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错题原因分析

如题所述

  病句修改及原因1

  一、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1: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例2: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

  例3: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4: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心血”不搭配。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5: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

  6.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例6: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在“成功”前加上“是否”即可。

  二、成分残缺

  1.缺少主语

  例7: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主语。将“使” 删去即可。

  2.缺少谓语

  例8:春天来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谓语。在句末加上“生机勃勃”即可。

  3.缺少宾语

  例9: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美德” 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2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修改病句就成为必考的内容,而且是考试中失分较多的题型之一。修改病句最重要的在于找出病因,只有找到了病因才能准确把病句修改过来,那么怎样准确找到病因提高修改病句的得分率呢?今天小徐老师就讲一讲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

一、主干枝叶梳理法(缩句法)
病句中有一类常见的语病叫“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分为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等形式,但是小学生没有学过划分句子主干,那就可以用缩句法,梳理出句子的主干,把句子缩为“谁干什么”“谁怎样了”“什么地方有什么”等只表达主要意思的句子。

小学生学会分析句子成分,对修改病句和鉴赏句子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下面我就简单的句子成分作一下解析,如下图所示句子成分及成分残缺例题解析:

学会了句子成分分析法,先分析句子的主干,就可以很容易找出句子成分残缺的毛病了。然后用“增加”的方法补上残缺的成分,也可以用“删”的方法去掉多余的成分。

一般,句子以介词开头的,要考虑是否缺主语,因为介宾短语多数情况下不可以作主语。

例如:经过老师的一番耐心教导,使他深受教育。应该去掉“经过”,让老师的一番耐心教导做主语,或者把“使”去掉,让“他”作主语。如图所示:

二、逻辑关系分析法
逻辑关系分析主要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子间的关系是否合乎逻辑。也可结合主干梳理分析法,先看句子主干之间是否搭配,如果主干之间没有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以及修饰语内容是否有不合乎逻辑关系的地方。

通过主干梳理和逻辑关系分析,我们可以找出句子中搭配不当的毛病并用“替换”的方法将搭配不当的词换掉,如下图所示:

三、语感感知法
有些比较简单的病句,我们单靠语感就可以发现病句的原因,如句子表意不句,读起来有歧义。还有重复啰嗦的句子、前后矛盾的句子等。此类病句我们可以运用“调和删”的方法修改病句。如下图所示:

四、常见病句整理法

有些病句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我们要善于总结整理,记住它们的语病在哪里,找出规律,从而慧眼分辨出相似毛病的一类病句。

这些病句有的因逻辑关系不合理而造成的搭配不当,有的成分残缺或成分多余,有的因前后矛盾或表意不明而造成歧义等,例如:

1、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了、成为”时,要看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

如:春天的济南是最美的季节。其中“济南”和“季节”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济南的春天是最美的季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2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