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凭《白鹿原》获茅盾奖,作协书记气得拍桌子,这是急眼了吗?

如题所述

陈忠实的巨作《白鹿原》,在2002年被教育部列为大学生必读书目之一,并被评为百年中国优秀图书之一,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话剧,秦腔等,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白鹿原》曾获茅盾文学奖,且几乎得到了评委会的全票通过。这样一本旷世巨著,在当年面世过程竟遭到了当时作协书记的反对,甚至差一点“流产”,让我们走进白鹿原,一起探寻陈忠实的精神世界。

生于白鹿原

陈忠实出生在陕西省西安白鹿原的蒋村。在那片辽阔的黄土高原上,陈忠实开始接触这个世界,天空是蓝的,大地是黄的,山头间飘荡的秦腔是激昂的...

他从孩童成长为少年,不再满足于用感官去接触世界,而是想用自己的笔杆,自己的语言,描绘他所见,所想。

在初中时期,他就在当地报刊发表了诗歌和散文。陈忠实出生的年代,孩子不需要读书,但好在他的父亲是村里唯一会写字的人。

在略带文化气息的窑洞里,陈忠实从父亲的身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他读完了高中,遗憾与大学失之交臂,但考取的镇里的教师,在22岁那年参加了工作。

此时的陈忠实已经达到了文学创作一级。《白鹿原》的问世,看似和陈忠实年轻的经历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陈忠实的根就扎在白鹿原,他对那里人和物都有特殊的情感,《白鹿原》中展现的乌托邦式的乡村,正是陈忠实魂牵梦萦的地方。

一次机缘巧合

谈及《白鹿原》首先想到陈忠实,但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何治启。在当时何治启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

他看到了陈忠实发表在《陕西文艺》上的文章,被深深地吸引。于是向陈忠实发出邀约,请他写长篇农村小说。

多年之后,何治启还记得他对陈忠实说的那句话:“你一定要写长篇,而且写出来一定要给我发!”就这一句朴实的约定,让《白鹿原》开始悄然孕育。1988年,陈忠实开始正式筹备《白鹿原》。

为了最真实还原清代末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白鹿原人民的生活情况。陈忠实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查阅资料,在白鹿原走访探寻。

从衣食住行到风俗习惯,陈忠实事无巨细的一一记录下来。他没有因为自己从小在白鹿原长大就随意动笔,而是抱着对历史高度尊重的态度。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虽然是小说的创作,一旦脱离了史事,脱离了现实生活,就会变成废话一堆。

1989年,《白鹿原》开始草拟,1989年到1992年这四年时间里,《白鹿原》这部50万字的巨著基本完稿。44岁时,陈忠实开始下定决心写《白鹿原》,50岁时,《白鹿原》问世。

年近半百的陈忠实拿出了生命中的六年去完成这样一部旷世巨著,让世人永远记住了生活在白鹿原,写出了《白鹿原》的陈忠实。

我的稿,就是我的命

二十多年过去了,何治启终于等到了陈忠实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就是《白鹿原》。

刚得知陈忠实要开始落笔的何治启十分激动,但冷静下来他意识到这一定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是陈忠实还是他自己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一件艺术品的落成。

陈忠实对于文字严谨,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草拟时,光是《白鹿原》的时间线和人物关系就花费了他整整一年半的时间,小说的基本框架被搭建起来,陈忠实便开始向其中填充,不是钢筋水泥,而是血和肉,是历史的浪花,甚至是黄土高原上的秦腔。

一笔又一笔,原本是框架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就在文字中溢出来了。《白鹿原》完成之后,陈忠实在车站把这五十万字的稿件交给了何治启。

何治启觉得这五十万字的稿件重如千金,沉甸甸的,那时一个作家倾尽一生的心血,是他的思想,是他的血脉,是他的命。

“我把生命都交给你了”这句话在陈忠实的喉咙里梗塞的许久,憋得他最后流出两行清泪,在北方的冬天里冰的人发颤,那句话最终没能从嘴里说出来,这是何治启后来才知道的。

一波三折 险些“流产”

《白鹿原》一经发表,社会上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北的农村生活,时代变迁下人物命运的变化,还有大量露骨的描写...都刺激着读者的神经。

树大招风,也正是这些大胆直接的描写,刺破时代的弊病和矛盾,让《白鹿原》在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中遭遇了很大的挫折。

在矛盾文学奖评选中,《白鹿原》顺利地通过了专家小组的审读,但在评委组的环节出现了极大的争议。

评委的意见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评委,认为《白鹿原》这样的作品,太过偏激,他们完全不支持《白鹿原》评选茅盾文学奖;第二类评委,认为《白鹿原》还是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是应该结合时代特点和读者的接受能力,进行一定的删减和修订;第三类评委,对于《白鹿原》表现出了极大的喜爱和支持,认为《白鹿原》获奖当之无愧!

著名评论家陈涌当时作为评委之一,对《白鹿原》表示认可,这样一位威望极高的评论家的支持对于《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最终,为了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到各个评委的意见,评委组联系到陈忠实,表达了评委组的建议,希望陈忠实能够对《白鹿原》进行删减和修改。

陈忠实考虑之后,同意对作品进行删减,据人们统计,修订版的《白鹿原》和原版相比大概少了两三千字,其中大部分为争议最大的性描写和政治斗争。

陈忠实和《白鹿原》相互成就,最终,1997年,陈忠实登上了矛盾文学奖的颁奖台。即使在评选尘埃落定,对于《白鹿原》的争议还是没有停止,当时的作协书记翟泰丰听说《白鹿原》最终获奖的消息,更是气的直拍桌子。

当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的作品是经得起时代的检验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9
白鹿原好就好得写得黄。
第2个回答  2021-03-08
我觉得是的,他可能觉得这部作品不配获这个奖项。
第3个回答  2021-03-08
不是,而是眼红了,觉得他能够有所成绩和自己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些成绩不应该给个人而是应该给团体。
第4个回答  2021-03-08
应该是的,看到对方能够获得奖项,自己没有获得也是非常心急的,这个奖项好像是挺有名气的,所以也非常的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