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名人实现理想的作文500字

写名人实现理想的作文500字

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 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 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 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 伟志向。 1912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 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 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这篇优秀作文, 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 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 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临 行时赠给同学一首诗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表示他决心钻研社会科学,挽救国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种“面 壁十年”的刻苦精神,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不愧为中 华儿女,充分表现了他年青时代的远大抱负。 这才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典范,其实那个时代的革命者,学者恐怕都有这样的决心和历史使命感,只不过周总理这句话是少年之说,有据可查,他的一生更能应证这句话。我觉得这样的演讲稿除了回顾历史,更需要问问当今我们学习的目的。为了个人成就,为了家人,为了生活都没错,但是男孩子应该有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个多么艰辛漫长的过程,这也许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任重而道远。

麻烦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01
暑假里,我有幸阅读了《追逐梦想的力量》这篇文章。读完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不禁为这渺小的梦想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而感到惊叹。

故事讲叙了世界游泳冠军摩拉里的成长故事。在1984年的奥运会中,摩拉里被认为是最有实力的金牌得主,可他发挥失常,与金牌擦肩而过。但他却没有气馁,又继续向1988年的奥运会发起冲击,不过仍然以失败告终。他有些沮丧,但在他心里拿奥运金牌的梦想始终没有破灭,于是他又向1992年的奥运会发起了拼搏。这时的他已是三十多岁的运动高龄了,在属于年轻人的游泳赛事中要想获得金牌就像天方夜谭一样。不过他却凭着执着的信念,不灭的梦想,用生命的光辉点燃了人生的奇迹,最终他不仅获得了冠军,还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懂得:只要心中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那么你就可以点燃成功的圣火。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月前,妈妈给我报了一个电脑编程班,想让我体验计算机的奥妙。一开始的学习让我感到竞争之强烈,可我却打字如蜗牛般缓慢,所以经常被同学们嘲笑,不过这些都不会摧毁我的信念——一定要做最棒的。于是我比别人更加刻苦,更加用心,经常研究题目到深夜。最终我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可,在结业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是啊!只要大家有着一颗坚持执着的心,就可以谱写出生命中最精彩,最动听的歌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3-31
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 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 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 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 伟志向。 1912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 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 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这篇优秀作文, 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 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 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临 行时赠给同学一首诗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表示他决心钻研社会科学,挽救国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种“面 壁十年”的刻苦精神,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不愧为中 华儿女,充分表现了他年青时代的远大抱负。 这才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典范,其实那个时代的革命者,学者恐怕都有这样的决心和历史使命感,只不过周总理这句话是少年之说,有据可查,他的一生更能应证这句话。我觉得这样的演讲稿除了回顾历史,更需要问问当今我们学习的目的。为了个人成就,为了家人,为了生活都没错,但是男孩子应该有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个多么艰辛漫长的过程,这也许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任重而道远。
第3个回答  2017-03-06
“锲而不舍”: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潜心贯注”:
1、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沥尽心血”:
1、沥尽心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臧克家《老舍永在》)
2、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慷慨淋漓”:
1、他站在台上慷慨淋漓地作报告。
2、小芳正在台上演讲她的作文,别看她平时支支唔唔,演讲起来慷慨淋漓,一反既往。
以前他在赛场上,斗志昂扬、气冲斗牛,打了一场又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但在学习上却无精打采,但如今他竟然潜心贯注地读起书来,经过锲而不舍、沥尽心血地努力,终于在考试中一反既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