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750字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每当有人唱起这首《临江仙》我都会想起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这部小说是根据陈寿写的《三国志》而改写的,但是不像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它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点评这部名著。
一、 虚实结合手法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有时与历史上人物很难型清。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虚三实”,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并不是随便拿那段历史凭空假设。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未写及。又如:关羽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举不胜举的,掩卷思后,稍作分析,就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绝大部分是为描述一个个人物形象而作辅垫的。因为,假如仅仅是像正史上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惯性,而不是生硬地去虚构,这也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尊刘贬曹”的正统思想。
二、 映衬烘托的手法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人物,而是正史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人物, 这其中就有被神化和丑化的。
被神化了的人物的典型代表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为“智”的化身,关羽则被神化为“忠”“义”的化身。我想:这正是正统的儒家思想的反映。所以神化的人物大多忠于“汉室”,这其中,又把诸葛亮写成了可以“未卜先知”会“夜观天相”,还能“巧借东风”的形象,把关羽写成了“有恩必报”“忠肝义胆”“重情重义”的形象,这也就是为什么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了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的缘故了。也因此,关羽不但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武圣,更是人们心中“忠”“义”的代言词。
至于丑化,基本上是对于神化而言的,比方说曹操,历史上他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但《三国演义》中却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贼子,不但偷汉室天下,又脾气爆躁,性多疑。由此看来,被罗贯中丑化的人物大多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烘托的,否则,书中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不会如此深刻。
三、 鲜活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主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主题思想的,《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老当益壮的黄忠、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息事宁人的鲁肃、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作者对张飞使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诸葛亮的智谋高超。《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妙处,就是因为作者运用综合手法,不光用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作者还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
四、 作诗填词吟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之处,就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不如《红楼梦》中的多。但也不乏耐人寻味、富有哲理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或笔下,如第三十七回:“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此是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第四十五回:“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这是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正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数十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 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无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空吊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读罢文中的诗词歌赋,对作者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的精品,要详细准确地点评它,对于我这个初中生而言,实有山高路远之感。不过没关系,我有得是兴趣和时间,今后再多读,定会有新收获。“三国”之梦,梦萦吾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7
《三国演义》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虽然同样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是《三国演义》却与《红楼梦》大不相同。一个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或是为了权势,或是为了保住先帝创下的基业,而不断的发起斗争,试图统一天下。另一个则讲述了一个家族由兴旺走向衰败的过程。如果说:《红楼梦》是一本集多门学科于一体的书,那么《三国演义》就是一本品德修正书。在这本书中,或许你会对无数的战争感到厌恶,但是从每一次的战争中,我们又怎能感受不到那种“忠义”呢?我们又怎能体会不到忠义的重要呢?

黄盖因为受吴侯三世厚恩,所以当周瑜正为没有人为他行诈降计而苦恼时,黄盖挺身而出,甘愿让周瑜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以致用苦肉计瞒过曹操。可以说,正因为此,周瑜的火攻才得以实行。难道说,黄盖这不是忠义吗?

一片桃园,使三个素昧平生的人结下了缘。想必不用说你也知道他们是谁。但是这三个人到

底忠义到何程度呢?不用用“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句话,相信只要用关公的一个小故事,他们的忠义就可真相大白了。一次,关公与曹军交战,由于寡不敌众,关公战败了。本来可以与剩下的战士逃走,但是为了保护随行的甘夫人和糜夫人(刘备妻),他甘愿被曹军擒住,以保二位夫人的安全。在曹军中,曹操多次去劝关公投降。因为当时人少,且无法与刘备联系上,所以在二位夫人的建议下,关公投降了。但在投降时,关公还向曹操申明:一有刘备消息,随即去找刘备,不再呆在曹军中。早有诡计的曹操同意了他。曹操本以为只要用金钱、美色去诱惑关公,关公就会归顺于他,不会再提及回到刘备处这件事。然而,曹操错了。尽管曹操送了关公千里马并很多的钱财、美女,但是当关公得知刘备消息后,他还是走了。让曹操震惊的是:除了千里马,其余曹操赠于关公的东西,关公一点也没带走。即使是千里马,也是为了能够尽快的赶上刘备才带走的。无论曹操如何去阻止关公,关公都要走。最后,无奈的曹操只好放关公走了。我们不得不感叹:刘备真是结交了忠义的好兄弟。

在刘备的营中,曾经有一个人叫徐庶。徐庶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真是位难得的奇才。因此,曹操千方百计的想从刘备那里夺得徐庶。最后,曹操把徐庶的母亲带到了曹营中。因为徐庶无法放自己的母亲于曹营中不顾,所以辞别了刘备,欲奔曹营。但是临走前,徐庶为了报答刘备的重用之恩,向刘备推荐了一个人,即卧龙诸葛亮。并对刘备说:“我虽然在曹营,但不会给曹操献一个计策。”来到曹营,母亲看到徐庶,她并没有高兴,反而用死来表示对儿子的做法的不满。徐庶虽然去曹营没有得到母亲的谅解,但是他的忠义,使刘备获得了一个盖世奇才。可以说,他改变了刘备的大半生。

曹操之所以用这种手段使徐庶来到曹营,是因为曹操并不是一位明君。因此,我们也能想到:要想别人忠于你,你就必须要对人真诚,不要因为别人的外表丑陋,而认为他的才能低下,不重用他:也不要因为看哪个人顺眼,就一定要得到他。事实上,他得到的只是其人,而非其心。就像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样。

同样是“忠义”,如果一个人对你忠心耿耿,那你就会受益匪浅:反之,如果一个人对你不忠心,那么这致命的“一击”,可能就是他给你的。

当日关公在沔水与曹军交战,由于魏国与吴国相通,再加上关公的伤未痊愈,寡不敌众,战败而走。关公本想奔往荆州,可是荆州早已被吴军占领。关公又欲投公安。可是万万没想到,公安的傅士仁与南郡糜方都已降东吴。无奈之下,关公只好逃奔麦城。在麦城,因为蜀兵的亲人都来相认,所以蜀兵所剩无几。于是,廖化领命去上庸求救于刘封、孟达俩将军。可是孟达因为惧怕曹操而不同意派兵前去支援。在他的怂恿之下,刘封的派兵救援意识越来越淡薄。最后,他们给廖化的答案让廖化吃惊不已:不决定救援。忠心耿耿的廖化不辞劳苦,连夜赶往成都去向刘备求救。可惜太晚了,由于路途遥远,关公在廖化去成都的途中就已经死 了。就这样,一位让曹军闻其名就害怕的大英雄,不忠义者手里断送了性命。

如果说关公的死,让你痛恨糜方、傅士仁、刘封、孟达,那么,对于张飞的死,你一定会喊一句“冤”。张飞得知兄关公战死后,急着想替他报仇。于是令范疆、张达在三月内置办白旗白甲,三军皆挂孝伐吴。范疆、张达领命后觉得很难完成,于是请张飞宽限。可是急兄仇的张飞哪能再延缓时日,他恨不得马上出征。听到他们的话,张飞大怒,把范疆、张达各鞭背五十。回到营中,范疆、张达对张飞满肚子怒气,于是决定杀了张飞。当夜,范疆、张达来到张飞帐中见他已醉,于是便把他杀了,割其首级,连夜投奔东吴去了。可怜的张飞,由于急着替兄报仇,反而把自己的命给赔上了。刘备闻其二弟都已死了伤心欲绝,亲自兴兵替他们报仇。可惜战败了。来到白帝城,刘备在永乐宫染病不起,渐渐病重,再加上思念二弟,不久就死了。

刘备、张飞、关羽,这三个人的感情是如此之深,这三个人之间是如此忠义。可惜啊可惜,几个不忠之徒,竟害了蜀军的三个顶梁柱。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几个不忠之徒,终于让老天也忍无可忍了。最后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吴国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竟把他们交于蜀国处置。事后想一想,早知有今日,他们又何必投奔吴国,给自己戴上一个不忠不义的罪名,遗臭万年呢?或许这就是不忠不义之人应有的下场——虚度一生。
第2个回答  2010-06-28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