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构造与沉积史

如题所述

长江三角洲平原,北起江都—泰州—海安一线,南至天目山北麓,西到宁镇山脉、茅山东麓,为广大的平原区。从基底构造来看,长江三角洲平原,北起东台坳陷内的泰州隆起,南至浙闽隆起,可分为两部分:北部基底构造属泰州隆起以南的海安凹陷,位于苏北坳陷的东南隅,以通扬隆起北缘为界;南部为通扬隆起和古太湖凹陷。

晚白垩世,苏北盆地范围曾达到江南一带,盆地内广泛沉积了白垩系红色泥岩和泥质砂岩,在宁镇、宜溧低山丘陵区均揭露到白垩系。

古近纪,通扬隆起抬升,将苏北盆地南部分隔出来,形成古太湖盆地,沉积范围明显缩小。

新近纪,在区域构造应力拉张作用下,我国东部地区整体沉降,苏北裂谷盆地进入坳陷期,盆地范围扩大至整个江南地区,沉积了以河流相沉积为主的盐城组,构成广泛分布的深层承压含水系统。

早更新世,承接新近纪区域性沉降,区内广泛沉积了河湖相砂层和黏性土层,构成承压含水系统。在太湖周边地区,主要由古长江弱径流区沉积砂层组成,主要分布在常州、苏州及沿江地区,而在无锡中部地区则基本缺失,构成承压含水系统。

中更新世,区内继续河湖相沉积,岩性由粉细砂、中细砂、含砾中粗砂组成,由西向东埋深增大。这一时期,长江已完成了全河连接,汇入古太湖。在无锡西部,长江古河道分为两支,一支流向无锡、苏州方向,另一支经江阴南部流向常熟。古河道由中粗砂和含砾粗砂组成。

晚更新世,由于长江带来的泥沙沉积,沿通扬隆起南缘形成一条沙堤,大致从江阴附近向东南延伸,直到上海东南的金山区,与杭州湾北岸的一道沙堤相连接,将古三角形港湾围成潟湖,形成古太湖。潟湖中心(太湖周围广大平原地区),以湖相黏性土沉积为主,砂层分布极不稳定,多呈薄透镜状。由于长江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陆地不断扩大,古太湖面积日益缩小,分解成淀山湖、阳澄湖等许多小湖。晚更新世末,长江则转向古扬州湾出海,在海安凹陷内继续三角洲相沉积,于泰州隆起(扬州、泰安、海安一线)以南形成新的三角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