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角度来看应该怎样塑造儿童性别角色?

如题所述

社会是两性的社会,两性话题则是社会永恒的话题之一。当我们自己、周围的人们在各种社会角色随年龄、学识、经历变迁而发生变化时,却都在默默认同一个永恒不变的角色,这就是男女性别角色。人类从早期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自始至终伴随着男女性别角色的历史变迁,而个人从婴儿直至成年也同样伴随着一个性别角色逐渐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更是意义重大。
一、家庭是儿童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家庭式人类生活中最主要的一种基本社会群体,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也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开始了他们社会化的历程,并由自然人开始转变为社会人。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启点。儿童社会化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常指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儿童社会化包含内容极其广泛而丰富,包括儿童性别社会化等个人社会化内容之一。儿童性别社会化是在社会规定了成年女性和男性的不同的社会角色后,女孩和男孩为了准备将来要扮演的成人角色而受到的不同的社会化,其着重研究社会是如何使孩子们学会关于其性别的适当的行为。
通过儿童社会化,儿童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及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等,所以家庭对儿童社会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主导的影响。家庭教育具有广阔的教育范围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家庭也是儿童进行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而家庭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结构及类型、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教养态度、职业、对子女的社会期望、儿童在家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等都会对儿童的成长及性别角色社会化起着很大的作用。一般而言,安定和睦、融洽紊乱、民主平等、愉快欢乐的家庭氛围、正确的家庭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都有助于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发展,反之则会对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或许会问,家庭在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关键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
二、家庭性别角色教育的关键:树立争取的性别角色观念
性别角色教育是关于男女两性如何学做男人和女人的教育,及性别角色的形成。我们大多数家庭都遵循着二元论的性别观念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把各种性格特征都贴上性别标签,力图塑造百分百的男孩或女孩。事实上,性别有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含义。我们作为家长只有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才能对子女进行合理的性别角色教育。
性别分为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
自然性别也称为生理性别,它是指人与生具有的生理特征属性,是生物意义上的男女之分。以自然性别为基础,
社会性别是指人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性别属性,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定义,用来指两性在对自己和他人及社会的认知态度等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是自然、社会和心理多种因素整合作用的结果,具有社会属性。
具体来说,社会性别包括四个层次:自我心理辨识,也就是作为个体的人是如何从心理上标识自己的性别归属;自我行为构建,是指作为社会生活参与者的成员,如何选择行为模式以及形象塑造的性别倾向;社会确认,即是指作为社会集团的他人对个人社会性别的总体评价等。因此,包括自然性别在内,性别在结构上存在四个层次,二每个层次又有两种取向,分别是:自然性别的雌和雄,心理辨识的男性和女性、行为建构的男人倾向和女人倾向以及社会确认的男人和女人。
依据性别的界定,性别区分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的划分,而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性别多元化的性别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打破传统两性性格特征对立壁垒的可能性,按照性别多元化的设想形,在性别结构的各个层次上,个体具有了选择的多样性,而这一选择过程主要是通过家庭性别教育来实现的。家庭性别教育应选择怎样的性别模式来塑造孩子,这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自身生理性别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文化的两性规范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以及由这些特征构成的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对个体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性别角色的划分决定着个体的社会化定向,不同的社会化定向必然导致
男女有选择地接受不同的社会影响!导致男女形成与其特定的性别角色地位相适应的不同的心理内容和人格倾向。性别角色是由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性别的标定。正因如此,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性别角色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是每一社会都有着不同的性别角色标准,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年人都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按一定的性别角色标准来要求孩子。
现代研究表明。性别角色已经不只限于男女两性:美国心理学家贝姆在1974年就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从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来看,现代社会中理想的性别模式是双性化。双性化指的是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又称两性化人格、双性化人格,双性化不是两性的错位,也不是异性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双性化的个体往往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兴趣爱好、能力、需要、性格等心理特征,尤其在气质方面具有男性和女性的长处与优点。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格发展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男性化、女性化者次之,最差是未分化者。在社会生活中,自我概念更为完善,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双性化者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其次为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最低。同时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其自我评价更高,更受欢迎,适应能力更好。这是因为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更能表现出充满自信,性格活泼、兴趣广泛、感情丰富、为人热情、独立自主意识强。因此,双性化是一种超越传统性别分类的,更具有积极潜能的,理想的人类性别角色取向。
那么从心理学的决定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既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具备有男性和女性的长处。特别指出的是性别角色的双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日渐多元化,我们不难发现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在去想缩小和接近。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诸如沉着、理智、勇敢、温柔等这些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且本该为人类两性所共有的美好品质贴上性别的标签。因此,着眼于社会、孩子发展的需要,双性化已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三、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1、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来看,性别角色双性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性别角色模式是与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而社会经济、文化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机械化、自动化,使得传统上由于男女生理差异造成的社会分工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从事过去只有女性才从事的职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过去只有男性才从事的职业,这就要求男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女性的一些特质,同时也要求女性具有一些男性的特质。传统的性别角色差异日渐缩小,性别角色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因此进行双性化教育是未来性别角色教育的趋势,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十分必要的。
2、从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来看,儿童时期是性别角色定型化的关键时期,有研究表明儿童在2-3岁时能够确认自己的性别和与他熟悉的人的性别,5-7岁能够理解性别的坚定性,这一时期他们形成的有关自己性别角色的观念对以后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活动,形成理想、信念、价值观及自我概念都有很大的影响。8-12岁时,性别配合行为持续强化,重视女生与男生的差别;女生开始发展男性化活动,企图了解男性化活动的历程。12岁至20岁青少年期,所谓的性别角色白热化阶段,性别配合行为显著,不喜欢被认为具有异性特质,寻求建立自己的性别特质。
有研究表明,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从以上可以看出,进行“双性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所谓“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典型性别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新理念。
四、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误区
事实上,目前大多数家庭在对儿童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时不是采取双性化教育模式而是采取典型性别角色教育的模式,即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主要表为:
1、性别角色观念比较刻板。目前家庭性别角色教育都是在家庭里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家长对此很少有自觉认识,更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简单地认为性别角色只有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并且这一观念非常根深蒂固,表现在教育孩子时有严重的典型男性化或典型女性化倾向。因此造成核扩大了那些无益于社会和孩子自身发展的性别差异。家长受传统性别角色价值观的影响,从孩子出生伊始,就无意识的迫使孩子进入到一个性别分类系统中,不仅给予孩子一个性别标志,而且赋予孩子许多相应的性别角色期待。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教育都遵循“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的原则。在家长心目中,理想的男孩是勇敢的、坚强的、有竞争力的、果断的、有控制力的。而理想的女孩则是文静的、纯洁的、漂亮的、温柔顺从的、我们也往往根据这种传统意义上性别角色模式,自觉或不自觉的对孩子采取了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子女关系照顾的多少上,选购服饰玩具上,游戏内容的指导上、受教育程度上、兴趣培养上以及家务劳动的分配上等。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盲从认同二形成的性别角色刻板化印象。研究表明:在教育儿童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刻板观念,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不如那些“双性化”的男女。
2、教育方式和内容。在家里,父母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都带有典型性别角色倾向,表现在为男孩多买刀枪、汽车等类型的玩具,而为女孩多买洋娃娃和卡通动物等类型的玩具;鼓励男孩子做一些训练体能和速度方面的游戏如攀爬、抢夺、球类等,女孩则做一些训练其身体柔韧性和灵巧性方面的游戏如跳绳和踢踺子等适合其性别角色的游戏;鼓励男孩认同其父亲的角色行为,女孩认同母亲的角色行为。在学校里,教师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都带有典型性别角色倾向,如在生活上要求女孩听话和逗人喜爱,对她们比较宽容,并进行较多的保护,对男孩则给予较严厉的约束和管制。
五、对培养双性化性别角色的一点建议: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对人的一生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孩子的性别角色双性化必须从家庭性别教育开始。在家庭中,对儿童实施教育应做到:
1.父母要消除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束缚,为孩子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男女两性不是截然分开毫无越。坚强勇敢,果断机智、温柔体贴、耐心细致、胆怯懦弱、争强好胜等性格特征不应贴上性别标签,他们是两性共有的。因此父母要真正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发展需要,除了鼓励孩子玩各种本性别玩的游戏和玩具,还可鼓励孩子玩异性特点明显的游戏和玩具。
2、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两性互助平等的家庭氛围,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尽量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使自己具有双性气质。父亲在家也要承担一部分家务,要积极抚养小孩,母亲要尽量要有自己的事业、兴趣和爱好,这样有利于孩子把父母身上的学到的优秀品质综合起来,为塑造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打下基础。值
3.父母对男孩和女孩要采取一致的抚养方式。父母要改变以往那种对女儿总怕磕着、碰着,对男孩则鼓励其大胆、独立自主的传统做法。值得注意的是,双性化并不是说把男孩当成女孩培养,也不是把女孩当成男孩培养,而是要使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传统男性和女性身上的优秀品质。
4.对不同性别的儿童采用一致的评价标准。父母对儿童的行为评价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定型化有极大影响。不要嘲笑男孩子哭鼻子,不要嘲笑女孩子风风火火。只要是他们身上表现出值得肯定的品质都要加以鼓励,鼓励女孩勇敢大胆又耐心细致,教育男孩爱整洁、感情细腻。
5.要强化父亲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作用。父亲和母亲有着各自不同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游戏中,父亲使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精神,掌握了较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并逐渐培养了男孩的阳刚之气,也使女孩逐渐摆脱了只能进行安静游戏的传统束缚,使她们在温顺的性格中增添了开朗、果敢、自信等优良品质。
6、最后,要特别强调一点,针对我们孩子的年龄段,他们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青春期,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的丰富、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性别角色类型逐渐明确,并努力使自己的性别角色行为符合自己性别角色类型的要求。这时父母应该全面客观的帮助孩子分析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及社会历史背景,让孩子积极接受自己的性别,承认由于性别差异给人带来的不同要求及容易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淡化社会性别角色差异,让孩子了解未来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双性化要求,并帮助孩子有意识的摆脱由于性别差异对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超越性别的局限,对孩子未来的社会成就及其职业选择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以刻板的性别角色模式来限制其选择和发展,使其在性别角色模式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分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5
从教师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用绘画绘本或者课件来塑造儿童性别角色,来进行对性别的区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