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中:古典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区别

如题所述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古典总供给曲线分别是由新凯恩斯学派和新古典主义学派提出的,其区别的本质原因在于物价水平和名义工资是否具有刚性,进而使劳动市场能否达到出清状态。新凯恩斯学派假设物价水平和名义工资是具有刚性的,也就是说物价和名义工资不能根据市场的供求自发的进行迅速的调整,当劳动市场的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反之,则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其在图中表现为垂直于价格轴的一条直线,即当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确定的实际工资后,由于价格水平和工资的刚性,所以在该价格下的产量是由市场的需求决定的。古典总供给曲线假设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可以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进行迅速调整的,在其假设下,劳动市场可以一直达到供求相等的出清状态,此时经济社会中的总产量即为潜在总产量,总产量仅由劳动要素的投入决定,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其在图中表现为平行于价格轴的一条直线,即价格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出的变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9
长期的总供给是垂直的---这是古典总供给曲线
短期的总供给是水平的---这是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

它们两个学派是两个对立的极端

前者认为价格和工资是可以迅速调整的,而且研究的是长期状态,因此即使不能迅速调整也可以有足够时间调整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因此是垂直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
后者认为价格和工资是刚性的,完全不能调整,而且研究短期状态,因此没有足够时间可以调整回充分就业水平,所以是既定价格的水平线

这个没有为什么,是因为两个学派的观点不同,无法解释,所以要理解它们的观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