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与朝鲜是同一个国家吗?

在古代就已分裂为二个国家还是在近代或现代分裂的?二战前是统一的吗?那段历史是什么?为什么名称是韩国与朝鲜?
回答者'郁闷的华'和'chubbybelly'在最后"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建交.同年,大韩民国与中华民国断交.”"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的统一也是相当艰难的.”中提到的'中华民国'是什么?有这个国家吗?不是只有一个中国,'中华民国'只在新中国成立前存在过一段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就结束了吗?

原本只有一个国家朝鲜,二战之后分裂形成了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
名称由来如下: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双方爆发朝鲜战争,中国和美国分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同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於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目前美国仍有部分军队驻扎在韩国。

下面附上朝鲜半岛历史以供参考:
朝鲜历史,主要指朝鲜半岛范围内的历史。

古朝鲜
中国史籍中有“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现代朝鲜人可能是东夷的一支.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但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於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北部形成了一个奴隶制国家,史称古朝鲜。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后来马韩统一三韩,称辰国。
檀君朝鲜
相传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后代檀君王俭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00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此传说记载於《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出于民族主义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卫氏朝鲜
燕国的将军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汉四郡与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在东汉末年,辽东的公孙氏(《三国演义》中有公孙瓒)在乐浪郡南部又设带方郡,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

三国时代
由于汉朝解体,无力北顾,前1世纪中叶,辰国开始解体。新罗、百济日渐强盛,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 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中国南朝各代,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

关于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学者认为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弁韩(今庆尚南道)地区的伽倻等政权是当时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抵御高句丽和新罗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借由日本牵制两国。日本则企图利用此一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导致了四世纪时大和朝廷出兵新罗,占领弁韩,设置日本府进行统治。
512年,百济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让任那四县以补偿被高句丽占领的北部领土。当时的大和朝廷因无力继续统治朝鲜南部地区,不得不答应百济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
而在朝鲜和韩国方面,很多学者否认当时在朝鲜半岛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们认为在日本列岛上存在着许多被百济,伽倻和新罗统治的小国,在半岛各国相互争雄之时也曾竞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岛各属国的力量。
日朝韩三国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还没有一个可以为各方接受的结论,某一年的微软百科全书即因为此一问题而招致部分韩国学者的抗议。同样的三国关于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读也存在很多争论,甚至有朝鲜学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曾遭旧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篡改。

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和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于公元660年和唐朝联合灭百济,于668年和唐朝联合灭高句丽,但唐朝却派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由於当地人民反抗,以及当时唐朝还要防御西突厥的威胁,676年唐军撤退,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定都庆州,采取唐朝的国家制度。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后三国时期。
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某些朝鲜学者将渤海国也纳入本国史范畴,故将此时代称为南北国时代。

高丽王朝
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成为元朝属国,达鲁花赤驻开城监督国政。1280年,成为元朝一个行省(征东行省)。

李氏朝鲜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复原东北元朝属地,高丽国王仍然依附蒙古残余势力,拒绝归还,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城。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43年,世宗大王创立朝鲜语字母“训民正音”。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李氏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率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后都壮烈牺牲。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现代中国称为“万历援朝战争”。
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出兵援助,1636年清军攻占朝鲜,国王投降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
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为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 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克扣军饷,因而发生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立即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城,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
1894年日本和驻朝鲜的清军展开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军失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成为近代国家。日本暗杀有反日倾向的明成皇后。
1896年高宗称帝登极,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朝鲜改为韩国。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
1905年乙巳保护条约。被日本至此,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
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
1909年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统治时期
日韩合并
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日本将韩国王室封为日本贵族,让高宗退位,拥立顺宗。
临时政府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因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民族语言,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宽顺等青年学子在今日汉城钟路区的塔洞公园发表“三一独立宣言”,并把独立宣言传遍全国。这些独立活动引起国民的反抗,并冲击各地的日本警察机关,而引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镇压。史称“三一运动”。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先后在海参崴、上海、汉城成立临时政府。最后,三处临时政府并于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获得中国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政府以及法国、波兰等国的承认。1939年上海沦陷后,临时政府几次迁移,最终于1940年9月迁至当时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在中国政府帮助下,朝鲜复国运动人士在中国成立“韩国光复军”和“朝鲜义勇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临时政府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1942年5月15日,中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两支武装合并为韩国光复军,交由临时政府直接统辖。1945年11月2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光复军也于次年返国。
朝鲜共产党武装
从1932年起,朝鲜共产党人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金日成抗日部队曾在1937年占领朝鲜北部的普天堡镇,1941年被迫退出到苏联。
现代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双方爆发朝鲜战争,中国和美国分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同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於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目前美国仍有部分军队驻扎在韩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26
朝鲜半岛:韩国与朝鲜历史渊源

--------------------------------------------------------------------------------

古朝鲜

参见古朝鲜

中国史籍中有“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东夷是华夏民族对东方民族的称呼,并非单指某一族群。其认定围也随之更改。从黄帝时期的山东,河南一带,到中国东北,再到日后秦汉时期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朝鲜和韩国认为:现代朝鲜人可能是东夷的一支.朝鲜半岛据说有五千年历史,但是因为缺少直接证,中国以及日本史学界并不予以承认。朝鲜历史根传说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原始人类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於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韩国和朝鲜史学家猜想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北部而衍变而来,从公元前4世纪,在北部形成了一个奴隶制国家,史称古朝鲜。而在半岛南部由土着部落形成个部落联盟,沃沮、、马韩、辰韩、弁韩。来马韩统一三韩,称辰国。

传说中的檀君朝鲜

根传说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代檀君王俭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00年之退位成为山神。此传说记载於《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当地土着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在史籍上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着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

根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着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氏世谱》,朝鲜的鲜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燕人卫满取代。其代箕逃至南方,与三韩合流。据说三韩中的「辰韩」便是箕子后代。

高丽,朝鲜时期,由於儒学兴盛的关,箕子朝鲜是受到极大的推崇与赞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目前没能够考古学的考证,在朝鲜、韩国历史学界上不承认箕子王朝的存在。

卫氏朝鲜

根史记,燕国的将军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目前没有足够的考古证据明卫氏朝鲜的建国过程。

汉四郡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功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公元前82年,因为古朝鲜人和当地部族的抵抗,废止临屯和真番的两郡。公元前75年玄菟郡迁移到辽东。乐浪郡,在朝鲜半岛北部迁移很多次,王莽政权的新朝时乐浪独立,在公元30年东汉(后汉)朝廷收乐浪郡。

在东汉末年,辽东的公孙氏(《三国演义》中有公孙渊)分乐浪郡南部设带方郡,

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土着的韩人建立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且接受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的加入。

三国时代

参见三国时代

由汉朝解,进入三国及来的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大战乱,虽然西晋,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慕容氏的前燕都曾控制过原来汉朝在朝鲜北部的领地,但最终还是因为集中注意力在中原的争夺而逐渐丧失了对该地区的控制力,是,在中国东北南部形成了高句丽王国,逐渐强大,最强盛时曾控制中国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原”汉四郡“地区;此同时前1世纪中叶,辰国也开始解。其旧领内出现的新罗、百济开始日渐强盛,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 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前三国时期”

在公元前(《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向中国南朝各代朝廷遣使朝贡的方式,从中国吸收文化向日本传播。

关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位朝鲜半岛南端弁韩(今庆尚南道)地区的伽倻等政权是当时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抵御高句丽和新罗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借由日本牵制两国。日本则企图利用此一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导致了四世纪时大和朝廷出兵新罗,领弁韩,设置日本府进行统治。

512年,百济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让任那四县以补偿被高句丽领的北部领土。当时的大和朝廷因无力继续统治朝鲜南部地区,不得不答应百济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

而在朝鲜和韩国方面,很多学者否认当时在朝鲜半岛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们认为在日本列岛上存在着许多被百济,伽倻和新罗统治的小国,在半岛各国相互争雄之时也曾竞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岛各属国的力量。

在日本,根“高天原神话”(记纪神话),有过倭国统治任那的见解。从1960年代开始,在韩国朝鲜再验证记纪神话上的有关任那日本府的记述,结果否认记纪神话的可靠性,从1970年代开始日本历史学界也得到大概同样的结论。

某一年的微软百科全书即因为此一问题而招致部分韩国学者的抗议。同样的三国关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读也存在很多争论,甚至有朝鲜学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曾遭旧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篡改。

统一新罗时代

参见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以向唐朝称臣的条件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唐朝大军公元660年联合新罗功灭百济,又668年借道新罗和百济故地.在和新罗南北夹击下消灭高句丽,由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由於出现反抗以及当时唐朝还要防突厥的威胁,676年唐军从百济故地撤退将该地转交新罗,新罗最终得以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称为“朝鲜三国时期”。

新罗935年亡高丽,新罗时代结束。

在韩国、朝鲜和日本的历史学家把渤海国历史也纳入朝鲜史范畴,故他们也将此时代称为南北国时代。但中国大陆很多历史学家都反对,因为他们认为渤海国只是(今日)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高丽王朝

参见高丽

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

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别沙发动抗蒙古战争,1273年蒙古领济州岛,结束抗蒙古战争。

1280年元朝为了进攻日本在朝鲜半岛设置征东行省,在高丽首都派遣“达鲁花赤”控制高丽国政,高丽国王只能住在江华岛上。1281年随着进攻日本失败曾一度解散征东行省,1287年设征东行省,以高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成为元朝的藩属国,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李氏朝鲜

参见李氏朝鲜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70年高丽朝贡明朝,1387年朱元璋要进攻原东北元朝属地,但是高丽国内仍然支持蒙古残余势力,但朝内一直都有争论是否应该归顺明朝。
朝鲜太祖像
放大
朝鲜太祖像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归附明朝,是他从鸭绿江边回兵领首都开城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向明朝遣使称臣,遵照眀太祖朱元璋的旨意,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阳。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01年,从太宗开始明朝正式册封“朝鲜国王”。

1443年,世宗国王创立朝鲜语字母“训民正音”。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李氏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关白臣秀吉率兵20侵入朝鲜,一度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都壮烈牺牲。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现代中国称为“历援朝战争”。

1618年明朝和金作战,朝鲜派军援助明朝,1636年清军攻朝鲜,国王投降,改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

1863年国王哲宗死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史称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 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闵妃外戚闵谦镐克扣军饷,因而发生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朝廷无力镇压,而向清朝求援。是,6月6日清朝援军在牙山登陆,而日本军队也以次为借口趁7月6日在仁川登陆,发动壬午事变,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

1894年日本进攻驻朝鲜的清军,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是自主之国,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朝廷宣布终止清朝的册封关系。同年,日本暗杀了有反日倾向的明成皇。

1896年高宗在俄国支持下称帝登,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朝鲜改为韩国。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

1905年乙巳保护条约。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

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

1909年日本第一任统监伊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统治时期

日韩合

日本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条约》,正式吞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日本将韩国王室封为日本贵族,让高宗退位,拥立顺宗。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因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民族语言[1],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宽顺等青年学子在今日汉城锺路区的塔洞公园发表“三一独立宣言”,并把独立宣言传遍全国。这些独立活动引起国民的反抗,并击各地的日本警察机关,而引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镇压。史称“三一运动”。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先在海参崴、上海、汉城成立临时政府。最,三处临时政府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获得中国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政府以及法国、波兰等国的承认。1939年上海沦陷,临时政府次迁移,最终1940年9月迁至当时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在中国政府帮助下,朝鲜国运动人士在中国成立“韩国光军”和“朝鲜义勇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临时政府12月9日向日本宣战。1942年5月15日,中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两支武装合为韩国光军,交由临时政府直接统辖。1945年11月2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光军也次年返国。

朝鲜共产武装抗日

从1932年起,朝鲜共产人金日成领导的击队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击活动。金日成抗日部队曾在1937年领朝鲜北部的普天堡镇,1941年被迫退出到苏联。

现代

独立后的内战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双方爆发朝鲜战争,北朝鲜军期初一路利,将南韩军压制到釜山一带,是美国决心介入,派兵在仁川登录,朝鲜军面临拦腰斩断之势,被迫撤退。被美军一路压制到鸭绿江一带。这使得中国也被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经过反的拉锯战以,双方最终决定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同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於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军全部撤朝鲜半岛,而美国至今仍有军队驻在韩国。

文化

朝鲜文化深受中国影响。13世纪时,朝鲜人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1441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雨器。

宗教

在韩国,人们信仰各各样的宗教。其中既有朝鲜本土产生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宗教,又有外来宗教。

萨满教

萨满教是韩国国内流传至今最古老、最原始的一宗教,源自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在来的女真族(满洲)建立清朝开始兴起。因为该教起源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和鬼神的崇拜,而朝鲜半岛的土着民族本来从新石器时代就普遍信奉泛灵论,认为山川、天、石、树木等自然界物皆有灵魂,而且他们认为人类也有灵魂,且永不消亡。他们想念善良的神灵会给予人带来吉祥,而邪恶的神灵则会带来恶运,所以萨满教一经传入,立即得到当地人的推崇广为流传。时至今日,萨满教仍是韩国人的重要宗教之一,部分人仍保留着萨满教的信仰。而对现代人来说,萨满教仪式中富有表现力的驱妖降魔的内容,则成了音乐、舞蹈、戏剧等现代艺术中一个多姿多彩的组成部分。

佛教

佛教是公元4世纪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的。佛教作为韩国历史悠入的宗教教派,一直对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现在韩国佛教共有26个宗派,9,200多座寺庙和1,100多名信徒,是信徒最多的宗教。

儒教

儒教是公元前6世纪孔子创立的伦理和宗教信仰。儒教的基本伦理思想为仁、义、礼、智,是用齐家治国的一伦理系。

公元初期儒教传入朝鲜半岛。千百年来,儒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生活哲学一直影响着韩国。时至今日,儒教思想已经渗透、根韩国社会之中,这尤其现在教育、礼仪等方面。同时,它在韩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http://www.history365.com/post583.aspx

第2个回答  2006-09-29
看来现在的孩子真不太熟悉以前的历史了,他们自古就是一个国家,只是如同东德和西德一样,我们国家过去称他们为朝鲜和南朝鲜(今:韩国),而现在韩国又称朝鲜为北韩,起目的都是要标榜自己是正宗的,他们的英文你仔细看都是:KOREA,只是一个是民国一个是人民民主共和国.相对于东德和西德的统一来说,南北朝鲜统一只能是个梦而已,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的统一也是相当艰难的.
第3个回答  2006-09-26
朝鲜半岛主要的国家有:
三国时代:新罗,高句丽,百济,伽倻 (小国)-大约从公元前60几年到公元600几年。
后来,由新罗统一,大约持续到900几年。
再到后来的高丽时代及朝鲜时代。
这样看来,朝鲜半岛在1945年光复之前,都是属于同一个国家。
日本投降后,苏、美的军事力量分别控制暸半岛北、南两部分。
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北部于50年擅自越过38度线攻打南部。由此引起朝鲜战争(韩国称此为“韩战”)。
第4个回答  2006-09-26
现阶段不是同一个国家,但是同一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