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的所有的内忧外患战事总结

如题所述

所有的中国史上的战役、叛变

还要相关人物、详细内容、过程等

1. 西晋的政治风气日益败坏。曹魏时提倡唯才是举,名节逐渐式微。司马氏执政后又诛杀异己,使得西晋开国功臣大半属于无德无才的人物。当时社会「奢侈」和「贪污」不断,世族大多失去东汉的优良传统,反而汲汲求利。由于奢侈和贪污密不可分,当时士大夫几乎都收贿聚财。晋武帝虽屡屡提倡节俭,但未以身作则,徒托空言。由于未能解决政风腐败、党派乱起、宗室权力扩张与外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祸的远因。

2.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儿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罢免良相张九龄,改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六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天宝六载(747年),由高仙芝所率领的唐军在中亚为阿拉伯帝国所挫败,唐朝经营西域的进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唐朝便整顿了在中亚的布局,准备趁阿拉伯帝国内乱时,再次发兵。但是唐朝内部也有隐忧。由于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

加上李林甫为杜绝边相入相之途,于是以胡人为节度使。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重兵,因与杨国忠不和,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九日趁中央政治松懈、重军多部署在边境之机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时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先于1127年使徽、钦二宗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战中亡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盟约,约定灭辽后宋得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与地方政治制度可谓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致地方防务贫弱,也让终宋一代外患不止。

4.清朝间的武装起事

据统计,整个清朝期间,武装起事曾多次发生,而且部分起事规模较大,这些起义基本是由于满洲贵族对其他民族实行民族压迫造成的。其中较大的有:

1646—1683 东南明郑 

1673—1681 三藩之乱 

1796—1805 白莲教 

1851—1864 太平天国 

1852—1868 捻军 

1895—1911 兴中会/同盟会 

另外蒙古、云南、陕西甘肃等地的穆斯林和准葛尔也多次发生起事。虽然波及不如上面那么大,但是许多都持续了十几年。在这些武装起事中,12个是汉族为主领导的,18个由西部少数民族为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