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大好。要怎样想办法提高呢????大家帮帮忙啊!!!!!

我也来谈一点想法:
1。每天给孩子读故事,读得有声有色,最好边读边表演
2。鼓励孩子与你一起读故事,两个人边读边进行角色扮演
3。鼓励孩子每天讲一下一天的情况。这可以促进孩子的概括能力
4。告诉孩子故事的梗概,让孩子从故事书中找到这个故事(较难,开始可以以主人公名字,地点等为线索)
5。鼓励孩子讲自己的经历,然后写下来,然后再读出来。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和理解书面材料与事情的联系。
6。读句子,要求孩子换一种说法表达它的意思(较难,尤其对于刻板的孩子,开始可以写几个句子,找出意思一样的)
7。对于词汇的理解:近义词配对,词汇联想比赛,近义词联想比赛,词图配对,词汇表演(类似于娱乐节目里面的那种)等

让我们做得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0
如果是在生活上出现这种问题,多是孩子太单纯,多看书,和孩子一起看看新闻,从中找出话题来和孩子一起讨论孩子好奇,喜欢的故事,事事来给出你的看法和认识,引导孩子说出他的看法来,即使孩子说出来的是很可笑,很幼稚,很天方夜谭,,不着边际,也不要一下否认掉,而要表现出你对他的理解和想法很感兴趣,是不是对他表扬下,孩子会变的喜欢思考问题来表现自我。如果是学习上那就要看是老师,家长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还有每个孩子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年龄段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年龄早点有的孩子晚点,但绝对不是孩子智力有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会好起来的。不必太过担心,但家长老师要做到开发智力也是很重要的,人们常说脑袋不用会生锈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2个回答  2016-12-10
怎样才能提高数学题的理解能力?
一、原因
1.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灵活.
2.缺乏独立分析理解题意的能力,不清楚题设中所给条件的作用.
3.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不能灵活地运用.
4.对含参的题目有畏惧心理,不愿意去碰它.
我们知道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进行解题练习.在解题中来
巩固数学知识,从而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
的数学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呢?
二、策略
1.认真落实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要素,只有把数学基础知识正确
地掌握好才有可能做到思维条理分明,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
且也是进一步认识新对象,解决新问题的逻辑思维工具.而每一个
题目都是由若干个知识点组合得到,于是要解决它就必须掌握数学
基础知识.
2.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理解题意
解决数学题目的关键在于会分析、理解题意,将其转化到所学知
识点上去.分析理解题意,首先,要教会学生读题,读题时要慢,
边读边想边理解;其次,对数学信息进行筛选,捕捉有用的数学信
息;第三,用示意图来深挖题意.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题意分析理解错误往往是导致解题
错误的主要原因,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才有可能产生正确的解法,
所以分析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在整体上指导我们分析和理解数学问题,巧妙
地运用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如数形结合思想,就
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
直观.于是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将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教学之
中.
4.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
学生解题后,可以从解题的方法、解题的规律、解题的策略等方
面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总结,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
解题能力.
5.培养学生善于变式的好习惯
在解决一道题后,要善于变成多个与原题内容或形式不同,但解
法类似的题目.这样就可以扩大视野,深化知识,从而提高解题能
力.
总之,解题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坚持有目
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
题过程中获得乐趣,产生灵感、悟出解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第3个回答  2013-11-10
多做做阅读理解 最好是他感兴趣的话题 最好是声情并茂的这样效果比较好 多和他交流 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对于理解也有帮助
第4个回答  2013-11-10
长大了就会好的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