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几百年来之所以历久不衰,为大众津津乐道,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成功描写了众多智谋过人的谋士。中国文学历史历来就有臧否人物、品秩高下的传统。我大致说说我的看法。
第五名:徐庶。关于徐庶的才能,程昱对曹操说:“十倍于昱。”评价颇高。徐庶被刘备拜为军师后,连败曹操大将曹仁三次,设计取了樊城。但徐庶在书中属于昙花一现式人物,由于他早早地离开了刘备,并且立誓“终身不(为曹营)设一谋”,因此其才华得以展现的机会不多。但赤壁之战中,他一眼就识破了黄盖的苦肉计,阚泽的诈降书,庞统的连环计,若非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话,恐怕小说就得重写了。
第四名:贾诩。
贾诩的人生经历比较复杂。一开始跟随董卓手下将领李傕。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等四将听其言,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进入长安,控制住了朝廷,又听其言,大败西凉军;为李傕设计,毫不费力,除掉了樊稠。后为张绣献计,大败曹操。南阳城之战和安众之战,充分展示了贾诩料敌如神的本领。特别是安众之战后贾诩对刘表说的一番话,颇具曹刿论战的神韵。成为曹操的谋士后,贾诩献反间计,抹书间韩遂,使马超和韩遂互相怀疑,结果被曹操大败,奇之又奇,“使得曹操抚掌大喜”,堪称经典。
第三名:荀彧。他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他劝曹操趁天子蒙尘,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为曹操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荀彧立下了首功。后在曹操与袁绍逐鹿中原的大战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对袁绍尤其是其手下谋士和武将的分析精辟,博得曹操大笑曰:“皆不出旬文若之料。”使曹操坚定了与袁绍决战的信心。官渡之战他更是能透彻分析形势,劝曹操坚持。事情果如荀彧所料,许攸投曹操,献计劫乌巢烧粮,一举败了袁绍。荀彧应是仅次于郭嘉的第二谋士。
第二名:郭嘉。为死去的一介谋士两次大哭,这在曹操是绝无仅有的。郭嘉之所以在曹操的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其“从征十有一年,多立奇勋”。郭嘉在曹操除吕布、驱刘备、灭袁绍、定辽东的几大战役中,屡献奇谋,功勋卓著,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第一功臣。作者罗贯中对郭嘉也不吝赞美之词:“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对曹营中的一介谋士如此加以褒扬,这在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见郭嘉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