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是最大赢家的司马家族,到晋朝怎么就不行了?

如题所述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不尽英雄好汉尽出三国。

自东汉衰落后,董卓率凉州兵马进京讨伐十常侍宦官专政后,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天下大乱。一场历史上最璀璨夺目的英雄大战,三国时代序幕即将拉开。



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谁将成为最后赢家

东汉末年,朝纲混乱。

内有董卓巨奸权倾朝野,专横跋扈;外有黄巾军起义,撼动社稷。一代枭雄曹操此时正在韬光养晦,欲为扶汉室而除董卓。不料刺杀失败,曹操逃出京城后,与各地诸侯如袁绍、刘备、孙坚等十八路豪杰会盟,共商讨董卓大计。几番征战,董卓最终死于义子吕布之手。



此时大汉气数将近,英雄豪杰皆觊觎天下,因此上演了群雄逐鹿的争霸大戏。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夏侯渊、陆逊、姜维、司马懿等风云人物相继入世,天下最终呈魏、蜀、吴三分天下。

只不过到后来谁都没想到,三国时期最后的赢家是善于隐忍的司马氏家族。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称帝

司马炎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懿在位时,独掌魏国大权,但没有篡位。其父司马昭在位时,也独掌大权,没有改朝换代。为什么司马炎敢改朝换代?



其一:司马懿在位时,曹家势力依旧庞大,曹操虽死,但忠于曹家的势力依然存在,比如夏侯惇、曹真、曹仁等家族势力都跟曹家属于一脉。司马懿如称帝,这些势力必定反对。

其二:司马昭在位时,主要任务是兼并蜀、吴两国,统一三国、公元263年,分兵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

公元265年,司马昭就病逝了。如果再等几年,称帝了估计就是司马昭了。司马昭在位时称帝之心,已经表现出现。“司马昭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就是这样来的。只怪他命太短,没来得及称帝。

西晋王朝第一威胁:诸侯势力

晋朝总共经历过2个朝代,一个叫东晋,一个叫西晋。西晋司马氏政权是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持取得的,因为司马氏不是一个正统的政权,他是篡夺了曹氏的魏朝。所以他必须团结当社会有权、有钱的士族官僚。只有士族官僚统一,司马家族的皇帝位置才能坐的稳。



而司马氏本身就是当时最大的士族官僚家族,西晋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世家大族完全控制的大一统王朝。既然士族是西晋王朝维持统治的阶级基础,那么司马氏称帝后,就必须给予士族更多的权力。西晋就给士家大族分封了多个诸侯王。在司马炎时期,诸侯王还畏惧皇权。但当司马炎去世,这些诸侯王的势力时刻威胁着晋朝统治。

曹魏时期压抑的世族在司马懿羽翼下抬头,当时出名的世族

琅玡王祥、荥阳郑冲、陈国何曾、临淮陈骞、颍川荀顗、荀勋、河东卫瓘、河东斐秀、太原王浑、泰山羊祜、河内山涛、京兆杜预、太原郭奕、清河崔琰、范阳卢钦等。

走不开的历史漩涡:外戚干政

跟西汉、东汉灭亡之路一样,晋朝的灭亡也离不开外戚干政。要想这一点得到完全改变,还要到1000多年的清朝,规定了女人不得干政。但最终清王朝的衰落也离不开一个女人——慈禧太后。

话题回到晋朝,司马炎死后,其继承人司马衷软弱无能,其皇后贾南风更是心狠手辣,不仅谋害忠良,专擅朝政,还对司马衷的最有名望的太子司马遹加以迫害,残忍杀害其生母及三个儿子。导致朝堂大臣人人如惊弓之鸟,民间也怨恨之声不断。



公元300年(永康元年),在太子被废的这一年,诸侯王终于迎来了机会,赵王司马伦率先起兵,造成了后来著名的“八王之乱”

永远赶不走:北方匈奴

当中原地区在饱受“八王之乱”时期,原先安稳的少数民族纷纷叛变,当时外族有匈奴、羯、鲜卑、氐、羌、卢水胡、乌桓、巴氐及高句丽。

八王之乱期间,他们势力不断膨胀,曾经少数民族就受到当时士族统治者极端压迫,趁着中原地区战火不断,他们举兵纷纷寻求独立谋生,造成五胡乱华。



316年晋愍帝投降,最后受辱被杀,至此西晋亡。而后,各族陆续在北方建立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中国历史又迎来一个大乱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