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讨论一下关于大学生到西部去这个问题!!

我有这种想法,因为西部对我来说比较神秘.但是我也知道西部的环境比较恶劣,可能我会不适应.
我想应该也会有人曾经或者正在有这种想法.不妨大家来讨论一下.希望有经验的大哥大姐小弟小妹们,尤其是西部的同胞们,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
西部的兄弟姐妹们可以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我们,可以更好的建设自己的家乡!

  同学们去西部有主要有两个大的考虑,一是当前就业压力比较大,而西部地区缺乏人才,发展、成才的机会比发达地区多;二是想为西部发展做些贡献,同时也是锻炼一下自己,但是现在很多同学对西部并不了解。对于第一种想法的同学我想介绍一下西部的实际情况,西部是我们国家人才最缺乏的地区,但是又是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这里有人往高出走的原因(指一些人才向往东部等发达地区流动),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才在西部得不到重视,为什么缺乏人才人才还得不到重视?这就和经济的落后、人才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报道,说国家为了改变甘肃一个很贫穷的村的面貌,国家出钱给他们修路,但是在劳动力很充分的情况下,这个村子竟然雇人为他们修路。所以很多报着美好愿望去西部工作的同学反映当地已经形成的习惯、风气很难改变,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落差。那么有的同学就会疑问,西部不就永远吸引不到人才,不就永远要落后下去吗?我是这么看的,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国家可以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发展,但是一要把西部的情况介绍清楚;二是要有一些鼓励、配套的措施,使同学适应西部就在西部发展,如果觉得不适应应该有一个退出的途径。在这里我举美国一个例子,美国有个类似我们去西部的“为美国而教”的项目,就是鼓励大学生到贫困边远地区当教师,时间一般2-3年,因为他们认为贫困边远地区落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水平的制约,越贫困边远的地区越没人愿意去当老师,越没有好的老师,就会越难发展,越落后。1989年普林斯顿大学硕士毕业生温迪•科普在她的大学毕业论文中提出了“为美国而教”的想法,立即获得美孚石油公司的支持和帮助,并提供了启动资金,在启动资金的帮助下,科普倡导创立了非营利组织——“为美国而教”。慈善机构为该计划募集了250万美元的经费。16年来,全美有22个地区,3700多名大学生参加,其中常春藤院校毕业生就占了约三分之一,很多同学以参加这样的项目为荣,甚至录取率是6比1。“为美国而教”项目之所以受大学毕业生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特别是大的企业的参与,它们不仅提供资助,而且非常欣赏参与这个项目的同学,往往会先选择这些同学在本单位就业,并安排不错的岗位。社会更是把参与项目的学生另眼相看,认为这些同学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说“为美国而教”项目后面,还有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反观我们,国家、社会的支持有,但是不多,我们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要有很大的投入,现在又是独生子女,每个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意义也很大,如果去西部发展不好,对国家、家庭、大学生本人都是很大的损失。我并不是反对同学去西部发展,而是要对西部了解清楚,对自己的决定也要想明白,如果简单的报着西部人才缺乏,自己发展的空间比较大未免有些天真,因为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如果西部发展空间大,为什么本人的人才大量流失。对于前面说的第二种想法,就是想为西部做些贡献,同时也是锻炼自己的同学,我深怀敬意,就像徐本禹(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样的人物中国什么时候都需要,并且越多越好,其实像徐本禹这样的同学在为西部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自己的人生也增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这里我觉得国家、社会,特别是企业都要为大学生的西部发展给以更多的帮助,而不要仅仅用一个西部人才缺乏,发展空间大,或者用有社会责任感的光环来吸引大学生去西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12
我认为大学生去西部也并非不好,因为去西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曾强人的生活阅历!!就这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