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德国电影叫"罗拉,快跑",德语名叫什么

1998年拍的,好象票房还不错
没有德语名,英语也可以

英文:Run Lola Run
德文:lola rennt
影片梗概:
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一)、为何选择《罗拉快跑》:

理由有三:
1、《罗拉快跑》是一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电影。
1999年《罗拉快跑》在世界各地均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德国、欧洲之外,在美国,99年有两部资金投入不多,但是票房收入突出的影片,一部是美国影片《女巫布莱尔》,另外一部就是德国影片《罗拉快跑》。
亚洲地区,日本,香港、台湾《罗拉快跑》的票房也不错。
我曾经问一位德国朋友:是否看过《罗拉快跑》?他告诉我:他在德国《罗拉快跑》看过60遍。(当然是看胶片,不是VCD)。 一部电影能让一个德国年轻人看了60遍!这个例子让我激动不已。
首先,一部影片能够让一个人看60遍,这里面必有重要的原因。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一部电影,既使它的场面再壮阔,它的情节再曲折,它的故事再生动,它的演员表演再出色,它能够成为让我们看60遍的理由么?!"I M D B网站"上的一则报道,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该报道介绍了在美国的电影院中放映《罗拉快跑》的情形:"电影院仿佛变成了一个‘迪斯科舞场'。新一代的美国孩子,他们不是坐在座位上,而是站在座位前,他们在纷繁快速的影像和剧烈激荡的音乐中,与《罗拉快跑》‘共振'。"请注意这两个词"迪斯科舞场"和"共振"。

2、《罗拉快跑》是一部崭新的电影。
今天,我们已经跨入了21世纪。新的世纪,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那么,电影如何变化?或者说:21世纪的电影将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无法断言:21世纪的电影到底会是何样。但是,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似乎使我们嗅到了新时代的气息,似乎使我们看到了21世纪电影的雏形。
①、 电影艺术本身:
各类艺术样式中,惟有电影与科技有着如此紧密的关系。首先,电影因科技而诞生。之后,电影随科技的进步而发展。换句话说:现代科技的每一点进步,都给电影艺术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可能。可以断言:今天,世界电脑技术的高度发达,必然导致电影制作的深刻变化。
②、 电影与时代: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新世纪人类生活的变化是深刻的。"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新的时代必将产生新的电影。可能《罗拉快跑》仍有它的不成熟之处,但是,《罗拉快跑》闪烁着时代的光辉!"一个人可以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惟独不能犯时代的错误。"

3、《罗拉快跑》是一部制作出色的电影。
《罗拉快跑》在制作上异常出色。打一个比方:《罗拉快跑》是一手洗得让人眼花潦乱、异常精彩漂亮的牌。只有这样的牌才值得我们拆解。同时,我们会在拆解的过程中兴致勃勃,乐趣无穷。当然,拆解的目的是:通过拆解,我们能更好地看懂电影,乃至将来我们自己能够洗出这样漂亮的牌。

(二)、关于导演:

汤姆·提克威是个电影奇才,他11岁开始拍短片。13岁正式进入电影界。1993年,28岁的汤姆·提克威拍摄了处女作《一脸死相的玛丽亚》。之后,他还拍摄了影片《意外的冬天》等。《罗拉快跑》是汤姆·提克威1998年的作品。当时,他只有34岁。
《罗拉快跑》公映之后,曾多次获奖。前不久,在"I M D B网站",由观众投票评选有史以来 250部世界最佳电影,《罗拉快跑》也在其中,并且名列第111名。
有人预言:汤姆·提克威会继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第五元素》导演)之后,成为好莱坞的世界级导演。可是,据说,汤姆·提克威本人对到好莱坞拍电影,不以为然。表面上看,汤姆·提克威是个电影神童,11岁拍短片,20多岁拍摄处女作,30来岁作品便在世界范围内打响。其实,汤姆·提克威不仅是个电影神童,更重要的是:汤姆·提克威是我们这个特殊的时代——"视听时代"的产物。网站上曾经这样介绍汤姆·提克威。汤姆·提克威从小整天泡在电视机和电脑前。最使汤姆·提克威得意的不是他的电影,而是他玩电脑游戏。他是个在"电脑游戏界"小有名气的电脑游戏高手,《星球大战》的电脑游戏他能够从第一关打到最后一关。据说,如果你夸奖他电影拍得好,他会不以为然。可是,如果你夸奖他电脑游戏打得好,他会非常得意,甚至会请你吃饭。
西方社会学家将60年代作为社会学上人类划分的一个"代"的分水岭。他们称60年代前出生的人们为"文字的一代",6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们为"视听的一代"。(中国应该在80年代以后)。
"文字的一代"的主要特征是:他们的知识、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文字。
"视听的一代"的主要特征是:他们的信息、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电脑。
其实,对于"视听的一代"来讲,电视,电脑不仅是他们信息、知识的来源,电视、电脑更是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据统计,一个60年代以后出生的美国孩子,他平均每天5、6个小时的时间在电视、电脑前。他们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源于电视、电脑,电视、电脑影响了他们的言行乃至思维。所以,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视听的一代"的人的父母,不是给他们带来生命的形体上的父母。他们的父母是电脑和电视。
汤姆·提克威出生于60年代中期的德国,属于典型的"视听的一代"。他是在电视、电脑、在游戏机和MTV中长大。
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电影《罗拉快跑》是一部"视听的一代"的作品。
①、罗拉:
所有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都知道:《罗拉快跑》中的女主人公——罗拉,是现在世界上最著名的电脑游戏人物。不久前,美国出品了一部电脑游戏电影。其主人公的名字也是罗拉。现在世界互联网上的头号电脑摹拟新闻主持人的名字是罗拉。
②、电脑游戏:
电影《罗拉快跑》其实就是一部罗拉闯关的电脑游戏。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西方的电影院中,众多的电影观众(他们中许多就是和汤姆·提克威一样的电脑游戏高手),如此众多的志同道合的电脑游戏界的各路英豪,节日般地聚集在一个共同的场所,他们和罗拉一起快跑,他们和罗拉一道"共振",他们和罗拉一同一道一道地"闯关"!
总之,从汤姆·提克威的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与今日世界包括斯皮尔伯格在内的主流的、绝大多数的电影制作者的巨大区别,感受到视听时代的鲜明烙印。汤姆·提克威的电影使我们嗅到了新的时代、新的电影的新的气息。

(三)、关于影片:

如何评价和看待影片《罗拉快跑》?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一部崭新的电影。
从表面上看,《罗拉快跑》的主题是一个异常"陈旧"的爱情主题:罗拉为了救自己的爱人,她不顾一切地奔跑。但是,影片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又是全新的。

1、女权主义
同样是爱情的营救,过去的电影表现营救,通常都是男人营救女人,即所谓的"英雄救美人"。而在《罗拉快跑》中,"英雄救美人"却变成了"美人救‘英雄 '"。这是影片的重要一点。它明示我们:时代变化了,社会上传统的男性角色和女人角色的位置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其实,《罗拉快跑》表现的岂止是"美人救‘英雄'",而是女人在拯救世界。同样是20分钟时间,女人(罗拉)是动的,女人在奔跑,在不停地奔跑;男人(曼尼)却是静的,男人在电话亭里没完没了地打电话,在可怜巴巴地到处借钱。世界进入到今天,男人不能改变一切,男人只能等待厄运的降临。相反,女人却在尽最大的努力不断地、不屈不挠地向命运抗争。女人在努力改变一切,女人甚至数次使"时空"倒转。
应该说,《罗拉快跑》中,男、女主人公对待命运的行为上的错位和变化,反映了世界发展到了今天,世界上男女角色位置的巨大变化。

2、关于真实
《罗拉快跑》中,罗拉营救曼尼有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枪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对于我们只是生活在"现在进行时"的人类来讲,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是不可能的,是"不真实"的。但是,影片并不是在表现事件的真实。或者说,制作者根本不屑于象往常的电影那样,去表现某些具体事件和具体人物的真实。
导演实际上是野心勃勃的。他不是在表现某一具体事件的"小真实"。影片的主人公是我们整个类,他要表现的是当今世界整个人类的整体感受,他要表现人类面对当今变幻莫测的世界的茫然和无法把握的心态的"大真实"。
不拘泥于事件本身的发生与否,表现人类共同的感受,通过变形扭曲表现"真实", 这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真实",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更高的境界。

3、影片主题
影片的表层主题是写爱情。罗拉为了营救自己的爱人,她不顾一切地奔跑。
影片的深层主题是写世界的不可知,和人类对世界的无奈与绝望。

4、探索电影
《罗拉快跑》是一部探索电影。
影片开头便有下面字幕:
"我们不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它的起点。让我们重新认识探索吧。"
——艾特略
("After the game is before the game.")
"游戏之后也就是进行游戏之前。"
——S·荷伯格

《罗拉快跑》是探索电影。可是,与众多可视性较差的探索电影不同,《罗拉快跑》却很"好看"。它是一部"好看"(可视性强)的探索电影。这就更需要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我认为:《罗拉快跑》"好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爱情主题
爱情永远是电影吸引观众的灵丹妙药。(后面论述)

②、 罗拉与电脑游戏
罗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电脑游戏人物。电影《罗拉快跑》就是一个罗拉闯关的电脑游戏。

③、 快节奏
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是快节奏的。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影片的快节奏与今天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合拍。

④、 主题共鸣
影片"对命运、对世界无法把握"的深层主题, 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后面论述)

⑤、 崭新的艺术形式
在《罗拉快跑》中,大量全新的电影手法(电脑手段)的应用,让人目不暇接。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影片新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使观众感到异常的新鲜和兴奋。特别是喜欢刺激的"视听的一
代"。

(四) 、影片读解:

一、人物:
罗拉、曼尼、父亲、母亲、梅耶叔叔、流浪汉、推车妇人、偷车男孩、女职员、警卫、盲妇:

二、结构:
板块式结构。
板块式结构是电影剧作结构中的现代剧作结构,是与通常电影的"常规剧作结构"不同的
"非常规剧作结构"。
全片时间:75分钟。
开头:1分—10分。
第一次奔跑:10分—30分。
第二次奔跑:33分—53分。
第一次奔跑:55分—75分。

影片结构示意:
开头(10分)曼尼丢钱。
第一次奔跑(20分。正常)超市抢钱。罗拉身亡。
冥界(3分)
第二次奔跑(20分。推迟)银行抢钱。曼尼身亡。
冥界(2分)
第三次奔跑(20分。提前)赌场赢钱。成为富人。

三、 段落读解:
开头:(1分—10分)。
分三个部分:

1. 引子:(2分钟)。
字幕:文字明确表明:本片是一场游戏,是一部探索电影。
字幕之后,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进入时空隧道:
如何进入时空隧道:
①、钟表的道具:
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
其次,制作者把钟表作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应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②、镜头的前推和升起。
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
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时空隧道内:
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
①、 十字路口。
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主要是十字路口的象征意味。
②、 众多人。
镜头内,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③、降格(快镜头):
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人们行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人们面无表情,如无生命的"行尸走肉"。
总之,这里的时空隧道,表现出制作者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辩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
银行警卫:
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银行警卫虽然在影片中出现的时间不多,但是,他是整部影片的旁观者,由他来监督整个"游戏"(电影)的进行。银行警卫踢起一只足球,(趣味性),并宣布游戏(电影)的开始。足球高高升起,下面十字路口匆匆的行人组成影片的片名字幕(电脑完成组字)。 足球落下,足球落入动画制作的时空隧道。

2.片头:(动画,2分钟)。
快节奏的音乐声中,动画制作的罗拉(红色头发、蓝色上衣、绿色裤子)在充满牙齿的时空隧道中奔跑。节奏、速度不断加快,牙齿开始旋转,罗拉开始旋转。牙齿、罗拉越转越快。最后,罗拉被时空隧道吞噬。陆续出主创人员姓名字幕。

3.故事开始:
延续前面足球的快速降落,镜头落入一座城市,落入一幢楼房,落入一个房间——罗拉的房间。 罗拉房间急促的电话铃声,真人罗拉(不是动画罗拉)冲进自己的房间。
快速镜头:
罗拉在房间接电话。下个镜头是街道,镜头如飞驰的子弹,疾速推向街道的电话亭。曼尼在电话亭内打电话。镜头前推速度之快让人惊异。镜头的速度是罗拉思想的速度。
局部色相:
这边,红色头发的罗拉手举着红色的电话话筒。电话那边,曼尼站在街道电话亭打电话。黑色上衣的曼尼手举黑色话筒,他哭着告诉罗拉:他的钱丢了,拾钱的是一个流浪汉。
流浪汉的幸福:
本段落用一组快速跳切表现曼尼想象中的流浪汉拾到10万马克后的喜悦和所作所为:定格跳切:飞机升空,列车飞驰。纽约的自由女神象,巴黎的埃佛尔铁塔,蔚蓝的大海,洁白的海滩,绿色的棕榈树,美味的食物,肉感丰盈的胖女人......
这是一组电视广告和MTV中常用的、观众几乎无法看清楚拍摄对象的定格跳切。让观众看清楚拍摄对象、拍摄内容,这是常规电影必须遵循的"铁律"之一。这里,汤姆·提克威不是没做到,或者说没完成好这一"铁律"。而是,汤姆·提克威根本就没有想要让观众看清楚拍摄对象。影片只是给观众一个大致的状态和感受。反应出汤姆·提克威与常规电影制作者在电影制作观念上的不同。
嘘声:
在曼尼哭诉的时候,罗拉象母亲哄一个婴儿那样,对电话那边的曼尼发出轻轻的"嘘——"声。(女权主义)
第一次大叫:
曼尼告诉罗拉:如果20分钟内不还钱,自己将没命。曼尼乞求罗拉救自己,曼尼甚至讥讽罗拉:"你说过,爱情能够解决一切"。罗拉让曼尼等自己。罗拉"第一次大叫"。罗拉大叫时,罗拉的喊声震天,同时,屋内的玻璃器皿暴碎。声音和影像表现罗拉的力量和神奇。罗拉大叫后,镜头无声,一个乌龟在缓缓爬行。用无声和缓慢来衬托前面大叫的剧烈。
色调:
本段落的色调分彩色片和黑白片两部分。彩色片表现现实,黑白片表现曼尼回忆丢钱的过程。彩色片、黑白片的交替出现,主要是为了叙事清楚,为观众区分开回忆与现实。

第一次奔跑:(10分—30分)。
1.罗拉房间:罗拉在脑海中搜索借钱人:
思绪变成具体的影像:
先是一个动画人物拉开记忆之门(剪辑:划)。然后,罗拉的身体开始旋转,旋转中,不断跳切罗拉亲朋好友的照片定格。照片跳切的速度由快到慢,照片上的人物由混乱到清晰。表现了人的思绪由纷繁混乱到清晰集中的过程。与此同时,罗拉身体旋转的速度也由快到慢。照片最后停止在父亲。定格变成了正常速度,父亲摇头,预示罗拉要钱过程的艰难。
2. 母亲房间:母亲在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电话,与人谈家常。
3. 楼梯:罗拉下楼,狗吠,恶男未绊罗拉(动画)。
转场:
母亲房间到楼梯。从母亲房间电视机里播放的动画片,转入到下一场景楼梯。动画片的内容就是下一个场景发生的内容:罗拉下楼。转场连贯而又趣味盎然。
时间决定点:
本段落是影片叙事时间线索的关键之点。罗拉下楼的一刻的快慢,决定了后面的所有事情的变化。罗拉第一次下楼,时间基本是正常的。
4. 街道:罗拉与推车妇人相撞。
时空隧道:妇人偷来的孩子被没收。妇人再次偷孩子。(定格跳切)。
时空隧道的表现:
A.场景、人物的跳跃.B.剪辑上的快速切换。
表现时空隧道的不稳定感,不清晰,和似是而非的状态.
5. 银行:罗拉父亲与情人在一起。情人想与罗拉父亲结婚。
6. 街道:偷车男孩向罗拉卖自行车。(罗拉穿过黑衣修女)。
时空隧道:男孩被抓、挨打。男孩在医院与女护士相识,后结婚。(定格跳切)。
7. 街道:罗拉从梅耶叔叔的黑色轿车前跑过,黑车未撞到罗拉,黑车与白色轿车的车头相撞。
8. 电话亭:曼尼在电话亭内打电话四处借钱求救。盲妇(黑帽,黑眼镜)离去。
9. 街道:罗拉从流浪汉身边跑过。
10, 银行:父亲与情人在一起。情人告诉父亲:自己怀了孩子。罗拉来到银行向父亲借钱。父亲未借钱,罗拉"第二次大叫"(声音剧烈,玻璃的表盘炸碎。)
时空隧道:银行女职员车祸致残,后自杀。(定格跳切)
11, 街道:老太太告诉罗拉时间。老太太来提醒时间。她是一个时间标志。
12, 十字路口:红色急救车刹车,急救车未撞玻璃。
13, 超市外:罗拉晚一秒钟赶到。
两个镜头:
影片中的两个镜头耐人寻味。
镜头一:
画面中三个小画格:
曼尼、罗拉
钟表
(构图有趣,并且,将需要三个时间分别表现的内容,在一个时间内同时表现,加快了影片的节奏。)

镜头二:
画面中两个小画格:
(这是一对反打镜头。在这对反打镜头中,每个画格中都有罗拉和曼尼两个人物。镜头新颖,奇特。这种在影像上同时出现两个相同的人物的情况,在电影中实属罕见。这种作法的直接后果是: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会因为影片叙事上的混乱,而不知所云。表现出制作者在制作手法上的大胆和"无矩无束"。)
14, 超市内:曼尼进入超市抢钱。罗拉夺下保安的枪,罗拉第一次开枪。
15, 街道:罗拉逃跑。用无音响和女生抒情的歌唱写罗拉夺钱后的"胜利的喜悦"。警察的枪走火,罗拉被击毙(升格、无声),用升格和无声表现巨大的悲哀。

冥界:(3分钟、红色)
进入冥界:
①、镜头从罗拉脸的中景推至罗拉眼睛的大特写。
②、色彩由正常彩色转变为单纯的红色。

冥界的表现:
①、罗拉、曼尼二人赤身裸体。这是二人出生的样子。
②、单纯的红光,(子宫中羊水的颜色)。
③、阴阳的布光:红色的光从左右两个方向射来(硬光)。光使二个人的脸部布光阴阳分明。("阴阳脸")
在第一次冥界中,罗拉在离开世界之前,她最后要证明、要寻问的是:——爱情。罗拉问曼尼是否爱自己?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罗拉不甘心死亡,她决心使时光倒流。

脱离冥界:
①、镜头从罗拉眼睛的大特写拉出来。
②、色彩由纯红色逐渐变化为正常的彩色。

时光倒流:
① 、连接镜头:
A、 动作连接:同样的物体降落的动作连接,现在的街道上空红色钱袋的降落,与20分钟前的罗拉房间红色电话话筒的降落连接。
B、 色彩连接:相同的色彩连接。红色的钱袋连接红色的电话话筒。
② 、频繁跳切:红色的钱袋和红色的电话话筒频繁跳切。
③ 、升格。两个地点的镜头均为升格镜头。

待续......
第二次奔跑:(33分—53分)。
1. 罗拉房间:红色电话话筒落下(正常速度)。罗拉重新开始奔跑。
2. 母亲房间:母亲在打电话,与人谈家常(谈话的内容不变)。
3. 楼梯:罗拉下楼,狗吠,恶男绊倒罗拉,(动画)。转场。时间决定点:罗拉奔跑的时间从这一刻向后推迟。
4. 街道:罗拉与推车妇人相撞。
时空隧道:妇人中彩,成为富人。报纸头版:妇人一家与别墅、"大奔"的合影。(定格跳切)。 罗拉比上次撞推车妇人晚了数秒。结果,就是因为这晚了的数秒,妇人之后购买的彩票的号码恰巧中了大奖。
5. 街道:偷车男孩向罗拉卖自行车。(罗拉穿过黑衣修女)。
时空隧道:男孩晚年穷困潦倒街头。(定格跳切)。
6. 街道:罗拉从梅耶叔叔的黑车车顶上跃过。黑车与白车车尾相撞。
7. 街道:罗拉与流浪汉相撞。
8. 银行:父亲和情人在一起。罗拉来到银行向父亲借钱。罗拉比上次晚到一步,情人告诉父亲:她怀的孩子可能是别人的。父亲与情人吵架。父亲未借罗拉钱。银行警卫对罗拉开玩笑:"今天不是你的好日子。"罗拉毅然从警卫的腰间夺枪。罗拉抢钱,罗拉两次开枪。
时空隧道:女职员与男职员私通。(定格跳切)。
女职员家中,全身赤裸的男职员头上套上笼头,嘴上戴上嚼子,身上拴上皮套,象马一样地被女职员驱赶。(女权主义)
罗拉扳开枪的保险:
穿越时空。本来影片的三个板块、三个时空的界限是严格的。三个时空互不关联。这里,导演和观众开了一个马三立"逗你玩"式的玩笑,影片的时空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它们有时候是相通的。这是影片玄妙之处。它与整个影片的风格一致。
9. 街道:老太太告诉罗拉时间。
10, 十字路口:红色急救车撞碎了玻璃。
11,超市外街道:罗拉提前一秒种赶到,罗拉叫住了曼尼,曼尼未抢超市。
画面中三个小画格:
曼尼、罗拉
钟表
曼尼被撞:
兴高采烈之中,曼尼被红色急救车撞死。(第一次奔跑,红色急救车从曼尼的身后驶过)与第一次奔跑罗拉身亡处理的相同之处是:影片采用的是无声和升格。不同之处是:这里的升格镜头不是被撞的曼尼的升格,而是未被撞的罗拉的升格(钱袋从罗拉的手中缓缓落下)。
按照正常的影片叙事,这里无疑应该采用被撞人曼尼的升格镜头,来强调和渲染曼尼的死亡。这里,汤姆·提克威没有这样做。影片采用的是罗拉的升格,因为,电影的视点是罗拉,主人公是罗拉。为了影片的全局,牺牲局部的渲染。反映出汤姆·提克威的大气和成熟。

冥界:(2分钟、红色)
进入冥界:
①、镜头从曼尼脸的中景推至曼尼眼睛的大特写。
②、色彩由正常彩色转变为单纯的红色。

冥界的表现:
①、罗拉、曼尼二人赤身裸体。这是二人出生的样子。
②、单纯的红光,(子宫中羊水的颜色)。
③、阴阳的布光:红色的光从左右两个方向射来(硬光)。光使二个人的脸部布光阴阳分明。("阴阳脸")
第二次冥界中,同样是面对死亡,曼尼在离开世界之前,他最后要问的是:——我死了以后,你要是否会爱上别人?
同样是身处冥界,罗拉与曼尼的境界完全不同。第一次罗拉寻问曼尼的是:曼尼是否爱自己。罗拉最后要证明的是爱情。第二次曼尼问罗拉的不是她对自己的爱情,而是担心自己死后,罗拉是否还会喜欢上别的男人。曼尼自己死了之后,还要拉上一个垫被的。 对此,罗拉的回答异常干脆:"别说了,你现在还没死。"罗拉再次使时光倒流。

脱离冥界:
①、镜头从曼尼眼睛的大特写拉出来。
②、色彩由纯红色逐渐变化为正常的彩色。

时光倒流:
① 、连接镜头:
动作连接:同样的物体降落的动作连接,现在的街道上空钱袋的降落,与40分钟前的罗拉房间电话话筒的降落连接。
② 、频繁跳切:钱袋和电话话筒频繁跳切。
③ 、升格。两个地点的镜头均为升格镜头。

第三次奔跑:(53分—73分)。
1. 罗拉房间:红色电话话筒落下

参考资料:http://jianghe239.bokee.com/329204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9
我知道有"小鸡快跑",呵呵
第2个回答  2006-12-09
Lola rennt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