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与外族作战,为什么汉武帝能够北驱匈奴,而明英宗兵力六十万却有土木堡之败。

如题所述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四十四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也有人称之为五大战役),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文、景时期,推行黄老“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使凋敝的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恢复,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日后汉武帝的战争动员和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文、景两帝在位时,即已注意军队,尤其是骑兵的建设,西汉的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了。

汉武帝的军事措施
就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汉武帝刘彻登基当了皇帝。他凭藉前辈所创造的物质基础, 积极从事于反击匈奴的战争准备。在军事上健全军制,加强骑兵部队的建设,选拔适应 指挥骑兵作战的年青将领,修筑军事要道。
政治措施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具体措施有:贬抑相权,“举贤良文学”以扩大地主阶级统治基础,举行封禅典礼以提高皇帝威望,实行 “推恩法”以削弱地方势力,任用酷吏以保证专制措施畅行全国等等。
经济措施

在经济上征收商 人车船税,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以增加战争物资储备等等。经过苦心经营,全面造就了 战略反击匈奴的军事、经济、政治条件。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前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作战,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土木堡之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1449年的土木堡之战,是明朝中央军队第一次发生的一场失败战役。除了军事指挥错误的直接原因外,与长期以来明朝北方边防被破坏有密切关系,是北方边防废弛的必然结果。 表面上看,北驱匈奴和土木堡之变分别是汉朝和明朝的强盛期,但深入分析,汉武帝时经过文景之治,国力雄厚,而北方匈奴的屡次入侵又让汉朝保持军队的整备和武器装备的升级,并逐渐对匈奴取得技术优势,总体来看是汉朝的国力上升期,而明朝建立承自蒙古忽必烈的元朝,而蒙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已横扫整个中亚、大半个欧洲、东亚大部,明朝建立后周边已无较大的威胁,而经过明太祖和明成祖对功勋将领的大规模杀伐,明朝军队核心势力已大幅退化,明军在承平中快速腐化衰弱,已是由盛转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0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自古作战必须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才能不败,古时战阵莫不如此。
第2个回答  2019-03-10
汉武帝是一代雄主,卫青 霍去病都是千古名将。

而朱祁镇本人毫无军事经验,被太监忽悠着亲征,整个就是场闹剧。
第3个回答  2019-03-10
胜败乃兵家常事
汉武帝覆军杀将的事也不少。
土木堡兵力没有六十万,能有二十万就了不起了
第4个回答  2019-03-10
这主要看国力和战术:
秦末大革命造成了中原物质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的非常严重,所以汉初开始了长达五十年的休养生息,在这期间,国家不进行大的工程建设和实行较轻的赋税,使农民能够把财富向农业投资,使农业一线劳动力充分,所以农业和人口得到了巨大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国家力量达到了空前的强盛,因而被称为汉唐盛世,与唐朝齐名。在这种情况下,驱逐匈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元未的革命战争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明朝一开始并没有进行休养生息,这使得国家的国力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恢复和发展(其实整个明朝经济都没有能够达到汉唐的水平,甚至达不到宋朝的全盛时期),这是明英宗土木堡失败的主要原因;
土木堡失利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战术原因,就是明英宗本身对于军事不是很内行,它不是马上皇帝,没有实战经验,按正常情况,它应当选派有力的大将统兵出征,但是它却刚愎自用,轻入险地,以至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俘虏皇帝,严重地挫折了明帝国的锐气,造成的影响是相当负面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