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神话不常说是哪个?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共有四个,即“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触山”,其中前三者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经常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知道共工触山的人却很少,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个神话的内容不符合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历代统治者采用治国的儒家学说背道而驰。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表现了人们对于月亮美好的想象,女娲补天讲述了女娲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精神赞颂了后羿于天斗法,造福人类的精神。而共工触山这一传说则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

后羿射日

共工触山有两个版本:

共工传说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管洪水。他是炎帝的后裔,与黄帝后裔颛顼矛盾重重。终于有一天,共工约集心怀不满的众天神打算推翻颛顼统治。两队人马厮杀的天昏地暗,共工逐渐落得下风,辗转杀到不周山脚下时,身边随从所剩无几。面对四面楚歌的境地,共工绝望的发出了愤怒的呐喊,一头撞向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天柱既折,整个宇宙随之大动,天塌下半天来,地面也裂出几道大缝,人间成了炼狱。之后便引发了“女娲补天”的故事。

女娲补天

另一个版本则是说,共工为了治理洪水,制定了一个水利工程计划,但由于颛顼不支持,所以两人发生了争斗。为了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他决定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以示决心。

共工与颛顼争斗

究其实,共工触山反映了远古部落之间的斗争,这种冲突是文明演化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由于中国古代统治者历来不鼓励人民斗争,搞破坏。所以很少提及这一神话,也不鼓励宣传,所以“共工触山”不常常被人说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9

中国古代的四大神话指的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以及嫦娥奔月。这四大神话当中,我们对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非常熟悉,唯独共工触山,是我们不怎么提起的。

共工触山讲的是上古时期的一段故事,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传说是水神,掌管着洪水的事情。对百姓来说,这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可是共工这人比较贪心,他不满意让颛顼来做人主,所以他跟颛顼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颛顼是三皇五帝之一,是有德行有操守之人的代表。他用正义的力量击败了共工,共工愤怒之下,就想着要把不周山给撞到了,从而能够引发洪水,将人间淹没。结果共工就把不周山的山顶给撞了,想要制造天塌地陷的效果。

这个故事其实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之所以一直没有被宣传推广,主要就是因为这是带有负面影响的。我们看看女娲补天,为了补天女娲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甚至牺牲自己来补天,多么伟大。后羿射日,为了天下苍生,后裔凭借自己的天赋,把九个太阳给射了下来,展现出了人定胜天的气势。

至于嫦娥奔月则是人们对月球的一种美好遐想。这三件事,或多或少都是正面有意义的事情,而共工触山则完全就是负面思想。

他打架打不过人家祝融,所以一怒之下就撞山去了。这还得了?要是谁打架输了,都跑去撞山了,那山是不是要买个保险才能好好过日子了?

所以说四大神话里面,就共工触山这件事,不值得提倡。于是乎,这个出现在《淮南子》里的神奇故事,也就这么伴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消失在了大家的视线中。不过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化故事,应该要流传后世。可以不提倡,但是没有必要淡忘。

第2个回答  2019-11-29

我国古代四大神话故事分别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人们最少提及的便是《共工触山》。之所以他不被经常提起,小佛认为主要有下列原因。

《女娲补天》其实是和人类起源有关系的一个故事,人类对于自己来源于何处一直都是非常感兴趣的。女娲造人之后,天空出现了一个窟窿,女娲为了让自己造的人类好好的生活下去,便去补天空的漏洞,对于人类来说,对于女娲补天是一个感激的心态,故而对于这个故事,便也就成了很多人小时候接触的故事。

同样《后羿射日》也是一个类似于女娲补天的故事,也是后羿为了让大地不被炙烤,射掉了九个太阳,现在夏季越来越热,后羿射日时常被人们拿出来讲,自然耳熟能详。

《嫦娥奔月》是一个与爱情有关的神话故事,嫦娥为了自己成仙,完全不顾后羿,这就是背叛爱情。有时候朋友间聊天,说谁谁谁嫌弃自己男友,然后分人,就说这样的人就是嫦娥。加上我国现在有太空嫦娥系列工程,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就很熟悉了。

《共工触山》则是一个与战争有关的故事,传说共工素来与颛顼不合,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告终。战争有胜负是常事,而共工因为自己的失败,迁怒众生,造成天塌地陷,还是女娲补天才拯救了人类世界。这是一个有关战争、灾难与仇恨的故事,渴望和平的人们自然不愿意去提及。

第3个回答  2019-11-28

我国古代四大神话分别是:《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按照大多数人的熟知程度来说《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相对来说存在感比较低一些。

《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员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杨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淮南子·本经训》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陕、险易、远近,始有道里。 

《淮南子·览冥训》嫦娥奔月

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

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多数人是从小就开始听到了,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影视作品的推动下也广为人知。只有共工的故事题材不好,颛顼被认为是正统,共工就成了造反派,为了争夺权力还弄得天倾地陷的,一般也就没人讲这个故事了。

第4个回答  2019-12-03
中国的四大神话指的是《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共工触山》、《后羿射日》,最不常被人们提起的是《共工触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