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影响少年儿童

如题所述

任何一门课程都该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愉悦——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沿袭着康德、什克洛夫斯基、王国维、蔡元培等大师的脚步,我们在美育的路上蹒跚前行。
这一次远程培训的思维碰撞,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是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学习有技巧,却没有定法。在阅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苇老师《如何运用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影响少年儿童》的材料过程中,任老师指出艺术是直入人心的,它对人的影响直接深入潜意识,是人卸去意识的主动防御渐渐演变为内化的行为,少先队活动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艺术时尚情感将大大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审美是生活中不必要、不必须的。但是,审美是摒弃功利,心灵的愉悦。只有学生把学习真正当作一种审美,他才会有真、善的需要。就如书中第43条建议中提到的:“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的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这就是真、善、美,是教育所要追求的归宿。
有了对美的需要,孩子就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迎接知识。现在的孩子,不爱看书,爱看电视、“二手货”。有人说,这是科技发展,社会快节奏的大势所趋。这太可怕了,这不仅是在吞噬原汁原味的文化瑰宝,还在吞噬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试想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的未来……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与还是孩子缺乏对美的渴望。当然,这里我所指的美是包括人性美、艺术美和自然美。小学教育不就应该是培养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一个向往美、善、真的人吗?下面,我就来谈谈我读这本书的一些粗浅之见。
阅读——促进孩子可持续发展。
书中就有我们渴望的各种美,一种力求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实现自我的美。阅读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交流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掌握、积累和运用。这种交流对语文学习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实际上它还关系到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和他今后的发展。例如:解决数学应用题,这就是对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的一种考察、锻炼。
因而,在小学阶段,我们要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这里,我对“阅读习惯”的理解有两层:首先,是学生有阅读的兴趣、爱好并形成一种习惯。谈到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我觉得教科书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当然课本本身文本的识字、阅读、写作、综合实践对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课内学法,课外用法。课本也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很好途径。课外知识能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智力、知识背景。例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就有两则名著导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一种很好的策略:截取几个精彩片断,引发学生兴趣,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通读全书的欲望。我觉得在小学各个阶段,教师都应该依学生的特点,选取几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导读的形式引导、推荐孩子去阅读。这样既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也对书籍进行的把关。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熏陶和引导。同时,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会是一个博学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是学生们崇拜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就已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孩子们心中不知不觉地播撒了知识的种子,它会孕育出美丽的花朵,用那迷人的芬芳吸引着孩子走向知识花园。写到这,我想到了书中的一则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中感悟到:我们的空余时间不是靠压缩课堂时间、放任学生得来的,应该是靠自身的素质、技能高效地谋得学生发展为目的得来的。这是一种真本事,这是要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从书中,从生活中,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积累的。一节高效的课不是花一个月就能准备出来的,它综合了你前面的所有努力。
同时,没有阅读能力是造成学生没有阅读欲望的重要原因,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任重道远。边读边想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习惯。它能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增添阅读的乐趣。读书,不就是一种再创造与交流吗?而交流就能将这些知识活化。它包括学生(原有知识体系+情感)与文本、作者、他人的思维碰撞。这种能力的训练,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听、读、写、思考的训练。如在教学《桥》时,把一个个描写洪水凶猛的词在读准的基础上,读出画面、读出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反复地读中积累素材、活跃思维、提升语文的运用能力。当死的文字有了情感,它就是有生命的、鲜活的。当学生对文字有了敏锐的感受力,这就进化成一种语感,一种本能,一种语言运用的至高境界。带有人独特情感体验的这种认识是积极、牢固的识记。学习中应该重视这种识记:一种直观、带有情绪色彩的积极活动。数学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书中提到很不错的一个点子:做较复杂的应用题,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每个学生学生用自己的草稿纸代替黑板记录自己的思考痕迹,适时可以点拨学生,让学生试着画一画简单的图示来解题。
此外,谈谈我对思考的浅见。我认为思考=观察+理解+质疑+感受(情感体验)。当然这种能力不可能在阅读中就能得到,它需要实践来证明,活动来演绎。就如做模型可以发展孩子的立体空间思维和各个部件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就是要培养有思考能力,有思想的人。
爱生知生——帮助每个学生进一步发展。
爱源于内心。爱孩子就该发自内心地帮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成功的乐趣,发自内心地给他美好的理想和信念,让他坚信:我感到快乐!我可以更棒!它可以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可以是一个温柔的微笑,可以是一句鼓励的话语……真心可以被感受。
爱始于尊重。爱孩子就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让他意识到:我是被尊重的。我应该做得让别人尊重。说到“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我脑海中浮现了三个字“后进生”。这类学生的教育的确是令人头痛的问题。我想说的就是对于后进生中那类智力(大部分是注意力)有明显缺陷的孩子,我们不是硬要把他们拉上教学进度。这样不仅得不偿失,还会损伤他们的智力发展,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恐惧感。五个手指都各有长短,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量“力”(学生的能力)而行。而那些态度上不端正,或是不懂事的孩子,那就要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去感化他。他们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对老师有一种依赖感,一种获得他人肯定(尤其是老师)和实现自我的需要。为此,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能让师生的心灵亲近起来,使学生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都展现在教育者的面前。如果你不会任何乐器,那么在你手上和心理就应当有另有中对人的心灵施加影响的强有力手段——文艺。根据你所面对的儿童的年龄情况,每年买几十本文艺书,他们能帮你会找到你通往学生心灵的通道。”孩子们都是很敏感而聪明的,我们要抱着这种情感去感知这些文艺作品,去亲近孩子的心灵。因为信任、喜爱、崇拜都会促使孩子靠近你,向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我想自己也应该是一样,学会尊重自己。不苟同,根据自己的各方面情况,形成自己特色。因为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人是可悲的;而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人是失败的。
爱归于发展。爱是为了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因而我们对孩子的评定,应该是公平、合理而有指导性的。评定时我们要做到的次数不要多,但意义要明确;评定的目的不是甄别是查漏补缺;评定没有不及格,要让孩子看到希望,看到期望。
有时,我认为自己太感性。但也或许就是这份感性,让我执迷不悟于美。童心是美的,教育也该是美的。因为美是发自内心,不由自主的痴迷……学习是否也该是这样?苏霍姆林斯基是否也在寻找这片桃花源呢?顺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足迹,在教学中往前摸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