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科学课的分组学习更有效

如题所述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以其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打破了原有传统授课的结构,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为多样、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愿意上科学课,愿意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当中。所以,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师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孩子畅游在科学的殿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认识还不够深入透彻,现有的合作学习存在许多弊端,还停留在表面化、操作形式化。有些合作学习只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有些合作学习只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或没等到深入就草草收场。再看学生的表现,有的学生从班级的旁观者、旁听者,又转为小组的旁观者、旁听者,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开展和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诸如此类的现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作为教师,如何真正理解合作的意义,如何通过引导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我们思考的话题。
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2、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个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
3、我国合作学习研究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表述的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所揭示的许多共性的东西对于我们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其活动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合作学习的各种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取向的,它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
下面以《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一课谈谈师生如何合作学习。在学具准备方面,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我选择了10种典型的、学生比较熟悉的材料,有硬币、玻璃片、橡皮泥、方便筷、海绵、弹力球、橡皮、弹簧、橡皮筋、钢尺、塑料套(女孩子扎头发用的)。在小组的划分上,孙老师把四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为每组分发了这10种学习材料。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
师:请小组四名同学分别承担这样的角色,材料员——负责材料的取放;记录员——负责记录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操作员——负责安排小组成员的实验操作;小组长——负责小组的全面工作。
(学生在小组内安排了各自的角色。)
师:现在请各组的材料员取回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实验记录。
(材料员取材料)
师:用双手对海绵拉一拉、压一压、拧一拧、挤一挤,给海绵一个力,看看海绵有什么变化?把力去掉后,海绵又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活动:操作员开始安排实验顺序,每名学生带着任务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活动,有的用手拉,有的用手拧,有的用手挤、压等,一边活动,学生一边讨论他们的发现,记录员记录活动结果。)
生:对海绵拉一拉、压一压、拧一拧、挤一挤后,海绵的形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去掉力之后,海绵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学生汇报同时,展示实验记录)
学生有了对海绵比较感性的认识后,我又布置任务:
师:在托盘中的十种物体当中,如果我们也对它拉一拉、压一压、拧一拧、挤一挤,哪些和海绵比较像?哪些和海绵不太像?请记录在表格里。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活动,记录员开始记录。学生一边对这10种物体施加不同的力,一边讨论分析,并进行分类:和海绵像的分在一组,和海绵不太像的分在一组。在活动的时候,材料员对材料进行分配,使每个组员都在进行实验活动。)
生:和海绵像的有弹力球、橡皮、弹簧、橡皮筋、钢尺、塑料套;和海绵不像的又硬币、玻璃片、橡皮泥、方便筷。
……
再以《探索宇宙》一课为例,谈谈如何生生合作,第一步,我把全班56人分成8个学习小组,从A组到G组,每组7人,然后,给各组布置了相同的7个问题。……
每个小组都承担了对上述7个问题的研究,每个问题分别由小组中的一个人承担,第A组承担第一个问题的同学简称A1,承担第二个问题的同学简称A2,以此类推。
接下来,我又对小组进行了划分,把承担相同问题的同学又划分为一个新的小组,这样,又分为了7个新的组,即A1、B1、C1……G1为一组,A2、B2、C2……G2为一组,等等。新组的每一组都是承担同一个问题的学生,因此可称为“专家组”,共有7个“专家组”,每组8名同学。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发给每个“专家组”。除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之外,教室中,还准备了十台能上网的计算机,提供给学生用。
第二步,学生以 “专家组”的形式进行研究
每个“专家组”的成员用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等方式讨论所承担的问题,对于意见不统一的问题,他们充分利用了王老师提供的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料。最后,他们采取“自由发言”方式,通过相互之间的争论,最后就问题的解决达成一致的意见,个别不同意见的学生也可以保留意见。
当每个“专家组”都就自己的问题做出解答后,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专家”讲解,小组讨论
“专家组”成员各自返回原来的小组,即又回到原来的A、B、C……8个小组。由每个问题的“专家”给其他同学讲解自己承担的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把在“专家组”个别同学的保留意见提出来让大家讨论。7个人讲述完后,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对每个问题形成小组的解答。答案可以与“专家组”的一样或稍有差别,也可以不一样。
第四步:小组汇报
……
从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合作学习中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科学实验课需要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材料的种类和准备方式有多种。案例中这两节课,材料的准备是由教师课前完成。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呢?究其原因,这两节课需要的材料都是典型性的、针对性比较强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科学知识,所以,由教师准备这些典型材料就显的比较重要。如果让学生自行准备,他们带来的材料会五花八门,因为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欢,或者是寻找那些在身边比较容易得到的材料,但这些材料可能不具备典型性,这样一来,对学生科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就没那么大。可见,教师课前准备了充分的材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这样让每名学生在活动中都可以共享这些科学资料,这也正体现了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之间的合作。同时,我在小组的划分以及小组的安排上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固定的角色,他们都相应的承担不同的任务。在活动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任务进行相应的角色活动。而学生的小组角色活动,有的是为了小组活动的有序进行,比如在第一个案例中,我对学生进行的材料员、记录员、操作员、小组长的安排,让每个学生明确了自身的职责,相互间能更好的进行协调、合作。在第二个案例中,我非常巧妙的让每个学生承担一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重新组成小组。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从分散到集中,可以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所承担的问题,然后带着集体解决的问题答案重新回到原来小组。让思维从集中到更加集中,等于是每个小组都拥有了全班的智慧,生生之间的合作巧妙之极。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用到了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却并没有抓住合作学习的本质。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合作?在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注重从对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开始,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技能的培养包括:
1、在组中谈话时使用合适的语气;
2、轮流使用科学仪器;
3、共享科学资料;
4、承认小组中他人的贡献;
5、项目过程中专注于任务;
6、按时完成工作;
7、帮助其他人理解科学思想;
8、多使用“我”(说出个人的想法而不是责备他人)
9、用积极的态度去评价;
10、主动倾听;
11、耐心;
12、协商,必要时让步;
13、对科学答案/反应进行判断;
14、探索或改动小组问题;
如果教师能够从上述几个方面注重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备了合作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那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又应该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呢?
一、分组合作的目的要明确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很多,教师要明确的认识到哪些内容比较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每节课或随便一个问题都要小组交流,否则小组交流又成了一种形式。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交流呢?
1、为了让学生扩大个人的信息量,彼此交流信息;2、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会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组内交流方法,拓宽解决问题的渠道;3、学生可以通过交流体会,促进彼此情感的沟通;4、在进行一些操作时,可以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凝聚众人的力量,共同完成实验操作;5、对于某些观点的阐述,可以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共同进行表述。
二、师生的课前准备一定要精心
课前准备,一方面包含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另一方面又包含教具、学具的准备、知识与方法的准备,如果教师课前没有准备好教具,或者没有根据下节课教材的教学需要布置学生准备学具,这都将导致小组活动无法进行,或者部分学生只在观望与等待,如果教师课前对下节课小组活动的所需知识与方法准备不充分,就不能引导学生在活动前先复习有关知识与方法,造成学生小组活动的低效,甚至会对教学目标产生偏差。
三、在小组的划分时,每名组员的分工要到位
如果小组各成员没有明确分工,就是造成一部分学生依赖于别人提供的现成结论,懒得动手、动口、动脑,而另一部分学生似乎不可推卸地挑起这个重担,要么压力过大,反而约束了自己的许多想法,要么能力过强,每次都能轻松自如从而会滋生自满情绪,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
四、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调控要得当
首先应明确合作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给予恰当的调控。具体的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启发,使他们树立信心继续探索;当学生取得进展时,给予肯定和激励,使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当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引导他们进行回顾与反思,使他们学会学习;当小组内个别成员意见不统一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使他们学会合作。
五、对于小组活动,教师要反馈及时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活动,就是想获取新知,一个概念或一个实验结果、一个结论等,这无可非议,但是很少对活动之中的方法与经验进行提炼,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现像做好及时反馈,如合作的情况、分工的情况、记录及观察的情况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规范小组合作学习。
六、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都要有科学评价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如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能否与同伴尽兴合作,能否想出好的学习方法,并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在评价时可以充分发挥师评、生评、自评、组间互评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应该继续发扬的地方,有哪些不足而应该改进的方面。
在新课程中,一个完整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生生、师生、教师之间乃至家庭和社区等多方面的合作。现在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不下百种,可以说“合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们国内大致把合作学习分为以下四种:即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而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我们应给予关注的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合作学习。正如美国的斯莱文教授指出的那样,应该把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纳入整个学校系统的运行轨道中,其中包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行政人员、学校与家庭和社区、一般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全面合作。当然,随着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的日益扩大,人们对它的本质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杰克布斯就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价值观,这是最重要的合作学习的原理,或者说,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策略,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