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格子乘法?

如题所述

格子乘法”是15世纪中叶,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在《算术、几何及比例性质摘要》一书中介绍的一种两个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格子算法介于画线和算式之间。相传,这种方法是最早记载在1150年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的《丽罗娃提》一书中,12世纪以后广泛流传于阿拉伯地区,后来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很快在欧洲流行。
这种方法后来传入我国,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一书中把它称为“铺地锦”。这两种方法有相似的地方。不过画线算法更直观、简便,格子算法介于画线和算式之间。
二、运算方法
1.画格子:格子由每一个因数的位数决定,m位数乘n位数,就画一个m×n的格子,比如三位数乘两位数,就画一个3×2的格子。

2.写因数:将因数对应写在格子的上方和右侧,注意因数必须统一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排列。

(因数按顺时针排列)

(因数按逆时针排列)
3.画对角线:画每一个小格子的对角线,这里需要注意,因数如果顺时针排列,连接左下到右上的对角线;因数如果按逆时针排列,连接左上到右下的对角线。这样的目的是保证最后一步计算出结果的数字有书写的位置。

(因数按顺时针排列,连接左下到右上的对角线)

(因数按逆时针排列,连接左上到右下的对角线)
4.记录乘积:在被对角线分成的小格子里,记录对应的两个数字相乘的积,当积是一位数时,十位用“0”补足。
格子乘法的任性精髓,全部体现下面的文字里。
你可以不管数位是否对齐,不管先从哪一位算起,你可以逮着哪个格子就算哪个格子,想先算哪个格子就先算哪个格子。绝对任性,绝对自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7
小学数学-格子乘法
数字的起源于我国。史书上说中天皇君弟十三人,号曰天灵,其中一人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
数字的起源
而我们现在常用到的阿拉伯数字,却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源自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广泛用来经商,进而经过改进并传入西方。也正是由于简便的阿拉伯数字的兴起,让数学的发展进入了历史的快车道。
数字的简便记法
看一看数字的简便记法:
0没有角,1有1个角,2有2个角,3有3个角,4有4个角,5有5个角……9有9个角(大于等于180度的角不计算)。
格子乘法
什么是格子乘法?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两个乘数656和252分别写在格子的上方和右方,并根据乘法口诀写出每格对应数字的乘积,例如5×6=30,3写在黄色方框的左上角,0写在黄色方框的右下角。再将斜线方向的数字相加得到的数字写在斜线的下方,满十向前一格斜线进位。例如:右起第三个斜线方向的数字为:2+3+5+1+2=13,斜线下方写数字“3”,并同时向前进“1”,第4根斜线方向的数字相加则为:1+0+2+0+1+“1”=5。将所有斜线方向的数字运算完成后,就得到了最后的计算结果:165252。
格子乘法在我国古代叫做“铺地锦”,因为它形如编织锦缎,因此有这个形象的名字。它介于划线和算式之间,是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对格子算法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格子乘法的具体步骤:
我们以19×87为例。
图1
第一步:画出矩形,并画出斜线(如图1),将两个因数分别写在格子的上侧和右侧。这里将因数19写在上侧,87写在右侧。当然,如果将它们调换位置,也是可以的。
图2
第二步:根据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将“7”写在8和9对应的格子的左上方,将“2”写在右下方(绿色数字);七九六十三,将“6”写在7和9对应格子的左上方,将“3”写在对应格子的右下方(黄色数字)……一八得八,不够两位的,用零占位,将“0”写在1和8对应格子的左上方,将“8”写在对应格子的右下方(蓝色数字)。同理,可以的得到0和7的位置(紫色数字)。
图3
第三步:从右下角开始,将格子内的每个斜线方向的数字相加。如这里第一斜列只有数字3,写下数字“3”;第二斜列相加,2+6+7=15,写下数字“5”,并向前一列进“1”;第3斜列数字相加为7+8+0+1=16,写下数字“6”,并向前一列进“1”;最后一列只有数字0,加上进位的“1”,得数为1。最后得到一串数字1653,就是19×87的计算结果。
铺地锦(格子乘法)作为一种笔算形式,在计算器已经相当普及的今天,显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不过,作为一种数学文化,还是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思考的乐趣。
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丨巧算乘除法(3-012)
小学数学丨求阴影部分面积,学霸算哭了
怎样学好小学数学的五个技巧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和巧算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