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在筏板里面箍筋做法16G101做法?

如题所述

框架柱在筏板里面箍筋做法16G101做法?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画一个构件,如柱、梁等并不难,但是其中如何设置就不清楚。

图纸上的节点大样,很多同学会找得到,按照图纸修改。但是图纸没有说明的,就不知道要修改哪些了?

很多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因为你不知道而忽略的设置,积少成多,可能就会使工程量相差巨大。

我们知道软件是按图集规则默认设置节点,大部分时候不用修改。今天就来讲一个一般图纸不会说明,但是可能要手动更改的设置——基础层箍筋间距。

一、软件默认设置

首先我们看柱子在筏板内的箍筋是怎么布置的。这里软件默认的是间距500。如图2所示。

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的呢?

二、、图集规定

软件默认的箍筋间距500,是根据图集16g101-3的66页,如图3所示。

在保护层>5d时,

在插筋锚固区内的箍筋间距是500,

且大于2根。

图集中所说的保护层,是筏板的保护层,

d是柱子纵筋直径。

用图表示清楚为图4所示。

条件:保护层>5d

箍筋间距:500,至少2道。

那会有另一个问题,

当柱子是在筏板边上的时候,

保护层≤5d的时候,箍筋是什么构造呢?

在图集中的规则如图6所示。

间距要求在图集的66页有具体说明,如图7所示。

把要求总结出来:

①保护层>5d

箍筋间距≤500且至少2根(非复合箍筋)

②保护层≤5d

箍筋直径满足≥d/4(d为柱纵筋最大直径)

箍筋间距≤5d(d为纵筋最大直径),且≤100

通俗理解,保护层≤5d,也就是一般柱子贴着筏板边生根的,混凝土对于柱子的约束力较小,需要增加箍筋,加强结构强度。

柱子在筏板中间,或者筏板有放边的,箍筋就不用布置那么多,间距是500。如果一道箍筋布置,垂直的钢筋会歪,所以至少布置2道箍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