平仄,简单点说就是除了入声字外,绝大多数平声现在读一二声,仄声现在读三四声。入声字现在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入声字部可参考词林正韵。

关于拗救,这首诗大多数都是律句,只要符合“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四种句式中一种就算律句。由于一般来说一句中第一字可以不拘。故此诗中只有“共怜时世俭梳妆”“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三句为拗句。
“共怜时世俭梳妆”和“为他人作嫁衣裳”拗第三字,不用救;
“苦恨年年压金线”拗第六字,并用本句的第五字救。(就是第五字第六字的平仄互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15
七律平起平收式。拗救我觉得是首联出句第四个字,对句第二个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