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准确预测地震吗?

如题所述

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在快速进步的科技推动下,人类已经把触角伸向了太空,人造卫星、探月火箭、火星探测器,再加上人类从地球上通过天文望远镜对太空进行观测,可以说,人类在太空的探索上已经走得很远了;然而,对于自己脚下的地球,人类所知却依然有限。地震孕育在地表以下十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深度,目前人类最大的探测深度只达到距地表10千多米,并且探测数据的积累也非常有限,因此距离探知明白地震成因、甚至准确预报地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地震预测与地震预报

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预报是很含糊的,它可以区分为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两个密切相连的环节。地震预测是根据所认识的地震发生规律,用科学方法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做预先估计。地震预报则是在具备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由权威部门把地震预测的意见向公众宣布,有实用价值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报出时间、地点和强度。

地震预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才开始开展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特别是中、短期或临震前的预测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地震预测的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深层变动过程,其影响因素过于复杂,有众多未知因素存在。人们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观测某些物理量如地震波等,但这种观测通常是非常不完善的;在地表所能观测到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往往不能确定。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进展缓慢的真实原因。

地震预测可以从地质结构上判断地震。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其地质构造往往不明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才认为与地震有关。地震预测还可以从统计概率中推算地震。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此法把地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因需要对大量地震资料作统计,研究的区域往往过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点有困难,而且概率推算很难准确。再就是从地震前兆的各种异象来预测地震。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各种参数,以及地下水甚至某些动植物等的异常变化(可称为“异象”),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前兆研究中的最大困难是,观测中常遇到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干扰,而所谓的前兆与地震的对应往往是经验性的,还没有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可靠前兆。

无论是根据地质结构判断地震,还是从概率的角度或从地震前兆来预测地震,都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地震预测的问题。实际采取的是综合的办法,把几种思路所得数据放在一起对比参照,努力对未来的地震活动做出估计。由此可见,预测地震绝不是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能够做到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准确,预测才是有实用性的。而只有在这种预测基础上,政府权威部门才会向公众发出地震预报以及时避险。

目前在世界上,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难题。许多国家能够做到全天候地观测地层变化情况或避开地震高发地带。如在美国加州,随时可以从网上查到加州每天24小时内发生地震的概率;日本则有一个频道实时公布地震实况,让公众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但这些只是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的活动,来推测出微小地震的发生概率。而完全准确地预测出重大破坏性地震,目前仍然做不到。

民间人士的有益探索

在地震的预测和预报方面,民间人士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上看天,下着地,天地变化有联系。”在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应力的积累加强和集中释放,导致地球内部释放出大量的粒子流和热电流,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后附着于大气粒子上,成为大气中的凝结核心,并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运动,引起天气的异常变化,如久旱逢雨、久雨忽晴、暴风大雪、酷冷酷热等,所以有民间人士据此预测地震即将发生。

民间人士中对地震云进行长期观察和研究,进而预测地震的比较多。20世纪60年代,日本地震专家健田忠三郎提出了用地震云可以预报地震的观点,认为在地震发生前地球内部集聚了巨大的能量促使地热升高,空气升温,成为上升气流,并以同心圆状扩散到同温层,在1 000米高层形成细长的稻草绳状的云带,但这种说法却遭到了气象地震研究专家的质疑。我国学者吕大炯提出了这样的解释:地震云可能出现在震中区上空,也可能出现在那些远离震中区而应力集中的断裂带上空。当这些应力集中的断裂带受到远处震中区传递来的应力时,应力集中加剧。强应力作用使岩石挤压摩擦,造成热量增加,地下热流通过断裂带不断逸出地面,并上升到高空,形成条带状地震云。另外,地热也可以通过辐射的方式来加热断裂带上空的各种微粒而使大气升温,导致条带状地震云的产生。辐射状地震云则是由于震中处于某些应力高度集中的断裂带交汇处,应力随距离而衰减,焦点即对应震中的位置。

民间人士通过对地震云的观察,来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有人认为,地震云持续时间越长,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越短;地震云的颜色越恐怖,则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也有人认为,地震云越高,震中越远;地震云越低,震中越近。也有人根据地震云的形状、颜色、大小来确定地震发生地点的远近、震级大小,发震时间的远近。这些研究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但也并不是一定准确。

民间人士通过对地震前兆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预测地震,这样做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地震的发生与这些现象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因此,就民间人士在地震预测预报方面所进行的努力,我们还不能确定其效果。

我国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针对目前出现的国家地震部门和民间人士在地震预测上的现状,有观点认为应该加强对它们的整合。无论是国家地震部门,还是民间力量都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国家地震部门,在科技力量与政府的关系上都比较容易理顺,人员稳定,有严格的组织与纪律,有先进的地震科学仪器;缺点在于灵活性不足,可能出现沟通不畅而延误预报时机之类的问题,另外人手有限也是一个问题。民间的研究力量和群众防震组织在地震研究和预报上的优势在于人员众多且分布广泛,这在特别是不需要高精尖仪器也能够观察到的震前现象方面特别有用,在地震研究和预报上会有一些创新观点,受束缚较少;劣势在于没有严格的组织与纪律,缺少先进的地震科学仪器,与政府等相关部门沟通上容易受阻,对可能引起恐慌的预报不够慎重等。国家地震部门和民间研究力量之间的作用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且存在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国家地震部门和民间力量的整合,发掘出行之有效的地震预测的工作方法,权威的地震预报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发布,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原则。

我们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及时发布。除发表本人或者本单位对长期、中期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成果及进行相关学术交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根据地震监测信息研究结果,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做出预测;其他单位和个人通过研究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应当向所在地或者所预测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书面报告,或者直接向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书面报告。收到书面报告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进行登记并出具接收凭证。

观测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登记并及时组织调查核实。知识点关于地震云的争论

一些地震工作者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也有的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地震的危害及防震避灾知识地震的危害及防震避灾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3

地震是破坏力最强的最难之一,如果可以及时预测地震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可是地震预测却不简单。

第2个回答  2019-11-13
第3个回答  2021-04-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