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过程中怎样进行心理调节?

如题所述

“抓住一切机会吃”是人类祖先在艰苦的求生存时代留下来的文化意识。这种多吃储备的文化现象在当今物资并不匮乏的时代,依然是存在于人们潜意识中的强烈的心理倾向。在潜意识中,人们时时不忘冲破限制以享受饱餐美食之后的满足。因而节食是人类一种理性的、勉强的和违反本意的自我限制。在一些节食减肥的人的身上,这种心理倾向就更明显了。这些人一般在节食控制体重产生一定效果后,再遇到美食佳肴时,其理性的约束就会减低,吃的食物数量反而会比以前更多。

在吃的背后,情绪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许多人都经历过情绪对食欲的影响。一个人如果心情不好,食欲可能会下降。

但往往肥胖者在情绪焦虑时会食欲大增。“借酒浇愁”“借食浇愁”

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人在紧张、焦虑时进食往往失去正常的饱食反馈,结果食量要比平时大得多。

肥胖既然有心理和情绪上的原因,自然也可以运用心理疗法来治疗。减肥的心理疗法是根据条件反射理论,纠正肥胖者由异常饮食习惯所造成的过食行为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肥胖者过食行动的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措施来纠正导致肥胖的行为,培养有利于减肥的饮食习惯。

(1)厌恶训练。即运用外界的因素使肥胖者对自己的肥胖产生厌恶心理,以抵制强烈的食欲诱惑,避免过食。治疗者可运用一些附加条件,比如在冰箱旁,餐桌上或其他在进食时举目可及的地方,贴上自己因体态臃肿而遭人嘲笑的照片,以抑制食欲。

(2)想象法。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就是让肥胖者在食欲旺盛的时候,想象自己因为过食而体态臃肿,行动不便,并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就会使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胃口大减,从而不思饮食或饮食不过量,达到节制饮食、减轻体重的目的。

(3)转移法。当肥胖者无法摆脱强烈的食欲诱惑时,或者因为心理压力而产生盲目进食的冲动时,运用心理转移法,即把他的注意力从食物上转移到另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东西或某一项活动上去,这往往有可能使人“拒食”。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转移法的效果取决于转移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的大小。所以,应当根据自己的爱好适当加以选择,吸引力越大,兴趣转移越快,节食的效果也就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