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教和日本的神道教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只要是一个独立的文明,必然都会衍生出一套自己独特的神话信仰体系,世界各国各文明的神话信仰丰富多彩,这也是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中国自不必多说,今天说一说日本的本土信仰。

由于日本动漫、游戏等产品的输出,很多人对日本神话也都有一定了解,我们知道,中国的本土宗教就是道教,而日本的本土宗教叫做神道教,两者名称极为相似,难道有什么关系吗?

众所周知,日本自古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元素,覆盖日本的方方面面,神话、宗教方面受中国影响,也是必然的,因此很多人一看到神道教这个名字,下意识就会觉得和中国道教关系匪浅。

其实这都是名字的误导,神道这个名字,细究起来,确实出自中国,但日本很多字外表看起来和汉字一样,代表的意义却可能完全不同,所以虽然神道教和道教就差一个字,但本质上蕴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那么日本的神道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宗教呢?日本神道教最初没有名字,后来佛教传人日本,影响力很大,为了跟佛教竞争抗衡,才正式发明的神道教这个名字,最早出自《日本书纪》,天皇信佛法,尊神道。

日本神道教是一个泛灵多神信仰的宗教,视自然万物为神灵,所以神道教的神灵非常多,号称有八百万,可见神道教的神灵门槛有多低。

其实这种泛灵崇拜,道教也有类似的说法,晋朝的抱朴子葛洪,就提出过一个物老成精的概念,说万物都可成精,不过和日本神道教什么牛鬼蛇神都尊敬不同,在中国成精的一般都被打死了。

这里也可以看出日本神道教和中国道教的不同,道教中不是什么小歘歘都能成神仙的,对道德思想境界有要求,而神道教不论善恶美丑的妖魔鬼怪,都是神灵。而且主要一点,神道教也不信三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神道教和道教没什么关系,只是他们都属于泛灵多神信仰。

神道教简称神道,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的本土宗教,分为大和神道和琉球神道。

大和神道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起源于本州岛和四国岛本地的崇神传统,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

琉球神道起源于琉球群岛,以龙宫信仰、御岳信仰为主(注:御岳是对琉球神道圣域的总称,是琉球神话中神存在的地方,是接待神的场所,大和神道有类似的鸟居)。

神道教起初没有正式的名称,一直到了公元5至8世纪,佛教经朝鲜传入日本,渐渐在当时的日本扩张开来,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于是便创造了“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神道”,与从外国传入的“佛法”。

神道教的神道又称天道,语出《易经》“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自汉以降,神道又指“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

“神道”二字源自汉字,最早出现在「日本书记」,书中记载「天皇信佛法,尊神道」。「神道」二字虽然源自中国汉字,但实际上中国与日本对此词的概念不同,若按字面来解释神道教,必会被其名称所误导。

汉字传入日本后,“神”字被用来表示日语中的“かみ”(kami)。日本人称称皇室、氏族的祖先与已逝的伟人英雄之灵魂为“かみ”,亦将认为值得敬拜的山岳及树木、狐狸等动植物的灵称为“かみ”。“かみ”还包括一些令人骇闻的凶神恶煞。

《古事传记》一书对Kami作了以下的注释:“凡称迦微者(Kami),从古典中所见的诸神为始,鸟兽草木山海等等,凡不平凡者均称为迦微。不仅单称优秀者、善良者、有功者。凡凶恶者、奇怪者、极可怕者亦都称为神。”也就是说:神道教所祭拜的“神”不仅是中国人所谓的神祇,亦包括一些令人骇闻的凶神恶煞。(即神道教的核心神明观念“森罗万象”。)

历史沿革

神道教(Shinto)简称神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

神道教信仰多神,号称有80万神、800万神或1500万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就是神统。祭祀的地方称神社或神宫,神职人员称为祠官、祠掌等。

神道起初没有正式的名称,一直到公元5世纪至8世纪,汉传佛教经朝鲜半岛百济传入日本,渐渐在当时的日本扩张开来,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创造“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传统信仰与外国传入的佛法,吸收中国儒家与佛教学说后,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神道教初期以伊势神宫信仰为中心之神道说。镰仓初期受两部神道之影邮兴起,至南北朝时代(一三三六|一三九二),由度会家行完成。以《御银座次第记》、《御银座传记》、《御银座本纪》、《宾基本记》、《凄姬命世记》为神道五部书。其后,人物神的历任天皇、幕府将军、功臣等也渐渐被作为膜拜对象。在《日本书纪》〈用明天皇纪〉中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句中,首次出现了“神道”这个称呼。

佛教初传入日本时,神道教信徒甚为反对。由大陆渡来的有力氏族,例如苏我氏,支持佛教。日本本土的氏族,物部氏和中臣氏拥护神道教,反对佛教。佛教僧侣具有大陆先进的知识,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时神道教失势。

至8世纪末,佛教僧的权力亢进,天皇欲抑制佛教的势力,因而神道教再度得势,两种宗教逐渐互相混合。至明治时期,百姓等信仰两宗教。于是佛教寺院和神道教的神社,两者浑然。例外的是伊势神宫,供奉天皇的祖先,属于古神社。至江户时代末期,国粹的神道理论家宣称,两者不能相混。 

9世纪初至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佛教极为盛行,神道教由于没有严密的教义体系和完备的组织,一时成为佛教的附庸。佛教把本地垂迹说应用到对神道教所奉之神的解释方面,谓佛或菩萨是本或本地,而日本神道教的诸神是佛或菩萨为应机说法而显现的化身(或分身),称为垂迹;有时也把日本诸神作为佛教的护法神。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先后形成两部神道和天台神道等。

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一部分神道学者把崇拜天照大神的神道教义与朱熹理学相结合,强调尊皇忠君,主张神道教独立;从而出现吉川惟足的吉川神道、山崎斋的垂加神道等学派。

德川后期,由荷田春满倡导,中经贺茂真渊、本居宣长,至平田笃胤,逐渐形成复古神道;依据《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日本古代典籍阐述神道教义,反对儒、佛,并利用部分儒、佛学说和某些西方神学思想来解释神道教义,鼓吹以日本为中心,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世界秩序。同时,在民间以传统的神道信仰为基础,吸收复古神道等神学理论,陆续形成若干神道信仰团体,后称为教派神道。 

明治维新(1868)以前,佛教盛行,神道教处于依附地位,二者结合形成两部神道、天台神道等神道学说。

明治初年,兴“废佛毁释运动”。神道教成为国家的宗教。虽明治政府承认信教的自由,但崇拜神道教成为日本国民的义务,成为统治国民的手段。当时在日语中称为“国家神道”。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成为明治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战日本神风特攻队的「英勇表现」就是最佳证明。 

1945年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投降后,在盟军要求下,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离,裕仁天皇发布诏书,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废除国家神道,政府不得资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经成为日本神道教信仰的主流。信仰神道教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80%。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2
众所周知,日本自古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元素,覆盖日本的方方面面,神话、宗教方面受中国影响,也是必然的,因此很多人一看到神道教这个名字,下意识就会觉得和中国道教关系匪浅。
第3个回答  2019-08-22
这个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神道这个名字,细究起来,确实出自中国,但日本很多字外表看起来和汉字一样,代表的意义却可能完全不同
第4个回答  2019-08-22
中国道教和日本神道教有着不一样的关系,日本神道教最初没有名字,后来佛教传人日本,影响力很大,为了跟佛教竞争抗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