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情侣为了高工资而选择异地恋,应该怎么看待?

如题所述

一茬一茬的毕业生,都得面对这么个问题:要工作了,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笔者工作9年,前3年在上海、广州,2014年以后定居珠海。虽有工作调动的客观原因,但也算是“逃离北上广”中的一员。

一晃眼,这么多年过去,有遗憾,但也没后悔离开。



01 别了,上海

毕业后,我入职上海一家国企,工资很低,第一个月发到手2600,次年涨到4000。单位福利还可以,有宿舍、食堂,发公交卡、购物卡。我基本每月存1500-2000块,但是杯水车薪。

当时,最大的矛盾,是涨幅很小的工资,和蹭蹭飞升的房价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拿着4000月薪,看着所住的普陀区老旧小区2万5一个平方的房价,感觉真的是天大地大,竟无立锥之地。

工作后,同事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房子、教育,无形中也有了压力。本地的同事,正常情况下至少两套房。外地人,父母有钱的,早早赞助买房;家里没啥积蓄的,要么一年年熬着攒首付,要么跳槽找一份更高薪的工作,要么就卷铺盖离开上海。



那时,工作好几年的一位女同事,和老公买下了一套60方、两居室的房子。没电梯,一到做饭,邻居家的油烟味全跑到自己屋子里。她说,以前总以为自己未来的家是宽敞明亮的,但没想到,会住破旧、狭小的老公房。但再想想,两手空空的两个外地人,能在上海打拼出一套自己的房子,已属万幸。

但她也说,他们这些去的早的,占了点便宜。像我们这些后边去的,房价已经涨到高位,想买房非常不容易了。

我清晰的认识到,想在上海扎根,最好的情况是和对象一起积累够了工作经验,双双靠跳槽实现月薪的可观增长,存好几年的首付,买上海远郊的一套小房子。但是,很难再有余力去顾及父母。而且,万一工作起色不大,就无非是苦苦挣扎。思前想后,决定离开。不是怕自己苦,而是怕家人需要钱的时候,自己无能为力。



大城市工作机遇多,教育、医疗等配套完善、生活便利,但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人来说,安全感太少了。

2013年,有了升职机会,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去了广州,月薪涨了一倍多。后来公司调整,又来了珠海。珠海宜居,尽管房价并不友好。

要说这几年的最大收获,一是职业上持续进步,收入稳步提升;二是帮双方父母买房或建房,实现了家人的一些小目标。

遗憾也有,但人这一辈子,欲望越多,幸福越少。如此一想,倒也释怀。



 02 留在上海的朋友们,现状如何?

前阵子,和老公俩人吃饱了撑的,盘点了一下还留在上海打拼的朋友们的现状。

结论是:能留下来的,80%以上都买房了。一小部分靠家里支持,大部分是就职于垄断型、大型国企,或待遇极高的知名民企、外企。

相对艰难的两个,一个是从年薪30万的国企辞职,自己创业,几年花了家里几百万,还在苦苦挣扎阶段。到底能不能成功,谁也不知道。

还有一个,生了三个孩子(二胎是双胞胎)。她在国企上班,老公前不久辞职做了销售——生活压力太大,不得不去搏一把。三个孩子,在上海何其艰难,想想都要打哆嗦。

其余的,日子相对好过,就职于清一色的优秀企业,而且做到不错职位,年薪多数在30万以上。



留在大城市,靠自己可以吗?结论是可以的。只是房价确实涨到了高位,去得越晚的,定居的成本也就越高。虽然工资水平是逐年上涨的,但涨的幅度很难追上房价。家里经济基础不扎实的,除了好好拼工作外,别无他法。

有人说,既然穷,那可以不买房,租房就行。但是,一线城市房租也很高,且年年上涨,还要面对搬家的各种不稳定。就像《三十而已》王漫妮说的,不是负担不起搬家,而是负担不起带着那么多东西搬来搬去。



在深圳、广州还稍微好一点,因为有城中村,每月花几百块钱就可以解决住的问题。但在上海,跟人合租,房租2000都算便宜。如果拖家带口,肯定要整租,随便租个两居室,在松江都要4000以上,市区更不用说。

我的一个亲戚,以前和老公在徐汇区租一室的老公房,月租金3000多,两人加起来月薪不到一万。生完孩子,坚持到娃两岁,三年前跑回了老家。因为没娃时候怎么凑合都行,有了孩子,凑合不了。



03 选择工作,到底要不要去大城市?

我的建议是,结合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专业背景、求职方向

如果是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等专业,在大城市明显有着更多的机会,也更容易拿到高薪。比如程序员这一典型的高薪职业,在一二线城市,月薪基本2万起步。存上几年首付,买房目标就能够实现。但如果去小城市,这类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则会受到较大限制。

如果是会计、人力资源、中文、行政管理这类的“万金油”专业,选择行业和公司就显得尤为重要,跟城市的关联度则相对没那么大。因为就这类专业的求职方向来说,一般起薪较低,一二线比三四线能高出的幅度也有限。但是,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和公司间的收入存在巨大差异。也就是说,这类专业不用过于纠结城市,但一定要选好行业、选好公司,持续深耕。



(二)人生追求、抗压能力

普通人想在一线大城市扎根,是很困难的。从身边的案例看,能扎根的,上进心普遍都很强,对自己要求也极高。他们努力去到更好的行业、公司,拿到更高的薪水。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在北京某互联网企业做运营,晚上9点前基本没下过班。几年前,在北京六环买了房。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命?她说,再苦,也就苦自己这一代。她的父母、公婆,都是乡下人。她和老公毕业于名校,又双双就职于知名企业,已经比父辈好太多。现在,他们在北京有房、有户口,到了孩子这一代,也算真正扎下根了。孩子不用再像他们那样,千辛万苦的从小地方融入大城市。



当然,也有很多人,跟《三十而已》里的张志一样,喜欢小城市的安逸、人情味儿和安全感,不苟同于王漫妮拼尽全力、也要追求高品质生活。他们考了老家的编制,在体制内拥有一份强保障性的工作;靠自己或者依托亲友资源,进入当地还算不错的企业,早早地买房、结婚生子。

选择无所谓对错,也不用跟谁攀比,各有利弊,适合自己就好。

(三)人脉资源、家庭经济

我表姐,在老家县城的垄断型国企工作,月薪七八千。她得到这份工作,靠的是夫家的助力。否则,她一个学美术的大专生,能在县城找份2000块月薪的工作都很难。

在当地有较好人脉资源的,留下来发展是不错的选择,工作和生活质量都有保障。没啥资源的,则不妨放手到一二线大城市去搏一把。当然,如果本身就在一二线大城市读书,毕业后留在当地也是很好的选择。不管是否能留下来,积累的几年工作经验,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毕业找工作时候,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进可攻,退可守。反之,不仅要考虑自身发展,还要考虑家庭需求。就像创业这事儿,为什么寒门大多不敢轻易尝试,就因为抗击风险能力弱,没退路,一旦失败,全家吃土。



大家觉得呢?工作后的你,在你所在的城市,过得还好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9
其实,要想化解相思之苦,直接解决异地问题才是根源,但是很多异地的情侣,因为现实的困扰,暂时不能实现彻底结束异地恋面对这些情侣面临的困扰,有三个高情商的办法,可以在结束异地之前,暂时缓解异地恋的相思之苦为彼此的相见,设立一笔专用资金异地恋的两个人,想要解决相思之苦,见对方一面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很多人因为时间和经济上的不允许,做不到经常可以见到对方
第2个回答  2021-03-09
这是个人选择。这是两个人为了未来能够有钱一起生活做出的决定,没有对错,是个人选择。
第3个回答  2021-03-08
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生活中不只有爱情,还有工作,工作相对于爱情来说更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