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贫困山区的生活是大多数人都难以想象得到的,有时候我会认为老家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样子已经是最贫困了,但是没有想到还有比我家更贫困的地区。这是在我大一暑假的时候去山区支教才得到的一个感悟。

1、首先贫困山区的生活是与我们现代或者是大都市的生活有着千差万别的。在贫困山区里面根本就不存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他们没有公共的舞台,公共的卫生间也是极少的,就更不用谈什么健身或娱乐的器材。在我们那个学校要去卫生间,都还要去村上面的一个固定的地方。并且他们那里的交通也是非常的不方便。我们到了山区之后,基本上就很少有机会再出来了,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车会从山区里边出到县城里。

2、贫困山区里面最多的人群则是老人和儿童,仅仅只有少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山区里边,靠种地或者是一些木材搬运工作卫生。山区里面的很大一部分儿童都是留守儿童,或者是单亲家庭里边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并且学校教给他们的也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他们的生活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当时我是作为小班的班主任,小班就是一年级或者是二年级的孩子。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有三四次家访,但是每次跟孩子回家都没有人在,爷爷奶奶都是很晚才回到家。

3、第一次家访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他们几乎有将近半个月的衣服都没有洗,那些衣服都是外面的慈善机构捐赠的或者是姐姐穿的,剩下的真的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到了那里我才一步一步的教他们和我一起洗衣服,教他们学会自己洗澡。

4、他们家的住宿条件也是非常差的,那两个孩子已经没有了妈妈,于是他们就和爸爸挤在一张非常非常小的床上面,那些床就是用三四块木板简单拼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5

贫困山区的生活很平静同时也很枯燥乏味,每天早上早晨,七八点的时候就起床起来干农活。妇女会起来给全家做早饭,吃完早饭,小孩子们会出门去割猪草,男人去地里忙农活,女人在屋里收拾家务,同时准备下一顿饭,地里的农活感觉怎么干也干不完,一年到头靠地里面一点点收入维持家里的生计。山区的孩子坐在窄小的教室上课,老师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给他们传道授业。操场是泥土地,孩子们地上跑跑跳跳,溅起一片灰尘然而脸上却挂着开心的笑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傍晚的时候人们都从地里回家。在家里晚饭已经做好,饭桌上可能是几盘咸菜,素炒的青菜,这些菜都是自己地里种出来的,一家人在暗淡的灯光下吃完晚饭,家里有电视机的,可能坐在一起看会电视,家里没有电视的就坐着聊会儿天便去睡觉。生活就是这样循环的,无聊枯燥,却不得不让人接受。家里有人生了病,如果是小病,忍忍让它自然好。如果是大病家里也不会有足够的经济能够去治疗。

唯一让人兴奋的可能是赶集的时候。贫困山区会有小的集市,规模不大但却是最繁华的地方,集市中的商品并不多,却是农村人们最需要的。集市中充斥着小贩的叫卖声,每次赶集都是孩子们最兴奋最快乐的日子,即使只能得到一小块糖,都能让他们高兴一整天。山区的生活充斥着贫困与无奈,因为经济不发达,他们仅靠着几亩地维持生计,即使无奈也不得不这样做。

第2个回答  2017-11-05

一提到贫困山区我的印象就是位于很偏僻的地方,那里的地势比较高,交通很不方便,所以在这里生活的人可以说是与世隔绝。因为交通的原因,外面的人很难进入到这里,这里的人也很难出去。贫困山区的基础建设特别不好,而且这些地方都没有多少年轻人,多少老人和留守儿童留在这里。因为留在这里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出去工作来养活自己的家庭。

这里的人多以种地为生,他们每年只能靠着一点点收入来维持温饱。遇到不好的节气时,他们种的粮食的收成可能都不怎么好。所以他们的生活通常比较艰难。他们住在低矮的土房子里,屋子里没有其他多余的家具,生活得很简陋。房子里光线也很不好,整天都是比较暗的。

遇到下雨天,他们的房子可能还会漏水。他们只能先用盆子盛水。还有小朋友每天可能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学校,所以有很多小朋友为了帮家里做事情,选择辍学。山区的学校环境和设施也不完善,很多老师也不愿意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教书,所以很多志愿者来了也只是短暂停留之后就离开了。

对于孩子来说应该很希望能够去外面的城市看一看,感受一下大城市,希望自己能够不要一辈子待在山区里。

我觉得贫困山区的生活肯定是很艰难的,而这些艰难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亲身体会到的人来说根本就想象不了。他们家家没有卫生间,没有地方洗澡,用的东西还是最原始、最古老的。

第3个回答  2017-11-06

现在有一句话在网络上很是流行---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那么贫困山区的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怕是一般人想象不到。

贫困山区,第一点物资相当匮乏,要想富,先修路,山里公路不通,所以很容易就隔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产品都是自产自销。住房饮食什么的都是就地取材,绝对是原汁原味。而且土地贫瘠,粮食并不是很丰收,收到的粮食还要走几十里山路到外面的世界去换取一些生活日常用品,蜡烛盐什么的。

他们吃的一些东西可能你都没见过,当你见了他们你才会发现原来这种东西这种草也能吃,而且他们还吃的津津有味。山区里的孩子没那么娇气,不大点就开始帮忙父母操持家务,从小便懂得很多道理,当城里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他们已经和父母在田里经受风吹日晒了。

因为物质匮乏,所以一般见不到什么新鲜东西,吃不到什么新鲜东西,吃个月饼吃个西瓜等等一些我们看起来很常见的东西时,他们仿佛过年了一样,让过来让过去,大家都舍不得吃,一口一口舔着吃,生怕一大口吃完了,这种人间美味要好好的享受。所以经常会出现东西放坏了扔了舍不得吃了肚子不舒服。

虽然物质生活不怎么好,但是他们之间的小伙伴纯粹的友情是很难得的,他们物质贫困,但他们感情绝对富足。如果我们有一丁点儿的能力,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伸出援手,帮助一下我们的同胞。

第4个回答  2017-11-06

从吃的东西上面来说,贫困山区里面的人们每天吃得特别的差,根据地区不一样,他们吃的东西不一样,有的一天三顿都是红薯,有的一天三顿都是马铃薯,变着法吃,早上就煮整个红薯或者马铃薯剥皮吃,中午就把马铃薯或者红薯切成丝炒着吃还不舍得放太多的油,晚上就把马铃薯和红薯弄成泥吃。

然后还有的地区一天三顿都是白菜,没有肉只有白菜,对于他们来说白菜都已经是最好的菜了,吃的时候都舍不得大口大口的吃,怕自己大口大口的吃完了就没有了,如果有条件是可以吃点米饭,可是他们只会把米煮成稀饭,一小把米要用很多的水,煮出来的饭太稀了,感觉米都可以数得清。

把稀饭就着红薯或者马铃薯吃,每顿就这样将就,可能有的贫困山区能够种植小麦,那么就有小麦产生,他们就靠小麦加工成面条和面粉,天天都吃面条,或者将面粉做成馒头,可能有的人就会说面条和馒头挺好的,这不算贫困吧。

是,你偶尔吃点面条和馒头,你觉得是调调口味,那么让你每天都吃,每顿都吃呢,然后还没有菜,你会不会觉得很倒胃口,你还吃得下去吗?我们可以想吃的时候吃,可是他们没有选择,不吃就得饿肚子。

贫困山区里面的生活还有居住环境也很差,交通条件也很差,他们想去市集上面买点东西可能都会走山路走几个小时,家里面也没有没什么交通工具,只能走路,买个东西都可能花一天的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