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真相 中国股市17年怎么样

如题所述

读罢《中国股市十七年》,颇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正如张志雄在此书的结尾写道“够了,本书快要成了犯罪大全了,我们仿佛身处贼窝”。 中国股市的十七年是一部充满了欺骗、犯罪、腐败、圈钱和权力斗争的传奇小说,置身其间者苦不堪言,有人一夜暴富,更多的人则是劳神伤财,置身事外者则仿佛在观看一部光怪陆离的电影。在这部传奇里,早期的弄潮儿把握了时代先机,他们有的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但更多的则在这个充满欺诈的游戏中被套牢,甚至倾家荡产。而我们不光看到他的传奇,也看到金钱及欲望所来的种种扭曲,“先富起来”的这部分,很少有人能及时收手,他们想要在这场贪婪的游戏中得到更多,结果许多人反而被金钱机器所捕获。 中国股市的混乱不仅摧毁了许多传奇大亨,也摧毁了一批优秀企业。 许多人说起中国早期股市的传奇人物,吕梁、朱焕良、唐万新等人,难免心怀愤懑。他们用种种不光彩手段,将民众的财富攫取,自己获得巨大利益。这些传奇人物当年操纵股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们得到巨额财富,在钱生钱的游戏中说一不二。 但他们的结局也难以称得上圆满。这些人不是锒铛入狱,就是漂泊海外。当然有人认为与他们的所作所为相比,逍遥法外或者与其罪行不相当的惩罚是非常轻微的。而在我看来,这些本应该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在中国经济史中却只能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并最终为大家所唾弃,这是他们的悲哀。 而在股市的混乱里更让人痛心的是,有许多优秀企业就此毁灭,股市让人看到无本买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利润。实业家们也按捺不住,纷纷投身股市,弃实业于不顾。这不仅是对股市的破坏,更是对实业的重大破坏。而一些优秀的实业家也在股市的乱潮中落马,令人唏嘘不已。 中国十七年来的股市发展曲曲折折,其中不难发现的一双黑手就是政府。因为政府的股权分置才造成中国股市十几年来的扭曲;因为政府给上市公司资金定额度,才造成上市公司将股市视为圈钱的地方。而几乎所有投机家和有违法行为的资本大鳄都与政府有或多或少的牵扯来往。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中扮演赢家角色的“中经开”是中国财政部的嫡系,“蓝田神话”的瞿兆玉是退伍军人、前沈阳行政学院副院长,德隆的唐万里还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在我看来中国股市所有的罪恶尽在制度的缺失和不规范,对于中国股市而言,与生俱来两大痼疾,即“旧股不流通”和新股发行审批制。这两大难题可谓万恶之源,“旧股不流通”人为将市场割裂,造成所谓的法人股和国家股。非流通股的价钱远远低于流通股,其中衍生了种种弊病。所幸在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已将”旧股不流通“问题解决。 但新股发行审批制却至今仍在祸害中国股市。一个正常的股市实行的是发行注册制,即按要求披露资料即可上市发行,这种制度让市场而不是管理者来决定公司上市。但在中国,实行发行审批制,不但审批重重,增加上市公司制度成本,而且审批环节中滋生的腐败亦令人发指。最重要的是,发行审批制造成上市公司数量少,而质量难以准确衡量。在市场有充裕资金的前提下,僧多粥少使上市公司变成圈钱的场所,股市处于一种“虚高”的状态,上市即市值暴增,而这种暴增却不是建立在公司业绩的前提下。这样的股市处于不正常情况下,投资者不能依靠公司的业绩来判断投资方向,公司也难以消化暴增的财富,这也是中国股市十七年来投资者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原因。因此可以说是发行审批制扭曲了整个中国股市。 如果中国股市从一开始就有很好的规范,这些诸如圈钱、欺诈的罪恶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眼看着有漏洞可以钻,有可能一夜暴富,有几个人能忍得了这种诱惑。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制度和法律规范,将人们的投机心理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是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在做什么呢? 《中国股市十七年》一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恐怕不是连篇累牍的犯罪记录,而是证监会稽查局调查张志雄时的对话。在这段对话里,证监会的角色不清已到了极端的境地,完全搞不清作为监管者应有的行为和态度。 当然如果这么批评政府的话,肯定又会有许多人跳出来说美国的股市当年也很混乱,中国的股市发展时间还不长等诸如此类的话,就好像刘鸿儒在《基金黑幕》出来时抛出的“撒尿论”。 我无比庆幸,我们看到股市的趋势还是在不断开放和向前发展。今天的人们已经获得了比当年更规范的环境,困扰中国股市的两大核心问题“旧股不流通”和发行审批制度,也已经逐步解决。通过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旧股不流通”已经得到解决。 而另一核心问题发行审批制度目前虽未彻底解决,但目前也姑且看得到发展前景,今年1月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发行审批制将逐步向注册制转化,但没有具体时间表。 一个更规范的股市也许让想要投机的人找不到用武之处,但是在更加公平规范的环境下,股市才有可能健康发展,才有可能使每一个身处股市的人有更好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1-13
中国股市17年--对了解中国证券市场的本质很有帮助
如果静下心来想想,会觉得有件事情很奇怪,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居然书店里是没有一本书是完整的回忆以及叙述中 国证券发展历程的。校内上充斥着各种如何进入顶尖投行基金公司的心得,却没有人跳出来说这行到底干的是什么玩意儿,赚的是谁的钱。我觉得下面这篇文章很 好,张志雄写的,描述了中国股市自开张以来一直到2006年的若干重大事件。更多的背景介绍就不多说了,但我问了伴随着中国股市成长的几位元老级人物,他 们说里面的内容没有夸张和失实。

《中国股市真相(中国股市17年)》是2007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志雄 高田胜巳。

张志雄:《科学与财富》(value)杂志主编。1966年生,1991年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任《上海证券报》编委和专题部主任。1998年后,历任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上海有线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财经时报》副总编,并在《财经》杂志开设专栏,写有《基金黑幕》《股市忧思录》等文章。2002年创办《科学与财富》(value),专注读书与投资。著有和主编《学习学习再学习》《游走在时空边缘》《放量》《中国股市十七年》等几十部书籍和报告。

作品目录
第一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概要和变迁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与操作者
第一节 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及证券服务机构
第二节 证券公司、基金和机构投资者
第三节 个人投资者和玩家
第四节 外资动向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之局面
第一节 中国股市中的民营企业
第二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整体上市与MBOO
第三节 迷失的上市公司CEO
第四章 已经发生的未来
第一节 疯狂的权证“赌博”
第二节 新加坡上市和中航油惨败
第三节 令人啼笑皆非的海外收购
第四节 形形色色的大股东圈钱游戏
第五节 上市公司做假何时休
第六节 监管部门的舞弊与不作为

百度百科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1318897.htm
第2个回答  2015-08-20
本人炒股10年,其中数次大起大落,占过便宜吃过亏,投过机也取过巧,现在也算熬出了头。简单说一下本人的经历,2001年入市,当时还在念大学。当时因为家境不是很好,自己有是一个不满足现状的人,拿点小钱小打小闹,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但也不后悔,正是这段经历启蒙了我的投资理念,也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股市中混出点名堂。

  毕业后一位在广州投资公司的同学叫我来到广州,期间接触了很多股市高手,其操作手法和投资理念给我极大的震撼,另外通过艰苦自学与实盘操作,完善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和交易系统。

  近几年在东莞专职炒股,其他时间则是在家跟儿子玩的不亦乐乎,哈哈。开这个帖子是因为看到论坛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没有炒股经验或没有了解股市真相的人在指导别人炒股,也有大量由于缺乏实战经验赔光家底的故事,非常痛心,本着救人加吹牛的心态特将本人带血的实战经验和盘托出,让大家少走弯路.
第3个回答  2015-08-12
中国的股市严格来说不是真正的股市,不同于西方。我们一切都要为政治服务,只能说这么多了,你懂得。
第4个回答  2015-09-04
会越来越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