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有什么特征,是不是到黑暗的地方眼前会一闪亮光

如题所述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临床上将青光眼分成三大类:1、原发性青光眼。2、继发性青光眼。3、先天性青光眼。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青光眼病例到我处就医时,视力已完全丧失,由于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此时做任何治疗都已无法挽回有用的视力了。
下面分别将各类青光眼作一些介绍:
一、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多是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原发性青光眼可分成闭角和开角两种类型。
1、闭角型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是原发性青光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年龄多在45岁以上,30岁以下较少见。由于在发作时,可以出现明显的眼充血现象,故以往称之为充血性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如能在早期得到正确的处理,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以至治愈。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过程分四个阶段:1、发作期;2、间歇缓解期;3、慢性进展期;4、临床前期。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常可有些诱因,如情绪波动、脑力或体力过度疲劳、阅读过久或看电视电影等。发作开始时,患者感到有些轻微的眼胀和头痛或者恶心感,白天视物呈蒙雾状(雾视),夜晚看灯光则有虹视(有彩虹围绕灯光)。病人常常在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或症状严重而不能再缓解时,方来就医。此时,眼压急剧上升,视力高度减退,以致仅存光感(患眼看不见东西,只有一些光亮)。此时,需要刻不容缓地积极进行抢救治疗,迅速控制眼压使之下降,视力可以逐渐恢复。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治疗,因为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经过多次发作后,视力就会越来越差,最后的结果是失明。
青光眼发作时,一些病例往往误诊为眼科的虹膜睫状体炎,或内科的胃肠炎、偏头痛等而通过相反的治疗而使病情恶化。
闭角型青光眼如果能早期发现,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痊愈而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如果错过了手术时机,则即使进行手术,效果也大打折扣。
2、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又称单纯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病情进展甚为缓慢,而且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不易早期发现,个别病人甚至一只眼已经失明,尚不知何时起病。这种在没有症状下逐渐导致失明的眼病,就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患者年龄分布于20~60岁之间。
症状:开角型青光眼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只有在病变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病人方有视力模糊、眼胀和头痛等感觉,有时也可有虹视和雾视现象。到了晚期双眼视野(眼睛看得到的范围)都缩小时,则可有夜盲和行动不便等现象出现。
如果患者经常有上述症状,就需要找眼科专科医生进行系统的祥细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是青光眼,就须要进行正确的治疗,以便阻止视力的损害。治疗一般是先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二、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有很多种:
1、角膜前粘性白瘢引起的继发青光眼;
2、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3、眼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4、眼底血管病变与继发性青光眼;
5、眼内肿瘤与继发性青光眼;
6、颜面血管痣与继发性青光眼;
7、激素与继发性青光眼;(全身或局部使用激素,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以产生高眼压)。
8、睫状体炎青光眼综合征;
9、囊膜性青光眼;(因白内障所致)。
三、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胎儿时期前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大多于出生时已存在。由于婴幼儿眼球壁易受压力的作用而扩张,使整个眼球不断增大,故有“水眼”之称。
治疗:先天性青光眼一经确诊,原则上要及早施行减压手术,以挽救视觉功能。

※青光眼成为严重致盲眼病
专家建议40岁以上者应定期检测眼压
眼科专家赵家良教授指出,青光眼已成为我国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患者一旦失明就不可能复明。他呼吁,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普及青光眼防治知识;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测量眼压,以便早期发现,合理治疗。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所导致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一类眼病。我国各地对青光眼的发病情况做过多次调查。一般认为,其患病率为0.21%-1.64%。1996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进行的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60岁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0.87%,60-70人 群为2.09%,70岁以上人群为4.42%。据以上资料推算,我国至少有青光眼患者500万人。调查还发现,青光眼患者中双盲患者的比例为15.8%,单盲为16.9%,双眼低视力患者为22.8%,单眼低视力患者为7.9%。以此推算,我国青光眼患者中双眼失明的人数达79万人。
虽然青光眼造成的视力和视野损伤是不可逆转的,但青光眼患者只要被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我数患者都能终生保持一定的视功能。目前我国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都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对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但由于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往往被忽视;另一部分急性青光眼患者发病常常在半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内,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眼病而延误治疗。还有相当部分确诊的青光眼患者没有进行合理的治疗。
对40岁以上者做健康检查时,应包括筛查青光眼的项目。

※青光眼问答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通常可使青光眼避免失明的危险。早期诊断以及仔细的,终生的治疗是保护您视力的关键。
那些人易患青光眼?
1.超过35岁
2.青光眼患者亲属(家族史)
3.高度近视
4.糖尿病
什么时候应该进行青光眼的全面检查?
1.35岁和40岁时
2.40岁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
3.60岁后每隔1-2年检查一次
4.如果有前述的青光眼危险因素存在,35岁后每1-2年检查一次
什么是眼内压?
眼的内部压力--眼内压--取决于房水的量。眼睛的房水系统,可以象水喉总是打开的洗涤槽相比,眼睛的引流管道就象与洗涤槽连接的排水管道,如果厨房的洗涤槽正常工作,从水喉出来的水就顺利迅速地从洗涤槽排出。同样如果眼睛的房水系统工作正常的话,房水生成量应正好等于房水的排出量,这样眼内压就会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眼内压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有变化,但一般都保持在安全范围。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眼内压异常升高→损伤视神经→视野缺损。青光眼的产生是眼内压异常升高所致,而眼内压升高通常是由于眼的泵系统异常引起,排出管道堵塞或被覆盖,而睫状体不断地产生房水。换言之,水喉还开着,而洗涤槽的排水道却被堵塞。
积聚在眼内多余的房水压迫眼睛的最薄弱点:眼后部的视神经。升高的眼内压将视神经向后压成“视杯”或视神经凹陷。如果长时间眼内压过高,将损害视神经,这种损害表现为视力逐渐变差,最终失去视力。早期视力的变化非常轻微,不影响中央视力。中央视力即向前看的时候,能看见的中央部分。周边视野,是最先被影响的部分,也不易被病人发现。
现在尚未寻出眼睛的排出管道不再正常工作的原因,但医生确实知道青光眼不传染,也不危害生命,如果及早诊断,细心治疗,青光眼也很少导致失明。
青光眼的一个后果——视力丧失通常是不可恢复的,但早期诊断和细心的终生治疗可帮助预防视力的进一步损害。大多数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得到控制。
青光眼是否有不同类型?
青光眼有许多类型,但有两种主要类型:开角型和闭角型。
开角型青光眼是房水排出管道逐渐堵塞所致,该型青光眼进展非常缓慢,正常量的房水不能排出,眼内压升高。堵塞问题发生在排出管内,正如洗涤槽的堵塞可能发生在排水管的里面。
许多开角型青光眼的病人感觉良好,觉察不出自己的变化,开角型青光眼也无任何警告症状,这也是为什么这种类型通常被称作为视力的“不察觉的小偷”的原因。 如开角型青光眼未得到诊断和治疗,将导致视野的小片区域逐渐丧失,且不易被察觉,直到丧失范围一步步扩大。这种类型的青光眼进展缓慢,通常对眼药水,眼药膏或服药反应良好。
闭角型青光眼或急性青光眼是另一种主要的类型。与开角型青光眼完全不同,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通常迅速升高,眼压升高是由于排出管道被堵塞或被覆盖,就象洗涤槽内的排水管被纸或塑料片完全盖住一样。
急性青光眼时,虹膜引起房角急性堵塞。这种人的眼睛虹膜和角膜之间的夹角没有正常那么大或开阔,当瞳孔扩张得太快或太大,周边虹膜将“堆积”盖在排出管上,房水排出通道受阻,就会出现眼压迅速升高的情况。眼科医生能通过一个简单的常规检查找出该角是否异常狭窄。
虹膜和角膜之间的夹角太狭窄,在用药物进行扩瞳时或在黑暗的房间时间太长,可诱发青光眼。急性青光眼的症状有严重的头痛、眼痛、恶心、呕吐、虹视(看灯光见周围有彩虹围绕),严重的视力模糊——需要立即紧急医疗处理,因为急性高眼压可导致严重及迅速的视力损害。
急性青光眼的治疗通常有显微手术和激光手术切除小块隆起虹膜。这样就迅速打开了排出管,从而允许过量的液体排出眼外。显微手术及激光手术对急性青光眼通常十分成功且持久。即使急性青光眼已经得到成功的治疗也应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因为多年以后也可能发生慢性青光眼。
其它类型的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可继发于眼外伤,炎症或肿瘤,糖尿病,白内障进展期。
低眼压性青光眼:是一种少见、难解的类型。甚至眼内压通常不高,而视神经已被损害。
先天性青光眼:发生在婴儿期。这种罕见的情况可能来自遗传,与在母体内眼的排出管异常或发育不完全有关。
青光眼是否可以治愈?
一般来说,青光眼不能被治愈,但能被控制。一旦确诊,就需要经常的、终生的护理。不停地观察和治疗能控制眼内压,从而保护视神经,防止视力损坏。眼药水,口服药物,激光手术和显微手术在长期控制眼压方面是相当成功的。
许多人认为通过药物或手术将高眼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青光眼就算治愈了。事实上,青光眼仅仅是得到了控制,它还未得到治愈。即使在药物或手术治疗已成功地控制了眼内压,请眼科医生进行常规检查都属必要。
怎样诊断青光眼?
为了安全和精确的原因,眼科专家现在作出青光眼的诊断前先检查四个因素。
眼压、视神经的形状和颜色、视野以及前房角的情况。常规的青光眼检查常常包括以下两项:眼压计和眼底镜。
眼压计用于测量眼压。眼底镜用于检查眼睛的内部,主要是检查视神经的形状和颜色。
如果眼压不正常或视神经异常,医生将进行一或二项青光眼的特殊检查:1、视野检查。2、前房角镜检查。
上面这些检查能够容易地诊断大部分青光眼。
怎样治疗青光眼?
青光眼治疗的基本措施是药物的应用,它可增加房水的排出量,或者降低眼内房水的产生量。大多数病例通过药物能安全地控制眼压数年。青光眼的药物治疗有许多不同的强度和组合。医生会尝试用最少量的药物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少量的药物产生最少的副作用。药物治疗通常必须每天给药,紧记每天按处方用药,对控制眼压是必要的。
大多数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
手术治疗。手术是另一种治疗青光眼的办法,任何手术总有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在开角型青光眼,只有当最大剂量的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者病人不能忍受控制眼压的药物治疗时才考虑手术。但闭角型青光眼主张早期手术。为安全起见,一次一般仅做一只眼睛。

※点药点出了青光眼
在临床工作中,常可见到由于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和可的松等)引起眼压增高,甚至视野缺损、视力下降而未被及时发现的病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可使眼压升高,继发开角型青光眼,即类固醇性青光眼。因为这种青光眼自觉症状很轻,甚至无自觉症状,且病情进展缓慢,所以医生和病人常难以及时发现,甚至造成了视神经和视野不可逆转的损害。
一般来说,连续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滴眼2周至2个月左右,就有可能发生高眼压反应。增加用药次数、浓度及延长用药时间,均有增加高眼压反应的几率和程度。因此,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的病人需要注意定期测眼压,警惕有继发青光眼的可能,做到早期发现,以免视功能遭受损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15
青光眼是由于病理性眼压升高而造成的视神经损害。其眼压升高的形式常见的有二种。一种是快速地升高,这时可有眼红、眼胀、恶心,雾视的感觉,称为急性闭角青光眼。另一种是缓慢地升高,可有轻度眼胀,也可毫无感觉,称为开角青光眼、慢性闭角青光眼、激素性青光眼等。

青光眼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视神经损害,最后失明。一旦失明,目前的科学技术对之毫无办法。

因此,防止青光眼的失明主要是早发现早治疗,正常人超过40岁的,应该定期查眼底,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已经患了青光眼)。
第2个回答  2021-03-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