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台湾的管理

如题所述

1、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2、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 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

3、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并派兵戌守。大陆和台湾的联系日渐频繁。

4、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员到台湾宣抚,并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然没有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5、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1387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澎湖巡检司。

明郑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逐步演变成地方割据政权。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今属福建漳州)向澎湖、台湾进发。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至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扩展资料:

当代中国对台湾的管理是一国两制。但台湾和大陆还没有实现统一,台湾不受一国两制政策的约束。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鉴于两岸的现实状况,中国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进行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和双向交流,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然而,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政府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者作出承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一、三国时期吴国远征台湾失败

自三国时代开始,大陆开始了与台湾的直接交流。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二、隋炀帝征服台湾但未驻守

到了隋唐时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

三、宋孝宗征台正式驻军

1171年,宋孝宗派泉州知州汪大猷征伐台湾本岛并驻军,实行屯垦制度,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驻军。

四、元世祖设澎湖巡检司

到了元朝,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元世祖曾派人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没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五、明万历攻台

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1387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明朝将领沈有容在万历年间曾先后三次击败击溃倭寇、荷兰人、倭寇,捍卫了台湾的完整性,粉碎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殖民台湾的野心计划。历史应该永远铭记沈有容将军。

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期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使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得以极大发展。其时福建人颜思齐、 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率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1628年闽南大旱,百姓无以为生,郑芝龙组织灾民数万到台湾垦荒定居,各地逐渐形成许多村落。 台湾自此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六、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回台湾

明末清初,1622年荷兰海军进攻台湾,占领了台湾南部大员港(在今天的台南地区),荷兰人在大员港建立了热兰遮城和赤嵌城,开始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1642年,荷兰人又打败了占据台湾北部的西班牙殖民者,从此荷兰人开始占据台湾全岛。这一占就是三十八年。大明虽然完了,但是余威仍在,明朝的残兵在将军郑成功的率领下,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赶跑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七、1683年康熙帝和平统一台湾

第二次收复台湾是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在此之前,清朝曾经多次派使臣赴台湾意图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不过台湾的郑氏集团并没有同意。1683年,康熙皇帝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克复了台湾;其三是1945年陈仪作为接受侵台日军投降的主官,见证了台湾光复的神圣时刻。

扩展资料: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日本殖民台湾长达50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根据《开罗宣言》,台湾作为中国的领土被归还给中国,1945年10月25日,台湾首任行政长官陈仪代表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了台湾,此后几年时间里面,台湾与大陆又恢复了统一状态。

直到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利,蒋介石率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退踞台湾,5月19日颁布台湾省戒严令,宣布台湾处于战时动员状况,封闭全省,限制出入境,实行军事管制,封锁大陆消息,严禁一切违禁的言论、出版和罢工、游行等活动。12月7日,国民党“中央政府”迁至台北市。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台北市。至此台湾再次陷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国民党在迁台后进行大规模党务改造运动,建立起蒋氏父子对国民党的绝对控制权,经济上进行财政整顿,改革币制,稳定物价,实行土地制度改革,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三国东吴 孙权派人至夷洲(今台 湾) 隋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琉球今台 湾) 元 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流求(今台 湾) 清 1622年 郑 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984年 清设台 湾府,属福建省管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24
三国吴王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及琉球(今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注意:1635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目的是抗清,荷兰殖民者于明朝占领我国台湾)
1683年郑氏败给清朝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清朝在台湾正式建省
第4个回答  2019-06-21
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夷洲,隋朝时隋炀帝多次派人到琉球,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语澎湖,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康熙,设立台湾府
相似回答