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身战舰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如题所述

雷达隐身技术最初应用在执行高危险环境下作战的军用飞机之上,但是早期雷达隐身技术所采用的外形隐身手段并不完善,采用隐身技术的作战飞机大多在飞行性能方而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发动机的进、排气效率降低,飞机的有效载荷数值下降,重量增加和生产成本高昂等,这些问题虽然在海军舰艇实现隐身化的情况下同样会出现,但是水面舰艇相对作战飞机的庞大体积却能够降低这个问题产生的影响,至少能够部分缓解外形隐身设计对整体布局和战斗力方面的影响。

隐身技术确实能够使木面舰艇在进攻和防御中获得更高的生存能力和更强的战斗力.但是现代海军舰艇的发展却并没有马上出现主战舰艇全隐身化的趋势。这是因为现有海军武器技术和战场信息网络建设仍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具有全隐身能力的水面舰艇要尽量少发射容易暴露目标的无线电信号.因此隐身舰艇想要发挥战斗力就必须得到外来信息获取系统的支持,全隐身舰艇如果能够在海战中通过数据链系统得到卫星、预警机、侦察机和其他战舰的信息.郅么确实可以发挥出非常出色的作战效果。但是在现实的战争中,除非对抗双方的军事技术水平差异过于明显.否则想要完全依靠战场网络来满足舰艇远洋作战的要求并不容易.将水面舰艇的信息获取渠道完全交托给战场网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全隐身战舰在结构和作战性能方面要受很多条件的限制,而过于依赖系统支持的隐身战舰的用途也比较狭窄,所以如何平衡隐身性能和战斗力与使用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是各国海军发展隐身战舰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国外海军已经在绝大部分作战舰艇上普及了隐身设计,虽然目前仍然投有哪种主战车舰采用了全隐身技术,但随着美国“武库舰”和DD-x的逐步完善。全隐身技术已经开始由小艇迅速向承担主战任务的驱护艇推广。军事技术的发展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被威胁牵引才能够前进的.因为在对手发展全隐身舰艇的同时.如果自己不发展隐身舰就有落后和受威胁的危险。这就像F一22在空中所造成的威胁迫使其他国家硬若头皮去发展第四代战斗机一样.威胁的出现不可避免地要迫使被动即使需要在资金和技术力量上付出巨大的代价也不得不如此。

军事装备发展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无懈可击的完美技术,隐身技术虽然与探测技术的较量中略占优势,但是军事技术这个矛与盾的循环过程却并不会就此终止,能够对抗随身技木的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出现指日可待.由此必将引发更新也更激烈的技术对抗和大规模的装备技术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8
 目前,海军舰艇岗位的指挥军官100%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博士、硕士学位和留学经历的高学历舰长,占到舰长总数的四成以上。海军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主战舰艇的军事指挥军官,平均年龄已降至30岁。这些高素质军事指挥军官走上战舰,给新时期海军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近10年来,在现代化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快的情况下,由于军官学历高、素质好,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周期大为缩短。

  初冬时节,南海某海域,风急浪高,波谲云诡。随着一声令下,海军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两艘军舰在6级大风中相继解缆,向着预定“战场”驶去。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海战”悄然展开。

  在这场由中国海军最为新型的主战舰艇组成的红蓝舰海上“争霸赛”中,担任红方舰指挥员的是海军“兰州”舰博士舰长范进发,担任蓝方舰指挥员的是同样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海军“海口”舰硕士舰长胡伟华。

  为了记录这一演练的真实过程,笔者分别乘上“兰州”、“海口”两舰,一同出海,亲历这场既斗智又斗勇的海上“龙虎斗”。

  走到“兰州”舰对海警戒雷达前,笔者看到,荧屏闪烁,图表滚动,各种信息从各个方位不断地汇入。舰长范进发告诉笔者,在浩瀚的大海上,一艘军舰如同一叶扁舟,纵使各种侦测技术越来越先进,也很难将其准确发现并识别。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发展自己的侦察技术和能力,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第一颗侦察卫星上天,从此,人类步入了卫星侦察的时代。

  “报告舰长,发现目标!目标批号×××。”情报电子战部门长突然向范舰长报告。原来,“兰州”舰通过采取小角度、短时间“间歇扇面”的雷达搜索办法,在不完全暴露自己的同时,率先锁定对方,并以每小时××节的速度向目标运动,寻机进攻。

  现代战争,谁先发现对手,谁就拥有了制胜的先机。特别是两艘舰均具有较强的隐身性能,哪怕提前一分钟,就为先敌精确打击赢得了时间。得知发现对方目标,笔者的心跳不由得加速。作战室里的范进发舰长更是凝神端坐。

  “导弹攻击,打击目标×××!”“准备右舷4枚导弹攻击!”目标刚进入有效攻击范围,范舰长就立即斩钉截铁地下达了作战命令。

  “导弹设备正常,人员隐蔽好,通风已关闭,请示发射!”静谧的舱室里对海部门长的回答响亮有力。

  “发射!”随着发射手摁下红色的发射按钮,4枚舰舰导弹喷火吐焰,直向目标扑去。

  数分钟后,打击效果测控部位传来消息:由于“敌”舰采取有效干扰,导弹击中假目标。

  目标没能命中,便意味着自己在对方面前暴露无遗,如果不能有效防御,同样有被对方随时“吃掉”的可能。作战室内,一时弥漫着紧张的战斗气息。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偌大的舱室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喘息声。

  荧屏闪烁,键盘声声。与老式舰艇“口喊人跑”传递数据、命令,海图桌上左测右算标注态势不同的是,在这艘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战舰上,眼前是静无声息的人机对话。指挥屏幕实时显示,通信联络、指挥口令通过键、屏快捷下达,各系统根据指控中心下达的指令,快速处理来自海战场的海区态势,荧屏上不断刷新有关数据。根据兵力配置,舰长迅速拟出作战方案,把作战命令下达给各作战单元。

  “现代海上战争态势变化多端,战机稍纵即逝,过去打仗论年、月、日计算,现在论时、分、秒。”范进发告诉笔者,“从发现目标到下达作战命令,数据只需输入网络终端,就能立即融合到导弹、火炮等打击战位上,一次海战,有时10秒钟内就能见分晓。”

  “报告舰长,发现空中来袭目标!”情电长向范舰长报告。果不其然,在“兰州”舰还未来得及实施第二轮攻击时,两枚来自“蓝方”舰上的导弹分别从前、后不同方向向“红方”袭来。

  “向右转向,左舷发射干扰弹!”面对迎面扑来气势汹汹的“敌”导弹,范进发立即下达发射抗干扰弹命令。“嗵”、“嗵”两声过后,一个比“兰州”舰反射面积还大一倍多的波条云在战舰一侧迅速生成。与此同时,“兰州”舰及时改变航向,撤离危险地带。在隐真示假的目标面前,“敌”导弹终于迷失方向,朝假目标奔去。

  “对空长,请注意×××目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来,“蓝”方舰艇见“红”方“绝处逢生”,接着又射来两枚导弹。看到来袭目标尚未被对空部门长发现,范舰长迅速按下了目标指示键,进行及时提醒。

  “副炮注意,目标右舷××度,高度××度,抗击!”当导弹以每秒数百米的速度袭来时,从雷达发现目标、捕捉目标到计算、锁定目标,实施拦截,尽管只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由副炮发射的数千发炮弹组成的密集阵,在舰艇周围织成了一个空中火力网,导弹被一举击落。

  “报告舰长,目标消失!”得知拦截成功,“兰州”舰上官兵一个个不禁喜上眉梢。

  4个小时的演练,在不知不觉中结束。“除了没有实际使用武器,其他和实战一样。”在“解除战斗警报”的铃声里,范进发舰长大声地对笔者说,“军舰不是商船,如果真打仗,肯定比这更过瘾。”

  红蓝势均力敌,战况各有千秋。作为一场检验性对抗演练,输赢显得并不重要。尽管“战争”没有结局,却给了两舰官兵一次接近战场的感觉。走下战位的官兵们,来不及稍作休息,纷纷拥上甲板,饶有兴趣地讨论着对抗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天刚黑,夜将至,风已止,银辉映照海面。月色下的海面不知何时,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南中国海美丽得让人陶醉。我想,不管是作为一舰之长的范进发还是胡伟华,“兰州”舰还是“海口”舰,今夜的官兵,将拥有一个更为激烈的“战争”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