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在第一位的大臣,为何成为下场最惨的人?

如题所述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是李世民的小舅子,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初唐正台上位尊权重的人物,其权力超过了其他二十三功臣,历出仕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为相三十余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显赫一时的宰相,却被高宗贬于黔州,最终自缢而死。

长孙无忌的败亡,从其名字中就能看出来,当然他在太宗朝时“有忌”的,而到了高宗朝就“无忌”了。


唐太宗临终之前告诉太子李治:“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然而等到唐高宗君临天下以后,“无忌与褚遂良同心辅政,上亦尊礼二人,恭己以听之。”这句话直白点讲,就是朝政都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说了算,李治只有听话的份。

然而作为一个皇帝,显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局面,唐高宗登基一年,就已经开始策划夺权行动了。永徽元年十月,监察御史韦思谦劾责辅臣之一的褚遂良“抑买中书译语人地。”当天,唐高宗就做出了处罚,把褚遂良赶出了朝廷,改任同洲刺史,这是唐高宗的第一次反击。

而长孙无忌是高宗的亲舅舅,暂时撼动不了他在朝中的势力和威望。而长孙无忌见褚遂良被贬,出言顶撞高宗,自此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长孙无忌在高宗朝独揽大权,他对李氏宗族尤其是有才能者尤为忌恨,寻机制造理由加以迫害。唐初宗室里最能打的,李世民的好战友好兄弟江夏王李道宗,因为跟长孙无忌不和,最终被其牵连到房遗爱谋反一案中,诬陷李道宗与房遗爱结交,致使李道宗被发配象州,最终在路上病死。还有深得唐太宗喜欢的吴王李恪,当然李恪之死,显然有唐高宗的影子在里面。


长孙无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还应该归因与在武则天立后之事情上对唐高宗的反对。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关系到当时皇权与世家豪族的政治斗争。李治为什么立武则天为后,很多野史或者戏曲小说中说,是因为李治被武则天迷惑了,其实不然,这里面有很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李治的后宫有这么两个人,一个王皇后,一个萧淑妃,王皇后出自五姓七望的太原王氏,而萧淑妃出自江南四姓的兰陵萧氏,是当时一等一的豪门,她们不仅仅是李治的后宫,还是初唐皇权与士族政治的妥协。

李治想要大打破这种局面,废后立一个没有世家背景,且家道中落的武则天,显然很符合他的利益。然而,这种做法是无法得到他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的,因为长孙无忌代表的是最后一代关陇门阀,长孙无忌如何在高宗朝大权在握的?说到底,除了他的资历威望以外,还有站在他身边的政治集团,造就唐朝的关陇集团以他为首,北方传统士族集团山东士族通过王皇后的关系与他站在一起,而南方士族代表的萧氏,通过萧淑妃也与他取得了政治联盟,等于说,唐高宗要面对的是三大集团的压力。


没有皇帝喜欢士族政治,东晋就是极好的例子,皇帝搞得毫无权威,跟个橡皮图章一样,这是唐高宗不愿意见到的局面,废后的目的不仅仅是清除后宫士族力量,也是借此机会,打击关陇集团。

一个立后事件,不仅仅倒下了一个长孙无忌,还有背后的关陇集团,抓了一大批人,最终整个关陇集团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长孙无忌的败亡,其实从他站在皇帝对立面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除非他真能完全架空皇权,成为像霍光那样的权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8
因为他这个人不会审时度势,虽然他也很有才干,但他情商不够高,做事不够圆滑,直来直去,很容易得罪人
第2个回答  2021-01-18
因为他得罪了一些人,这些人在寻找机会找他报仇,一旦有机会的话就会置他于死地,根本没有任何的情面可留。
第3个回答  2021-01-18
因为他不想让武则天掌权,遭到了武则天和李治的报复,所以落得凄惨的下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