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习报告,求题目

求题目
(一) 电厂、变电站的实习要求;
1、 厂、站接线、厂用电接线。分析主接线的运行方式及其优缺点。
2、 厂、站主要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参数。
3、 厂站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配置、作用、型号及接线方式。
4、 厂、站户内外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布置。本电装置的结构。发电机变电器间及它们与户内外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母线结构。
5、 电厂操作电源形式、配置。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阅读有关设备的控制、测量、保护、信号图纸。
6、 电厂同期点的设置,同期方式以及同期装置。
7、 发电机、变压器、厂用变、同线等测量仪表的配置情况。
8、 发电机、变压器、厂用变继电保护的配置情况。
9、 厂、站过电压保护总体方案(避雷针、避雷器的布置情况。避雷针高度、保护范围、构架型式、避雷器型号),收集典型雷击事故。
10、 发电机的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及调节形式。
11、 各电压等级线路的继电保护、自动重合闸的配置及运行状况。
12、 了解系统中性点(变压器)的运行方式,消弧线圈的型号、参数、作用、补偿方式如何调节。
13、 厂、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14、 与调度通讯的方式。
(二) 调度局实习要求:
1、 电力系统电源配置和分布,电力系统主接线。各主要发电厂和枢纽变电站的一次接线及运行方式。
2、 电力系统的组织管理及调度自动化情况。
3、 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方法,各种运行方式的编制方法,检修计划的安排及编制方法。
4、 电力系统电压质量要求,无功平衡和电压管理方法,有功平衡和频率调整方法。
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远动装置的配置和整定计算方法及运行情况。
6、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以及提高稳定的主要措施。
7、 电力系统通讯方式,通讯规约。
(三) 实习报告及考核
实习期间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习纪律,注意安全,写好实习日记。实习结束时应根据实习笔记,按实习要求整理一份实习报告。报告应有以下图纸:
1、 厂、站主接线图(标明设备型号)。
2、 厂、站仪表配置图。
3、 厂、站继电保护配置图。
4、 厂、站户外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
5、 厂、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图。
实习结束时要求进行笔试考核,实习成绩按笔试成绩、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及实习中的表现综合评定,缺考者实习成绩以零分计。

迎峰度夏进入关键期 各地电力运行态势总体平稳
一、高温天气导致发用电迅速增长
近日,受大范围高温天气影响,部分地区用电负荷持续攀升。截至7月5日,除东北电网外,其他五大区域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华北电网14015万千瓦,华东电网15076万千瓦,华中电网9615万千瓦,西北电网3293万千瓦,南方电网9635万千瓦。山东、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河南、陕西、宁夏、新疆、广东、海南13个省级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记录也被相继刷新。
发电方面,自6月下旬起,全国日发电量快速上升,连续突破去年7月21日出现的日发电量122.03亿千瓦时的峰值。进入7月份,增长势头更为迅猛,日发电量一直保持在125亿千瓦时以上,7月5日达到129.34亿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
二、水电增发有力支撑了电力供应
5月份以来,随着降雨量明显增多,各大流域来水情况迅速好转,西南地区旱情缓解,重点水电厂可调水量大幅增长,水电出力不断加大。据国家电网公司统计,6月份,全国水电发电量7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4%,高出火电增速16.7个百分点;水电对全国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33.9%。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发的水电量相应减少了约750万吨电煤需求,有力缓解了电煤供应和火电机组运行压力。
目前,全国重点电厂存煤量基本正常,华中电网、华东电网、南方电网存煤有所增长。截至7月4日,国家电网监测的429户重点电厂存煤5807万吨,为18天用量,比5月底上升2天。其中,华中电网存煤可用32天,比5月底上升11天;华东电网存煤可用18天,比5月底上升3天;南方电网存煤可用20天,比5月底上升4天。秦皇岛港存煤594万吨,属于正常水平。
三、积极应对高温确保电力安全稳定运行
按照6月10日召开的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要求,国网公司和南网公司加大资源优化配置力度,努力消纳水电资源,减少弃水,并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发电企业加强机组运行维护,努力提高电煤库存;各地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加强需求侧管理,完善有序用电方案,并努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如浙江省对水泥、钢铁、化工、造纸、纺织印染等耗能较多的约1160家企业,分别实行阶段性集中检修停产让电和高(尖)峰时段错避峰用电。由于准备工作较为充分,目前全国电力运行基本平稳。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负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华北、华中、华东等地仍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受此影响,电力负荷将继续攀升。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将继续加强监测、协调,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确保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用电需求。

华能大连电厂华能大连电厂坐落在大连湾海边,靠近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市中心约30公里。该厂以合资方式始建于1986年,主要利用外资成套引进了80年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设备,1988年建成投产。一期工程投用的两套火力发电机组,具有7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几年来,该厂年发电量都在38亿度以上,工厂生产的全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目录[隐藏]
电厂简介
信息化建设
抗灾保电网纪实资讯
老厂不老 生机勃发
厂长介绍

[编辑本段]
电厂简介
华能大连电厂坐落在大连湾海边,靠近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市中心约30公里。该厂以合资方式始建于1986年,主要利用外资成套引进了80年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设备,1988年建成投产。一期工程投用的两套火力发电机组,具有7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几年来,该厂年发电量都在38亿度以上,工厂生产的全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华能大连电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中强有力的手段,依靠科学方法对一流的生产设备的有效管理,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创造出一个高效率的一流的现代化电厂,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应用效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
[编辑本段]
信息化建设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资产管理系统(EAM)、办公自动化系统(OA)、人力资源系统(HR)、财务系统……拥有如此多的信息化系统,华能大连电厂该如何更好地将这些基于不同平台的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并为未来的系统建设做好准备.
整合难题
华能大连电厂位于大连市大连湾镇,是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公司,规划装机容量为210万千瓦。目前,电厂拥有四台35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是华能集团的标杆性电厂,同时也是全国特大型发电企业。
多年来,华能大连电厂一直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数字化发电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火力发电厂。近几年来,随着电力系统“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不断推进,华能大连电厂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电厂已经构建了成熟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和硬件体系架构,以及基本完善的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其中,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信息系统有厂级监控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等。
如此可见,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让华能大连电厂具备了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并在生产、财务、设备、物资等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数据。同时,成熟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和硬件体系架构,也保证了电厂今后可以利用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但是,像很多较早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一样,随着企业自身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华能大连电厂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将众多基于不同平台的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更好地发挥其效益?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实施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业信息门户)无疑是个好选择。
EIP可以对企业已有的内部和外部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使企业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可以从单一平台访问、抽取、分析、储存自己所需的个性化信息。同时他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这些信息作出合理的业务决策,并加以执行。EIP可以通过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来帮助企业优化业务运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企业信息门户更加重视协同作业,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同时更加重视对企业外部的延展性,如支持XML、Web Service等。EIP的合理应用,不但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应用的窗口,更是对外传达企业信息的最佳方式之一。
据了解,华能大连电厂早就意识到了EIP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且已经实施并应用了EIP系统。但是,随着公司业务的迅猛发展,电厂的管理和业务对EIP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系统的广泛性、易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先进性、易维护性和信息的集成性等要求上。原有EIP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门户平台
通过对原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重新审视,对现有的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并挖掘管理的深层需求,华能大连电厂决定对内网平台进行技术改造: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础上综合各个应用系统,以知识管理为核心,重新构建电厂的企业信息门户。
新建的企业信息门户除了要保留原EIP系统的优点,还要在广泛性、易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先进性、可维护性和信息的集成性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以帮助华能大连电厂通过信息化全面提升管理。
为保证EIP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应用,华能大连电厂确定了项目建设的四大原则。
第一,技术领先。要采用成熟、领先的技术来进行建设。
第二,量体裁衣。不盲目追求新、全、高,而是要根据电厂目前的信息化状况,从是否具有足够的数据积累、是否拥有合理的业务流程作为支撑、能否被用户所接受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三,分步实施。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进行EIP建设。华能大连电厂计划先打好基础,完善EIP基础架构后,再根据业务优先级分步实施,制定以点带面的分步实施策略。
第四,柔韧灵活。考虑到企业外部业务环境和内部业务流程的不断变化,EIP系统应当具备足够的可扩展性,以保证系统能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变化。
经过审慎的对比、考察,华能大连电厂最终选择了BEA公司提供的基于BEA ALUI的企业信息门户解决方案。
据了解,华能大连电厂之所以选择BEA ALUI,最关键的原因是ALUI是当前市场上先进的基于SOA架构构建的产品,能够提供包括协同、发布、内容管理、搜索、工作流和分析在内的多个功能框架,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大量功能模块。这些可供华能大连电厂在进行配置和客户化开发时方便使用。
此外,ALUI可以通过组件的形式为电厂提供灵活的、可扩展的部署方式。这一点对正处在快速变化中的电力行业的华能大连电厂非常关键。ALUI的所有功能框架及模块都与其基础架构紧密配合,相辅相成,整体统一,可以通过简单配置快速满足大连华能的需求。这种配置理念不但体现在开发的高效和维护的低成本上,还体现在扩展的灵活性上。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Java和.Net在企业应用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必须考虑对Java和.Net进行有效整合。不仅仅是华能大连电厂,很多大型企业都希望有一个能够跨Java和.Net的工具对所有应用系统进行整合。而ALUI最突出的就是跨Java和.Net的特性。这能有效地帮助华能大连电厂迅速整合当前所用的应用系统,并为将来的应用提供支持。
MIS两条主线
在四大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华能大连电力企业信息门户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成功上线。
该项目集企业网站和企业门户为一体,不仅集成了电厂现有的EAM、OA、SIS等应用系统,还将电厂内的部分日常管理融入在门户中,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管理,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协同办公效率,并加快了开发建设速度,减少了单独开发再集成所造成的各种资源的浪费。
华能大连电厂相关项目负责人邓宇表示,EIP的成功实施为电厂构建了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全新信息管理系统,即将MIS项目中除EAM以外的绝大部分具有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等共性的模块有机地整合到门户中来实现,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应用集成。作为企业内部日常管理的协同工作平台,EIP的成功应用帮助华能大连电厂最终形成了MIS的两条基本主线—EAM和企业门户。
更为重要的是,BEA SOA的理念和方法,满足了华能大连电厂对门户的应用需求。特别是EIP所实现的跨Java和.Net的整合,为华能大连电厂今后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本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3
好家伙 你也是经管的吧~~
第2个回答  2010-07-08
吹水的非常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