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助听器就能听得清么?

如题所述

一、戴助听器与戴眼镜不同 两种听力情况聆听效果不同

很多人误认为助听器与眼镜一样,戴了就能“矫正”听力。但实际上助听器作为一种电声放大器,是依据听力损失患者的个体听力情况,将外界环境的声音信号进行接收、放大、压缩等处理后,提高和改善听障者听力的一种电子装置。验配师要根据听损朋友们的不同听力情况,调节不同通道、环境的音量等,才能达到聆听清晰与舒适佩戴兼具的效果。

所以如果本身的听力损失程度不重,或者听力损失后有及时干预,大脑对言语分辨能力较好,那么经过验配师对助听器的调节,是可以立竿见影的提升言语分辨率,清晰聆听。

但如果本人的听力损失程度很重,或者由于没有及时干预,导致大脑对言语的分辨能力很弱,那么即使借助助听器提升分辨率后,也需要适应和康复后,才能具有较好的聆听效果,这需要验配师、家人和本人的共同努力。

二、听到但听不清楚是老年人非常常见的听力表现,需要早期就重视起来

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增大,容易出现高频听力下降的问题。

在声音传递的过程中,耳蜗高频的毛细胞会最优先接触声音,它比其他频率段的毛细胞所承受的压力要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频毛细胞由于一直高强度工作渐渐损耗,“退休”了。于是老年人听到的声音里,缺了高频这一部分能负责言语清晰度的能量信号,也就越来越不容易听清声音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1
戴上助听器

马上就能听得很好?

需要注意的是,初次佩戴助听器会经历一个适应期,您需要习惯您自己的声音和可能已经很久没听到的外界声音。当然,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这与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听力损失的原因、干预时间等等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有少部分的用户可以在初次佩戴助听器就能有一个理想的效果,而大部分的听力损失人士,往往由于存在一种“能拖就拖”的心态,因此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佩戴上助听器后一般需要1到3个月的适应期,有的甚至更长。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期望戴上助听器就能听得很好,那么在佩戴初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是不利于后期的适应康复的,也因此产生了一些买了又不戴的“抽屉式”助听器现象。助听器确实可以辅助我们聆听,但不能神化它,更不能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合理的期望值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接受它,并去适应它
第2个回答  2021-10-31
这要分情况,如果是听力减弱,戴上助听器就能够听得清。假若是听力丧失,戴上助听器也听不清的,因为没有一点听力了。
第3个回答  2022-10-03
不一定,要看你自身的言语分辨能力和助听后的分辨能力,才能知道效果。
第4个回答  2021-10-31

佩戴助听器时,当下可能会觉得听得不是特别清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视力和听力是有所区别的,听力一旦受损之后,通过助听器能得到需要的补偿,但是声音从补偿都完全被大脑接受,是需要时间适应和专业的调试的。并且,每个人的适应时间和所需的进一步调试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听力受损的部位、程度、时间都各不相同,每个人接触的声音环境和主要的聆听需求也各不相同。

-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