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读书方法

如题所述

苏轼的读书方法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开风气之先而且成就卓著。即便在读书方法上也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在《又答王庠书》中答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从古到今,影响深远。

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这种定向专一、反复整取的阅读模式,我姑且命名定位为“模式阅读”。因为它是一个模式: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苏轼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运用此法去读一篇文章,比读一本书就容易多了。

信末说:“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意思是,远不是速成的方法,是十分可笑的。有人恐怕会把苏轼的谦虚当作浅陋,自以为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何必一意求之、勿生余念呢?殊不知贪多求快乃生性浮躁,涉猎虽广却是过眼烟云。

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象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

  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如果嘴唇没动,只是因为偷懒。例如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受文字信号,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臆想能力相关。

  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像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 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第四种阅读方法是麻醉性的阅读法。这种阅读只是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样使读者忘却了自己的存在,飘飘然于无限的幻想之中。这类读者一般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感兴趣,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书本之外。如果使用麻醉性的阅读方法阅读名著,读者只能得到一些已经添加了自己的幻想的肤浅的情节,使不朽的名著下降到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庸俗作品的水平。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犹如读一本拙劣的三角恋爱小说。麻醉性的阅读在将进入成年的时候达到顶峰。年轻人的麻醉阅读是造成大量的文学作品质量低劣的原因。

  第五种是我们要知道文章的中心,可以知道中心人物的好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5
01
框架读书法:快速掌握书籍主要内容,且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读书方法
每一本书,即便是文学类的小说、诗歌集等,在编撰成书时,都是按照一定的框架和逻辑顺序来的:

比如小说可能会分成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个人的诗歌集也会按照创作的时间等作为分类依据进行编排。

而文学之外的其它书籍,结构和逻辑就会更强更有结构和体系,我们通过书名和目录,就能够在详细阅读全书之前,对作者的整体思路有一个系统了解:

知道这本书主要讲什么,作者分了哪些部分来讲,每一部分又有哪些章节?

这样就像在进入一个景区游览之前,就先看全景图,等真正进去其中后,既能够看到眼前美景,也知道自己大约身处何处。

而如果每次读书都保持这个习惯,久而久之,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和框架体系思维也就锻炼出来了。

02
拆书读书法:选择对自己有启发的片段,学以致用
拆书读书法来自一本叫作《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书,作者赵周认为,成年人的读书和学习,绝大多数都是致用类的,是学完了都要问“我可以在哪儿如何使用这个知识点”?

基于此,他自创了一个叫作拆书读书法的方法:

可以随意拿起一本致用类的书籍,然后随意翻开一页阅读,读到哪一段觉得很有启发,停下来;

合上书,找一张纸,先复述一遍刚才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和意思;

然后想一想,自己过往经历中,有什么具体案例是跟这段话有联系的,在纸上写下来:

比如你读到一段关于时间管理的内容,大意是说,如果总是有拖延症,可以尝试让自己先做这件事5分钟,接着很有可能5分钟过后,你就沉浸在这项工作当中了。

这让你联想到之前写方案,总是打开word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后来再一次打开word时,你想着要么先把标题、格式之类的写出来,然后就写了文案的标题、固定框架的几个大标题,结果很神奇地发现,自己整个注意力集中到文案上了,不知不觉就将初稿写出来了;

最后,在纸上写下接下来在什么事情上,你准备用这个学到的方法来如何尝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