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课程实施中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困境,本人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对策和做法:
(一)采取学习兴趣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应该把学法研究与教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有关强化"学"的功能的要求。
由于初一学生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学习上的差异,因此进行个别辅导,是必要措施。但目前班级这种超学额的情况和学生英语水平实际现状,仅靠老师是完成不了个别辅导的。因此,我们一直尝试着让每一名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帮扶一名英语学困生,学生自愿结对子。这种一帮一的辅导模式应在初一进行,效果会比较明显。
(二)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英语教师的整体水平
现行英语新教材教学,知识容量大,信息密度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胜任教学的需求,农村部分英语教师还很不适应,集体备课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和途径。集体备课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引领,会使其他英语教师很快成长起来。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要着力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践新课程理念于实际教学中,形成适合农村学生学情的自己特色之路,再结合具体的做法,必能走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境。
(三)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学英语更是如此。一个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多数英语学习困难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家长、老师的“差使”;更有甚者,学习英语是为了“混日子”。也有部分学生仅仅是出于好奇或一时热情,没有学英语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受不稳定情绪支配,学习热情冷热无常。部分学生也因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家长、教师乃至同伴的否定评价,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缺乏自信,对学习缺乏兴趣和愿望,从而缺乏学习动力。这就需要老师平时多关注,多引导,多帮助,逐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良好的学英语态度。
所谓学无定方、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去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从实际出发,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信定能克服眼前暂时的困难,逐步走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大面积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让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开花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