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梧桐一抱秋是那首诗

如题所述

一叶梧桐一报秋,出自现代诗人左河水的《立秋》

《立秋》

原文: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译文:

秋风落叶,雨滴梧桐,进入金秋的时节,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农民在稻田里讨论今年的收成如何。时令已交初秋,天气尚未凉爽,依然如在夏季一样能听到蝉声一片,而且天气越热声音越大。

扩展资料

《立秋》创作背景:

作者充分分析了立秋时节天气和环境的变化,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一叶梧桐一报秋”的诗句。

《立秋》简介:

《立秋》,是一首描写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情形的七言绝句诗,作者左河水。该诗采用写实的手法,以短短四句28字,描写了梧桐叶初落的入秋景象;农民们信步于稻花田间的小路,对丰收在望的水稻喜有评说。

同时,表达了虽然已立秋,但气候上还存在"秋老虎",树上还有寒蝉鸣唱的情景。作品发表后还被中国网等网站的文章引用。

《立秋》作者简介:

左河水,男,1958年7月生于江西庐山市(原星子县), 长期学习工作在南昌。复旦大学经济硕士,学者,客座教授,国际贸易商,应用文写作学家,诗人,业余作曲家,漫画家。在金融、投资、财会、应用文和诗词、歌曲、书画、漫画、小说、新闻报道等多学科、多艺术领域均有研究和创作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立秋 (左河水的节气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2

出处:现代诗人左河水的节气诗《立秋》。

原文: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白话翻译:

梧桐叶子落下的时候立秋就到了,金秋时节农民在水稻田间高兴地谈论着粮食的丰收与幸福的生活。

时令已交初秋,天气尚未凉爽,时间刚刚步入秋季,人们依然如在夏季一样能听到蝉声一片,而且天气越热声音越大。

扩展资料

《立秋》诗选取的立秋节气意象:

1、梧桐。诗人在此抓住梧桐这种对季节特别敏感的植物,来表明立秋之日的表象。特别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乎只有梧桐这种乔木在入秋之时会出现稀少性落叶的情形,这就给人起到了一个报秋的作用。

2、水稻。诗人抓住其中水稻这一主要粮食作物来表达丰收在望:农民们巡视在抽穗扬花的水稻田间或田埂上,高兴地谈论着粮食的丰收与幸福的生活。

3、寒蝉。选取描写了一种具有立秋节气特征的物候(寒蝉)鸣叫状况的描写。寒蝉是蝉的一种,时间刚刚步入秋季,人们依然如在夏季一样能听到蝉声一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20
诗名:立秋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这是一首描述节气的诗,所描述的节气为立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8-08
我只知道:
一声梧桐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
出自元人徐再思的《双调 水仙子 夜雨》
第4个回答  2016-08-08
《立秋》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