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正式工但没有编制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使用的就是事业编制,无论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或者是干部、工人,使用的都只有这一类。不像公务员,主要是行政编制,还有机关事业编制,参公人员的事业编制,工人的工勤编制。
      事业编制按照财政供养,分为全额供养的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自收自支类事业编制。事业单位以公益属性为主,取消了收费职能,使用的编制以全额事业编制为主。差额编制主要由医疗卫生行业使用,因为有收费职能。自收自支事业编制,是指由地方财政自行供养、自行设置、自行使用的事业编制,主要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使用,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化,已经明确要求取消。

      事业单位正式职工,都有资格使用编制,不能使用编制的,要么是服务期未满,要么就是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正式职工未使用编制的,叫作“暂时性非在编”,是因为没有空缺编制,暂时不能入编。将来,随着单位自然减员,空缺出编制后正式入编。也可以由组织、人社部门根据管理权限,调整到有编制的单位任职,或者由机构编制部门调整增加编制入编。

      事业单位正式职工没有编制,不能提拔晋升,不能跨地市调动,不能参加遴选公选,不能参加职级并行,理论上也不能参加职称和专业技术等级晋升,影响深远。更为重要的是,非在编人员只能按企业员工养老保险制度缴纳社保,不能及时在社保部门设立账户,正常缴纳社保,严重影响退休后养老金的多少。
      因此,没有编制,对于事业单位正式职工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