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大寿桌上放几个寿桃好

如题所述

寿庆俗称“做寿”。
旧时富裕人家60岁开始做寿。做寿一般是早1个月向亲友、门生、下属发请帖,早3天布置寿堂,张灯结彩。寿堂正中放一把披着锦缎的八仙高椅,椅前摆一张围有桌衣的八仙桌。桌上烛盘点燃1双大金统蜡烛,椅后造壁摆1张长画桌。桌中间放自鸣钟,钟左右各摆1个插着卷轴的帽筒。墙壁上挂1帽红纸金字的寿屏。
祝寿之日,做寿者穿锦缎寿衣,坐正中高椅上,受儿女媳婿及孙辈们的三跪九拜礼,并分子孙钱(用红纸包好)。
第二天最热闹,接待前来祝贺的来宾亲友。当客人带寿礼到大门口时,专门司锣的人敲双声锣,高喊“客到”,乐队奏乐,唢呐丝竹齐鸣。做寿人正襟危坐高椅上,其长子侍立一旁。同辈亲友上堂作揖,口称“祝寿”。做寿人起身回礼。若下属、晚辈上堂叩拜,则由其子代为回礼。若佃户来贺,则不让上堂,只收下寿礼,带他去厨房吃餐饭就走。如果上司来贺,做寿人立即下堂,拱手作揖,陪入客厅叙谈。
拜寿结束,设宴请酒,一般办3天酒。生日的当天晚餐最为丰盛,称正餐。旧俗酒宴间几道粉食点心必有一道用带芽头(俗称“寿桃嘴”)的寿桃,客人吃寿桃时,不能吃掉芽头,要先把芽头掰下,放在桌上,称留芽,意为后代也会长寿。

做寿的习俗,建国后已基本废除。
如今民间还有做生日和送生日的习俗。凡是长辈生日时,儿媳们做些老人爱吃的东西请他们吃,俗称“做生日”。已嫁出的女儿,则送些寿面、糕点、生日蛋糕之类,有的还做新衣送去。

做寿:

在习俗上,五十岁前所做的生日称「内祝」,也就是在自家内做生日庆祝之意。

到了五十岁时所做的生日才可称「做寿」,而亲朋好友也要送贺礼祝寿,之后每十年做一次,称为大生日。

一般做寿,各年纪有所不同称呼,称呼为下:

五十岁:称暖寿、半百添寿;
六十岁:称小寿;
七十岁:称中寿;
八十岁:称上寿、大寿;
九十岁:称绛老添寿;
一百岁:称期颐。

一般寿诞的活动都由子孙发起,除了要布置寿堂外,还要准备供品祭神拜祖,并准备寿宴招待亲友。在寿宴的菜肴中,猪脚面线是不可或缺的,猪脚像徵强健,面线像徵长寿,祝福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吃寿面时,要将寿面拉高抽长,表示寿星将会福寿绵长,忌讳从中间咬断。前往祝寿的亲友以礼盒、酒或红包等贺礼来祝寿,主人则回以寿桃、红蛋、猪脚面线、红龟粿来回礼。出嫁的女儿则要加送鸡、蛋、桃龟、衣服、金饰、红包贺母寿;加送鞋、帽、衣服、红包贺父寿,俗称「拜寿」或「敬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4
**60岁大寿桌上放6个寿桃**。在中国文化中,寿桃通常被用来象征长寿和吉祥。在为老人祝寿时,献上寿桃是一种传统的习俗,不同的年龄祝寿时,寿桃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六十岁的大寿,一般要做六个大寿桃和十个小寿桃,合起来就是十六个寿桃,寓意着“六六大顺,十全十美”。
第2个回答  2014-10-17
 在中国,献桃祝寿的风格由来已久。《汉武帝内传》中说,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鲜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据说,明朝初年,在清理元朝国库时,还发现了库内所珍藏的汉武帝吃剩的桃核,上面刻有“西王母赐汉武桃宣和殿”字样。据说,汉武帝吃的是蟠桃,那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鲜桃。类似的神化,还有“麻姑献寿”,图中麻姑提的是一篮桃;而寿星老手中托的也是桃。寿桃之说,大概是这样来的。不过,仙桃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人们的寿诞之日也并非都集中在桃子熟了的时候,于是,人工制桃,便应运而生。
一般是逢八,而且个数必须超过生日数,如果主人过六十大寿,一般要做六十八、八十八
第3个回答  2014-10-17
六十岁的做六个大寿桃,十个小寿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