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杜康起源于哪里?和杜康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白水杜康起源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而这里就是酒圣杜康的故乡,这里也流传着杜康造酒的故事。


杜康传说有几许?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

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

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

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

当然,关于杜康的传说,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民间传说,一个叫杜康的年轻人,某天夜里梦见一白胡老者,老者告诉杜康将赐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内到对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间最美的饮料。

杜康次日起床,发现门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门入山寻找三滴血。

第三日,杜康遇见一文人,吟诗作对拉近关系后,请其隔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说明来以后,武士二话不说,果断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

第九日,杜康见树下睡一呆傻之人,满嘴呕吐,脏不可耐,无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两银子,买下其一滴血。回转后,杜康将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滚,热气奔腾,香气扑鼻,品之如仙如痴。因为用了九天时间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将这种饮料命名为“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8
起源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首先说杜康这个人物,有说是叫“仲康”,夏朝的第5位国君,夏朝时,陕西还是猃狁之地,洛阳是夏朝的首都,所以杜康在洛阳酿酒的传说很合理;

其次,后世的刘伶醉酒,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也是发生在洛阳的;

再之,近代日本首相访华,1968年,洛阳伊川杜康建厂,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之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说:“天下美酒,唯有杜康。”希望喝到杜康酒,当即答复一定满足首相的愿望。遵照的指示,洛阳伊川杜康酒厂把杜康酒送给了田中首相。后来日本首相还写诗感谢洛阳杜康!

,说一下陕西白水杜康造假(尤其是历史造假之事)

1.陕西白水杜康的商标是4个字《白水杜康》,而洛阳杜康的商标就是《杜康》,陕西为了山寨杜康酒,碰瓷注册《白水杜康》的商标,虽然与洛阳打官司赢了,可以继续使用《白水杜康》,但必须4字联用。大家注意看,陕西白水杜康的商标,《白水》2字特别小,就是为了山寨碰瓷;

山寨商标之后,又篡改历史文化,把一本清朝县志上与杜康重名的汉朝陕西白水人,篡改成夏朝酒祖杜康。都叫杜康,

只不过河南的杜康指的是酿酒祖师,夏朝国君,虞城杜康。历史上享誉千年。

陕西白水杜康,则是从清朝县志中寻找的一个善于酿酒叫做“杜康”的汉代县令,拿来碰瓷用的。

二者在历史上是鲲鹏和蚍蜉的关系。
第2个回答  2022-09-28
白水杜康酒是陕西名酒,既然名为杜康,自然和杜康有一定的联系。也是我国珍贵的遗产之一。下面就跟随一起来了解一下白水杜康酒的来历吧。

杜康包括杜康酒至今都存在争议,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字仲宇,夏朝人,是中国夏朝的第五位国王。又一说不是国王,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具体是什么身份无从得知,但确有其人,古籍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书对杜康都有过记载。清乾隆十九年重修的《白水题志》中,对杜康也有过较为详细的描述。

为了发掘继承杜康酒的传统工艺,使历史名酒重放异采,1976年陕西省白水杜康酒厂在杜康当年酿酒遗址杜康沟畔重建,占地76亩。酒厂职工在“复兴杜康,为国争光”的精神鼓舞下,查阅历史文献,发掘杜康造酒遗方,走访民间酿酒世家,广采传统制曲经验,继承古代造酒精华,走西凤,下泸州,访杏花,取名家之精艺,创杜康之新风,博取全国名酒之长。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汲取当年杜康造酒用的清冽甘美杜康泉水,选用当地优质大麦、小麦、豌豆作曲,精选关中优质高粱为原料,沿用老土泥池发酵,应用传统酿造遗方与现代科学酿酒工艺相结合,经制曲、发酵、立窖、挑窖、蒸馏、勾兑,终于精酿而成
第3个回答  2022-06-10
据我所知,白水杜康起源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而这里就是酒圣杜康的故乡,这里也流传着杜康造酒的故事。而现在的白水杜康就采用天然富锶矿泉水——杜康泉水、酒祖秘传的古老配方和工法,进行酿酒∞还用国槐酒海储酒、酒质陈香浓郁,入口也比较爽净。我也喝过他家的酒,清香型的,口感很不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