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第一中学的学校校史

如题所述

前湘乡县属永丰市,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始设义学,至廿五年(1760年)并建书院,取意于面对东南之双峰山,名曰双峰。自后于嘉庆二年,道光五年及廿二年一再增修,至同治八年(1869年)扩建,备有东西两斋,新斋。历次捐置学产田约400亩,聘举人或贡生一人主讲,课士有奖金,为膏火之资。秀才肄业的取课较优惠。湘乡一县大概以首治知县和县丞、巡检分驻地段兼团防关系分为上、中、下三里,双峰书院实为中里(二十都至二十五都)生徒讲习释奠之所。每年八月廿七日祀诞,参加典礼系黉门中人。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建为双峰高等小学堂,彭时绎任监督,修建讲堂,每年春季招生一班,四年毕业。民国初改称为双峰高级小学校,学生修业三年,后来修业期为两年(1926年改为两年制)春秋两季各招生一班,班次办至三十九班。中间1926年刘饱霜任内加办农村师范讲习班,起过革命推动作用。1941年经全里会议决定升建为湖南双峰初级中学。初中每年春秋两季各招生一班,自1941——1949年办完11个班次。  南北军阀混战期间,校址被占驻,迁移不定,房屋什物图书,破坏不堪。经逐渐修复添置,并新建楼房教室一栋,转初中后增修,足供六个班之用。1944年永丰沦陷,初中停办一期,第二年迁大丰椴办学一期,胜利后复校。初期校长人选不出生员贡举。自1923年后,才选学校出身的人员任事,不过仍沿三镇两乡四个单位轮流提名当选。管理校产,设经理一人,后称产业保管员,也照区域例选。大革命停止祀孔。所谓全里士绅会议则于年终决算时召开,后来改设校董会。  湘乡第二女子简易职业学校,萌芽于民国初年,就永丰观音阁佛寺为校址,以四亩公田为基金。不久停办,1923年才恢复,例推老年秀才一人任校长,办剌绣、缝纫两科。1930年间吴朴任内,校左扩建楼房教室及厨房,初具规模,课程略等于高、初小。后来渐有驻校的男性教员,班次办至25班。1945年升为湘乡第二女子初级职业学校,编制分刺绣、缝纫两科,课程略与初中相等,招过九个班,毕业四个班,共计62人。1949年在校人数最高达到229人。经费来源,除校产田租200多担,概由县款支付。1950年3月与双峰初中合并为湘乡第二初级中学,学生按级编入班次。  解放后,1950年3月奉令与湘乡第二女子职业学校合并为湘乡县立第二初级中学,同时兼并私立九三初中部分学生,校务管理委员会主任彭希贤任校长,由沙田筱山堂迁回原址,把原有的第12班编为第一班,挨次排至16班为第五班,因人数过多,分为五甲、五乙,是年春秋两季各招生一班,51年春秋两季各招生两班,班次排至十一班。1952年上期双峰建县,校址定为县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下期学校迁南岸乡扶稼堂,由政府拨款改修教室、礼堂、厨房等,粗能适用。这两年毕业四个班。52年2月奉令更名为双峰县立初级中学,把原有的五班编为第一班,挨次排至十一班为七班,春季招生一班,秋季招生四班,编为第9班至第12班,从此班次编排下去,再没更替了。  1953年11月奉令更名为湖南省双峰第一初级中学,并以永丰观音阁(原二女校地点)为固定校址,征购附近园地,新建教室8间,寝室一栋,厕所、走廊、旧舍整修一新,作为校本部,供二、三年级住宿,扶稼堂为分部,供一年级住宿,秋季沈永涛接任校长,招生共七个班,编为第13班至19班,54年扩建教室六间,寝室一栋,加设副校长一人,曾彩初任职。翌年秋季招生6班,编为第21班至第25班,时规模为18个班。55年扩建本部教室一间,寝室一栋,分部教室4间。秋季招生5个班,编为第26班至第30班。  1956年下期奉令更名为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分部成立为湖南省双峰第三初级中学,划出三年级三个班,即20、21、22三个班,二年级两个班,即第26、27班编入三中学籍。秋季招收高中两个班,即高一、高二班;初中四个班,即第31、32、33、34班。57年扩建女寝室一栋,厨房一栋,校门一座及女厕所浴室等。秋季招生高中一个班,即高三班;初中三个班,即第35、36、37班。58年原副校长曾彩初任校长,调王甲完任副校长,秋季招生高中两个班,即高四、高五班;初中三个班,即第38、39、40班。  学校由古老的书院,而高小、而初中、而完全中学,具有两百余年的悠久历史,俨然是一隅地方的学府。特别是解放后,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校舍规模日益宏大,图书仪器渐增,人事充实,班次递增。  学校占地面积97963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科教楼、图书馆、体育馆、艺术楼、宿舍楼、办公楼、食堂等,总建筑面积49409平方米,教职员工299人(含退休教师64人)现共60个班。
双峰一中新校区正在建设中,位于双峰县城白玉街、县正路、归朴街及迎宾路围合区域内,总投资规模约2.8亿元,区域总用地面积约850亩,包括高中部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科技馆、艺术馆、学生公寓、教职工单身宿舍、生活服务大楼、训练馆等单体建筑及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等建设内容。该项目是县委、县政府为破解城区大班额、健全教育基础设施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可容纳4500名高中学生,90个高中教学班级,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