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管理

如题所述

1.地基处理的方案选择

选择地基处理方法要力求做到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土的类别、加固深度、上部结构要素、机械设备、周围环境、工期、施工技术水平及工程造价等。

在进行地基处理工程设计前,首先应进行调查研究,其内容如下。

(1)结构条件

建筑物的体型、刚度、结构受力体系、建筑材料和使用要求;荷载大小、分布和种类;基础类型、布置和埋深;天然地基承载力、稳定安全系数和变形允许值等。

(2)地基条件

地形及地质成因、地基成层状况;软弱土层厚度、不均匀性和分布范围;持力层位置及状况;地下水情况及地基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各种软弱地基的形状是不同的,现场地质条件随着场地的不同也是多变的,即使同一种土质条件,也可能有多种地基处理方案。

(3)环境条件

在地基处理施工中应考虑对场地环境的影响。如采用强夯法和砂挤密法等施工时,振动和噪音对邻近建筑物和居民产生影响和干扰;采用堆载预压法时,将会有大量土方运进输出,既要有堆放专场地又不能妨碍交通;采用石灰桩或灌浆法时,有时会污染周围环境。总之,施工时对场地的环境影响不是绝对的,应慎重对待,妥善处理。

(4)施工条件

用地条件,工期,工程用料,施工机械,施工难易程度等,见表7-3。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的步骤:

1)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的设计资料。

2)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等因素,初步选定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另外,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同时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也可选用加强结构措施(如设置圈梁和沉降缝等)和处理地基结合的方案。

3)对初步选定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处理效果、材料来源及消耗、机具条件、施工进度、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根据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但每一种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局限性和优缺点,没有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是万能的,因此也可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

4)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应按建筑物重要性和场地复杂程度,可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和试验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或修改设计。

2.地基处理工程的特点

1)大部分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不是在施工结束后就能全部发挥。

2)每一项地基处理工程都有其特殊性。

表7-3 各种基处理方法的主要适用范围和加固效果

3)地基处理是隐蔽工程,很难直接检验其加固效果。

3.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管理

在地基处理中,有时虽然采用了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案,但由于施工管理不善,也就失去了采用良好处理方案的优越性。

在施工中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要求严格掌握,如换土垫层压实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要求;堆载预压的填土速率和边桩位移的控制,碎石桩的填料量、密实电流和留振时间的掌握。

地基处理的施工要尽量提早安排,因为地基加固后的强度提高往往需要有一定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还会增长,变形模量也会提高,通过高速施工速度,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度。

一般在地基处理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都要对被加固的软弱地基进行现场测试(如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十字板或载荷试验等),以便及时了解地基土加固效果,修正加固设计,调整施工进度;有时为了获得某些施工参数,多数必须于施工前在现场进行地基处理的原位试验;有时在地基加固前,为了保证对邻近建筑物的安全,还需对邻近建筑物或地下设施进行沉降和裂缝等监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