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平时交流,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如题所述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

在《孔乙己》这一短篇小说中,“孔乙己”这个人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嘲笑中,之所以受人嘲笑,主要是因为他每天的“之乎者也”。

当时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背景,正是文言文到白话文过渡时期,人们生活中交谈普遍都是白话,他还讲文言文显得非常滑稽。古人和现代人说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之所以咱们了解的古书都是文言文,主要是古人用了“言文分离”的特殊形式。

02言文分离

简单理解就是说话用白话表达,书写用文言文表达。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分开呢?国人很注重历史,很多古代书籍都是经典著作,所以人们在文字表达上必须用懂得文言文,为了尊重也必须使用文言文。

说白话主要就是为了方便交流。之所以文言文会被用于书面表达,一方面是因为知识需要传播,另一方面是因为文言文简洁干练,不会字太多。要知道,古人如果要想传播东西是要靠手写的,如果换成人们平时说的话,那字数太多了,非常不方便。

当然了,白话除了字数多之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更迭太快。举个例子来说,拿10年前的网络流行语放到现在来说,能搞懂意思的有几个?古人的白话虽然没有现在更迭这么快,但是架不住时间长啊。

试想,如果历朝历代都用各自时期的白话写书,那放到今天有几个人能够弄懂?明清小说就能体现这一点,像《红楼梦》里的凤姐骂人,现代人想要弄明白她骂人的话就需要一段时间。虽然是从秦汉到明清,文言文也有所改变,但是整个结构没变,只要是顺着捋就能捋下来。

03从文言文到白话文

可以这么理解,先秦时期(包括以前),人们的表达和书写都是一样的。后来随着口语变化更迭快,文言文跟不上脚步,于是出现“言文分离”。再后来,白话文彻底代替文言文,再一次形成统一。

从知识的传播角度来讲,白话文的推广应用让人类文化发展走出了一大步,让人们更能学到知识了。说到这里,我们应该给推广白话文的前辈致敬。当然了,每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白话文大加推广的同时,人们对文言文的了解和认知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看不懂古典书籍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很多初高中的学生对文言文很是头疼,别说是让他们理解加背诵了。这样一来,文言文的传承就是一个问题。所以说,未来怎么平衡文言文和白话文两者发展的关系非常重要。就像是一个天秤一样,两边重量差不多,天秤才不至于倾斜的厉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4
文言文。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都是说文言文的,没有人说白话文,所以他们交流都是用文言文的。
第2个回答  2021-01-14
文言是一种书面用语,古人交流时文言文和白话文均会用,在朝堂之上是,文人对话则用文言文,而在平常交谈时,他们和普通老百姓多会用白话文交谈。
第3个回答  2021-01-14
古人的交流用的大多数都是地方方言,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统一语言,所以什么语种都有,只不过流传下来的白话文比较多而已。
第4个回答  2021-01-14
我觉得主要还是白话文,因为文言文太过于复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