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刘备手下第一谋士

如题所述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他是法正。自郭嘉一死,曹操辄有赤壁之败;法正一死,刘备就有夷陵之败。何其相似。正是天要亡国,先折栋梁,假如法正得以寿终,那么刘备不一定会兵败虢亭;

提起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主要管理内政和筹措粮草,在刘备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刘备对他的信用程度甚至超过了诸葛亮,三国志记载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可见他当时的地位.下面我引用了彭氏军史评论里对法正的评价:

因为刘封、孟达不发救兵,关羽被东吴擒杀。刘备听从诸葛亮之计,欲擒故纵,先调刘封守绵阳;孟达机警,与申耽、申仪商议:“我与法孝直同有功于汉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汉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见害,为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达反水,将上庸献予曹魏,并祸及并导致刘封被杀。诸葛亮的这一计策加大了西蜀在失去了关羽和荆州以后的损失。法正若在这一切是否还会发生?

法正任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法正最大功绩是在献计取汉中。当时曹操击败张鲁占领了汉中,法正目光敏锐地看到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暨夺取汉中的可能性。

他分析指出曹操降伏张鲁后,没有趁胜夺取巴蜀,而是留夏侯渊、张郃二将守汉中,曹操自己北还是迫不得已,可见取汉中机不可失;另外曹操留守的夏侯渊、张郃的才能难堪镇守汉中的大任。

夏侯渊、张郃是有勇无谋的煞将,曹操手下能独挡一面的大将有张辽、曹仁、于禁、曹休、司马懿、曹彰等,可见曹操在用人方面的不当,利用这么难得的机会,主公亲统大军前往征讨,一定能击败曹军。

而且夺取汉中有三点好处:① 能击败曹军,得到东汉王室的褒奖和欢心。 ② 占领汉中后可以蚕食雍州、凉州,开疆拓土。③ 占领汉中可以巩固益州,是立国的根本。

正是在法正极力主张下,建安二十二年,刘备拒绝谋士周群等劝阻,毅然进兵汉中。在具体的指挥战斗中,法正的出谋划策又起了重要作用,法正协助老黄忠斩夏侯渊的故事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法正的计谋击破夏侯渊军,使他的对手曹操都为之叹服,诸葛亮也常常为法正的智慧和计谋所折服。刘备夺取汉中,其兴汉的大业才真正达到了顶峰。

刘备即位汉中王时,就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可惜法正命薄,年仅四十五岁就死了。刘备为法正的死累日痛哭。刘备后来追封法正为翼侯,赐爵于其子孙。

《三国志》记载,为了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刘备不听诸葛亮及群臣的劝谏,一意孤行,起兵东征东吴。彝陵惨败后,诸葛亮慨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东行也;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段话反映了历史上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才干要远胜过诸葛亮,一代妖相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乐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叹息法正不在的遗憾。

 三国志里还有一个相关的故事: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作战,形势非常不利,后退是最佳的选择,但刘备大怒不肯后退,没有谁敢劝说。这时候,箭若飞蝗。法正于是站到刘备的前面,刘备说:“孝直避箭。”法正说:“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只得说“孝直,我和你一起走。”于是撤退了。蜀郡太守许靖〔许邵之堂弟〕原本不为刘备所喜爱,在法正的劝说下,刘备厚待许靖,封许靖为太傅。可见,刘备对法正的意见是相当尊重的。

陈寿对法正的评价是法正堪比曹操麾下最优秀的谋士程昱、郭嘉。法正的早逝给蜀汉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法正若在,孟达就不用担心刘备会加害自己而反叛,上庸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就不会落到曹魏手里,也就不存在刘备甚怒之下斩掉虎将刘封;法正若在,也许他真能阻止刘备的东征,即使东征,以法正的才华,是不会让刘备犯下在彝陵那样的低级错误,而导致惨败;三国鼎立最终局面会是怎样呢?法正若在……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4
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
从三国演义来说,当然是诸葛亮,诸葛亮号称卧龙,刘备自得诸葛亮之后,根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先取荆州,然后西进,夺取益州之地,遂成帝业。那么诸葛亮成为刘备集团的第一谋士,当之无愧。
从政治上来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战略大师,因为刘备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根据隆中对的规划来实施的。
然而刘备集团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谋士,一个是庞统,一个是法正。这两个谋士在刘备集团当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刘备在夺取益州的过程当中,是以庞统法正为谋主。他们的谋略只是从战术层次来说的。在行军打仗,出奇制胜,上面更胜诸葛亮一筹。
虽然如此,但我认为诸葛亮仍是刘备集团当中的第一谋士。
第2个回答  2020-01-30
《三国志》记载,曹操获悉战败过程之后,感慨万千的说了一句话,“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谁为刘备策划了这一战?其实,这个人就是刘备手下第一谋士法正,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叹弗如!

想要成为刘备手下第一谋士,最起码要具备两个条件:能力,信任!
赤壁之战前,法正是益州刘璋手下的一个小县令,混迹多年不得重用,所以认为刘璋成不了大事。赤壁之战后,法正和张松暗自接触了刘备。史书记载法正和刘备见面是“尽其殷勤之欢”,两人一见如故,关系好的一塌糊涂,于是就决定奉刘备为主公!
此后,在法正和庞统的策划之下,刘备一步步的夺取了四川。在这一过程,有两件事足以显示出法正的能力!注意,庞统死于中途,其后便是法正独撑大局,诸葛亮功劳不大。
其一,刘备兵临成都城下前,刘璋手下劝他坚壁清野,然后与刘备打持久战。当时,成都兵粮充足,至少可以维持三年。刘备获悉很着急,原因很简单,刘备兵粮不足拖不起。但法正却很淡定,说以刘璋的水平,肯定不会采取这一战术,你安心备战吧,后来果不其然!
其二,刘备兵围成都,老名士许靖想从城墙上吊下来投降,却又怕被摔死,于是作罢!刘备获悉后非常不齿,准备给他点颜色看看。法正劝他,许靖固然无耻,但却名满天下,一旦动他,四川士人就不敢投靠你了,可以表面尊重、内心鄙视。刘备作为一个外来人,能在四川站稳脚跟,与拉拢本地豪强和士人之心极有关系。
这两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法正对人心的精确把握。总之,在法正的策划之下,刘备成功拿下四川,在此称帝建国。

众所周知,四川虽是天府之国,易守难攻,但却有同样的弊端,就是也难以打出去,所以历史上很难有四川势力一统全国。刘备拿下四川之后,法正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建议刘备立即兵发汉中。
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法正判断,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之后,曹操却没有进兵四川,说明内部有问题,才留下夏侯渊、张郃守汉中。但以这两人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所以现在赶快征伐汉中。拿下汉中之后,上可以讨曹操,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下可以固守要害。
正是在法正建议之下,刘备才发兵汉中。后来,拿下汉中之后,诸葛亮才有机会五出祁山,蜀国才有机会抵挡魏国大军,一切皆如法正的预测。
汉中之战中,最经典的是定军山之战,夏侯渊和张郃卡主两个据点,让刘备无可奈何。法正给出一个声东击西之计,让刘备将万余精兵分作十队,趁夜轮番进攻张郃,导致夏侯渊分出一半兵力援救,于是法正建议刘备重兵进攻夏侯渊,最终黄忠阵斩夏侯渊!

对于定军山之战,曹操除了说了开篇之语外,还说了一句话,“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显然,对于法正此人,曹操是苦求不得,收尽天下奸雄,却独独得不到法正。
不过,汉中之战第二年,法正就英年早逝,享年45岁。法正去世之后,刘备非常痛苦,一连哭泣数日,而且追谥他为翼侯——刘备在世时唯一追谥行为。关羽去世时,刘备只是没有一连哭泣数日,也没有“追谥”。可以说,法正不仅能力强,而且还是刘备最信任最认可的谋士。
对于法正的能力,诸葛亮自叹弗如。关羽败走麦城,惨遭东吴截杀之后,刘备怒而兴兵,导致夷陵之战惨败,让蜀国损失了大批精锐。
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一句“亮每奇正智术”,说明诸葛亮都感叹法正的智谋,岂非自叹弗如?而且,从刘备信任角度来看,诸葛亮也是自叹弗如!法正在,能劝说刘备;法正死,诸葛亮却做不到这一点。
第3个回答  2019-01-14
刘备一生三个阶段用了三个谋士,最初四处漂泊时,遇徐庶而定,惜徐庶最终被曹操用计逼走,第二阶段遇庞统而定荆汉,惜庞统落凤坡中箭身亡,第三阶段重用法正定川中立蜀,可惜法正年轻病逝。最后不得不重用诸葛亮,诸葛亮是内政高手,杰出的政治家,作战谋攻并不擅长,因此蜀汉只能守城,不能扩充。终其一生,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由建国看,当属法正法孝直。
第4个回答  2019-01-16
刘备本身就是一代军事家,非常善于打仗,身边本来也有一些谋略性的人才,以前也有这方面的人才来投靠,只不过后来都各奔东西了,这其中有名的有陈群,陈登等等。
后来有徐庶来投靠,不过后来徐庶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投奔曹操了。在后期庞统和法正出过非常大的作用,不过这两个人都很快去世了。
诸葛亮在演义中名气非常大,堪称是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但在正史中主要是一个内政外交型的人才,谋略并非其所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